幼兒園教唱"倫敦大橋倒塌了" 網友曬雷人童謠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記者走訪

  幼兒園裡童謠教得少,書店裡純正童謠也成稀缺

  李女士家女兒同樣也上幼兒園中班,她說幼兒園教的兒歌倒是很多,女兒回家經常唱,但童謠就不怎麼多了。「老師說一個學期也就教兩首吧」。遊府西街幼兒園的李園長也告訴記者,童謠只是作為孩子語言課的一部分,其他還有兒歌、故事、表演等不同的形式,「一年下來,兒歌也只教幾首,童謠就更少了」。

  隨後記者走訪了南京兩家大型的圖書店,在新華書店,在眾多的詩詞、故事、兒歌書當中,有一本大紅色封面裝幀的童謠書《最愛中華老童謠》,分為「遊戲」「節日」「幽默」三篇,共44首,每首都配上傳統插畫。此外還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以及《中文童謠》,其中內容多有重合。另外還有一本50首的《英文童謠》。

  在大眾書局中,記者在兒童文學區,並沒找到任何一本以「童謠」命名的書籍,幼兒讀物區,只有《中文兒歌》和《英文兒歌》,其中包含一些童謠。工作人員潘小姐告訴記者,兒歌和故事書要比童謠的書多多了。

  中西方童謠對比

  西方童謠不乏灰色,但引進童謠多輕鬆富有童趣

  在陳女士發帖後,就有網友很快跟帖解釋,歐洲很多兒歌很黑暗甚至恐怖,並舉例《鵝媽媽》童謠。網友「玻璃心」還詳細地解釋起《倫敦橋》的沉重背景,「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唱說著倫敦橋的滄桑歷史,倫敦橋是泰晤士河上資格最老的橋,難逃蒼老的命運,逐漸顯露了頹敗的跡象,便流傳了這樣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

  記者聯繫到這位網友王老師,她是南京軍區某幼兒園老師,從事幼兒語言研究與一線教育已經有20多年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謠,一般是美好的、溫馨的、幽默的。但西方的很多童謠初聽會覺得充滿了暴力和詭異,其實仔細琢磨一下,會發現也不乏哲理和歷史背景。」她再次提到了《鵝媽媽》童謠。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則都有「死亡、殺、血」等字樣,王老師解釋這個童謠的血腥、暴力和它們產生的時代背景有關。

