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徵文比賽昨揭曉 《佛山好》《滴滴答》等上榜
本報訊 (記者廖銀潔 通訊員湯紅旺)「月光光,照地堂……」有多少人還記得這首熟悉的童謠呢?那單純的旋律,輕柔的歌聲,恬靜而悠遠,帶人走進童年的美好時光。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
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獲得此次徵文活動一等獎的三水區白坭鎮第二小學副校長梁妹霞坦陳,童謠傳達的真善美對孩子心靈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幼兒園、小學能把極具「廣府特色」的童謠排入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評選:
「創文」也成童謠題材
據佛山市文聯介紹,活動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和文學作者的積極響應,徵集到作品共1123件,其中童話作品872件(其中成年組81件,少兒組791件);童謠作品251件(其中成人組45件,少兒組206件)。最終評出成人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16名;少兒組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6名,優秀獎50名。
在獲獎作品中,成人組及少兒組的一等獎均為童話作品。梁妹霞憑藉童話《小鴨子和花貓媽媽》獲得一等獎。在故事中,本無血緣關係的小鴨子和花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互幫互助。而在本地童謠作品中,由葉小瑩創作的《佛山好》,還加入了不少佛山本土特色。「拜大佛,到祖廟,北帝面前彎彎腰;看烏龜,聽粵劇,依依呀呀停不了!」不僅寫出了石灣的陶瓷,還帶出了佛山的美景、名人和傳統習俗,連創文都進入了童謠中。
現狀:
多數「00後」不識童謠
有感於童謠創作評選,有不少70、80後把熟悉的童謠在網上列舉了出來,但記者在幼兒園隨機採訪卻發現,許多小朋友都稱很少聽到粵語童謠,只有兩三成小朋友聽過一些經典童謠句段,但也不是個個都能哼得出。
在禪城區幾家小學的走訪中也發現,在音樂課上,老師教的基本上都是《小燕子》、《春天在哪裡》等這樣的普通話童謠,幾乎聽不到粵語的、民間的童謠。
在小學,記者隨機問一些學生,是否會唱粵語童謠?大部分同學都說沒有唱過,也幾乎沒有聽過,只是偶爾在電視上聽到一兩句。但對於《老鼠愛大米》、《愛情買賣》這樣的流行歌曲,都能哼唱幾句。許多同學都說,接觸歌曲主要來源於電視,但電視上都是流行歌曲,根本也找不到粵語童謠的蹤影。
呼籲:
把童謠排入教學內容
佛山作家協會主席鄭啟謙希望能夠在幼兒園和小學舉行粵語童謠普及、學習、創作、比賽等活動,這對於保護粵語童謠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水區白坭鎮第二小學副校長梁妹霞也表示,童謠的作用是流行歌曲所不能代替的。「單純的歌詞,對小孩子個人的成長很有作用,有助於培養小孩子的良好品行,對長大待人處事也有幫助。」她認為,由於在目前應試教育的體制下,較多的學校從考試出發,已經少了童謠的教學與傳播,這十分可惜。
獲獎作品選錄
《佛山好》(三等獎)
綠景小學 葉小瑩
你問好
家在哪
佛山就是我的家
天藍藍
水綠綠
還有蝴蝶和鮮花
拜大佛
到祖廟
北帝面前彎彎腰
看烏龜
聽粵劇
依依呀呀停不了
制陶瓷
到古灶
千年窯火仍在燒
陶娃娃
瓷寶寶
活靈活現真奇妙
到廣州
地鐵好
打個小盹就去到
健康行
有綠道
鍛鍊身體快長高
你問我
住在哪
佛山就是我的家
守紀律
講禮貌
文明城市齊創造
粵語童謠逐個數——
《月光光》
月光光,照地堂,蝦崽你乖乖 落床,天朝阿媽要捕魚蝦羅,阿爺睇牛要上山坡。
《落雨大》
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著花鞋,花鞋花襪花腰帶,珍珠蝴蝶兩邊排。 《凼凼轉》
凼凼轉,菊花圓,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叫我睇龍船,我唔睇,睇雞仔,雞仔大,摞去賣,賣得幾多錢?賣得三百六十五個仙。
《排排坐》
排排坐,食果果,貓兒擔凳俾姑婆坐,坐爛個屎忽,唔好賴我,賴番隔離個二叔婆。
《跳橡筋》
董存瑞,十八歲,為國犧牲炸堡壘,炸到堡壘咯咯脆,全國人民流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