  記者在書店看到的為數不多的英文童謠除了收錄《倫敦橋》,還有《兩隻老虎》、《小星星》等,但這些也都以輕鬆富有童趣為主。記者隨後又在南京實驗幼兒園馬園長的協助下做了一項調查,對象為全園9個班級。每個班仍以中文童謠為主,引進的外國童謠,最多為4首,最少的為0首,有的上了3年的大班只教過1首。馬園長也介紹,在選擇時,還是以輕鬆、押韻、有童趣為主。王老師也認同此觀點,「孩子是幼小的,需要保護的,不敢描述太多的陰暗面,怕嚇著孩子。而西方社會則會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談到出生、死亡。」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教唱「倫敦大橋倒塌了」 網友曬雷人童謠
    南京媽媽網曬女兒唱的「奇怪」西方童謠,引來眾網友爭曬「雷人」童謠 揚子晚報記者走訪發現,現在新童謠減少,書店賣得少,幼兒園也教得少  近日,一名南京媽媽在西祠發帖介紹,上幼兒園的女兒回來給她唱了一個很「奇怪」的歌。
  • 【英文童謠】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倫敦大橋垮下來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來自於18世紀的英國,收錄於經典的鵝媽媽童謠中,旋律朗朗上口,簡單押韻,重複句多,非常適合剛剛開始學習英文兒歌的孩子們,跟著Sherry老師,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 幼兒園教孩子唱成人歌曲,這真的無所謂嗎?
    家住長沙的楊女士在聽兒子唱從幼兒園學的《小雞小雞》時,還以為孩子嗓子發炎了,但從網上搜出這首歌后楊女士徹底怒了。在從事法律工作的她眼中,這首歌不僅雷人,還非常低俗,老師不應該教孩子唱這種歌曲。網友們對這首歌的評價大多是強力洗腦,視覺聽覺重汙染。楊女士在微信上質疑幼兒園音樂教育,引來眾多家長的轉發和共鳴。據調查發現,幼兒園教唱流行歌曲、網絡歌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一些幼兒教師從網上下載歌曲時,並未考慮該歌曲是否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有益。如果幼兒園單純是為了好玩,那真是教育的悲哀。孩子會因為大人的無良知,變得無童真。
  •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一首童謠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 ,是一首非常知名的傳統童謠,來自"鵝媽媽童謠"。它們絕對不像大家對童謠的印象大多是充滿童趣與溫馨的。這些古老且殘酷的童謠可以追溯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人文風貌,藉由童謠的黑暗面,能讓近代的人們更了解歷史。「倫敦橋要倒塌,要倒塌,要倒塌……」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唱說著倫敦橋的滄桑歷史。就像這首童謠中唱的那樣,歷史上的倫敦橋不僅倒塌過,而且倒塌過多次。像倫敦橋這樣屢經興廢而依然名聲不倒的橋梁實屬罕見。
  • 死亡擱淺中的童謠暗含玄機,隱藏著活人獻祭的黑暗傳說
    無論你是否玩過死亡擱淺,那首《倫敦大橋倒下來》這首的旋律你一定耳熟能詳。原曲倫敦大橋倒下來,通過各種版本的重寫在全球廣為流傳,但在死亡擱淺中,這首兒歌的出現卻另有原因。首先來說說倫敦大橋倒下來在死亡擱淺遊戲中出現的時機,在遊戲開頭以及劇情後期山姆都聽到了亞美莉在耳邊唱這首歌,而地點則是冥灘,冥灘遊戲中的亡者世界,是小島秀夫連結概念中生死連結的重要一環,這裡出現倫敦大橋倒下來的第1層淺層含義即是「連結即將斷裂」。
  • 0-6歲寶寶英語啟蒙第一步:英文童謠怎麼選?乾貨全在這裡啦
    英語童謠語言淺顯易懂,優美規範,具有節奏(Rhythm)、韻律(Rhyme)、重複(Repetition)三大特點,非常有利於英語韻律、節奏和語感的啟蒙訓練。又因為保護視力、簡便易行、側重語感及聽力培養,是很多家長的第一選擇。不僅如此,好的英文童謠,還充滿了美感,聽說讀唱,對孩子們來說都是無比美妙的體驗。
  • 那你可能沒聽過這些英國恐怖童謠……
    不過,毀童年的其實不只是這些暗黑的童話故事,還有一種體裁,大家玩得也很溜,那就是人們從小哼唱的,恐怖童謠。事實上,英國人小時候經常唱的歌謠小調,很少是想像中的天真浪漫主題。那首魔性的《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鐵橋倒塌了),可能不少人都知道。
  • 學唱滬語童謠 上海幼兒園試點教學「儂」「阿拉」
    滬上一幼兒園請專業老師教小朋友上海話。施培琦攝  近日,有媒體報導上海市教委在答覆市政協委員的提案中表示,將遴選上海市有條件的幼兒園進行上海話教學的試點,取得經驗後逐步在全市推行。這引起不少上海市民廣泛關注。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為何會令人恐懼?
    該劇除了視覺上的復古色調給予觀眾享受外,導演也非常重視聽覺環境的塑造,每一集的片尾曲和劇中的音樂都承擔了隱藏線索的功能,網友表示許多正常的音樂和童謠通過劇作方的處理變得陰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童謠《小白船》。
  • 粵語童謠你仲識唔識唱?
    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 武漢一幼兒園教孩子唱《小雞小雞》引家長擔憂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  「好音樂那麼多,為什麼要選《小雞小雞》這樣低俗的歌曲教孩子?」昨日,家住武漢後湖片區的楊柳女士在微信上質疑幼兒園音樂教育,引來眾多家長的轉發和共鳴。記者調查發現,幼兒園教唱流行歌曲、網絡歌曲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一些幼兒教師從網上下載歌曲時,並未考慮該歌曲是否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有益。  「母雞母雞母雞母雞母雞母雞咕咕day,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小雞咕咕day……」被家長們質疑的這首《小雞小雞》是近日風靡網絡的一首新歌,曲風怪異、荒誕,大部分歌詞聽起來就像是農場裡受驚時的小雞發出的噪音,以及其他各種家禽奇怪的、詭異的吼叫聲。
  • 快快樂樂唱童謠
    本次發布會由滁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體局、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市文聯主辦,區文明辦、區教體局、滁州市解放小學承辦。 快快樂樂唱童謠
  • 名小吃串成童謠大家唱 幼兒園將傳承推廣閩南語
    泉州童謠傳習所首堂教學公開課吸引上百老師觀摩;  其他幼兒園也將逐漸開課,傳承推廣閩南語小朋友用小卡片串起各色泉州小吃  本報訊「泉州、泉州,蚵仔煎;安溪、安溪,炒米粉;洪瀨、洪瀨,滷雞爪;深滬、深滬,有魚丸……」幼兒園裡傳來首首童謠
  • 『City Mark』粵語與粵語童謠
    記者從本市的一些幼兒園了解到,在多家幼兒園的唱歌舞蹈課上,老師教的基本上都是 《我有一隻小毛驢》、《春天在哪裡》、《兩隻老虎》之類的普通話兒歌,幾乎聽不到粵語童謠。在一些中英文雙語幼兒園,孩子們對英文的熟悉程度遠遠超過了粵語,即使是生長在本地的石岐娃,對一些本地俚語也既不會說也聽不懂了。
  • 成都機場大巴現雷人英語 網友跟風曬雷人翻譯
    近日,網友@ZYOSEN發微博稱,從成都火車北站開往成都雙流機場(侯機樓)的機場大巴300路出現雷人翻譯,引起眾多網友圍觀,紛紛吐槽直呼雷人。  機場大巴所屬的成都公交集團空港公司回應稱,翻譯錯誤系廣告商在撤換車身廣告時造成。
  • 你能唱幾首童謠?
    結果表明,如今,27%的英國父母假如不費九牛二虎之力,就無法回憶起哪怕是一首童謠。在各年齡段的父母中,無法完整回憶起一首童謠的比率分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父母(39%);55~64歲的父母(27%);65歲以上的父母(13%)。
  • 《隱秘的角落》裡的兒歌火了:原來童謠背後,都有細思極恐的故事
    之後,《小白船》的音樂一響起,都暗示著兇殺的到來,嚇得網友直呼:這哪是童謠,簡直是陰樂!連伊能靜也在微博上喊話自己老公秦昊(張東升的扮演者):以後不準在晚上給孩子唱這首歌!其實,在《小白船》的誕生背後,還真的隱藏著一段憂傷的故事。
  • 恐怖童謠,遠不止一首《小白船》︱原創
    曬死烤死悲戚戚,兩個只剩一。比如說有一首《倫敦鐵橋垮下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整首童謠都透露出一股「不把倫敦大橋唱垮,誓不罷休」的味道。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鐵橋垮下來,My fair lady.就要垮下來。倫敦大橋倒真的垮過很多次。
  • 長寧北新涇第四幼兒園開展「唱童謠·誦經典」比賽活動
    據青年報報導:為進一步提升本市學前教育內涵質量,提升每一位幼兒的文化素養,市教委在全市範圍組織開展市在園幼兒「唱童謠·誦經典」公益展演活動。本活動為各年齡階段幼兒推薦共18首經典童謠,通過家庭親子閱讀、園園律動遊戲、互動展示交流等形式,讓經典童謠深入人心。  為了豐富幼兒園文化生活,學校開展了「唱童謠·誦經典」比賽活動。
  • 新晉「恐怖童謠」小白船:明明是孩子唱的歌謠,為何會令人恐懼?
    ,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前後幾百年,除了一些傳統的搖籃曲童謠、遊戲童謠外,黑暗主題的童謠不在少數,內容涉及兇殺、宗教等諸多暴力元素,而且這些童謠傳唱度很高。該說法並無證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鵝媽媽的原型應該是融合了歷史與傳說的多位人物而形成的 在西歐的黑暗童謠中,《倫敦橋要塌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知名度極高,甚至在廣東地區還有粵語版的同樣曲調的童謠: 倫敦橋在倒下, 在倒下,在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