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迎接寶寶出生,就有可能經歷「破水」這一大關。「破水」是件好事,預示著寶寶即將出生,但不是所有「破水」都代表著寶寶的出生,當它不合時宜地提早發生時,可是「危險」的代名詞。
早破水對媽咪和胎兒
會造成哪些危害?
羊水具有保護胎兒在子宮內活動自如,免受擠壓,保持宮內恆溫,以及避免早產等作用。破水後不及時就醫對胎兒有很大危險。
首先,細菌可沿著陰道上行進入羊膜腔內感染胎兒,使胎兒發生缺氧;
其次,若羊水流失過多,還可造成胎兒臍帶脫垂,引起難產;
還有,細菌也可經胎盤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菌血症、敗血症,還會增加產後出血、產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的機會,使孕媽咪生命受到威脅。
避免早期破水
這些事孕期千萬別做
1.不注意私處護理
媽咪早期破水最主要的因素,一般常見的多為B型鏈球菌與細菌性陰道炎所引起。產道內有細菌感染,會導致早期子宮收縮及破水。所以孕媽咪日常需要特殊注意私處衛生,洗澡時最好採取淋浴方式,不宜使用盆浴、不可使用陰道灌洗。防止對孕媽咪腹部的衝撞,孕晚期避免性生活。
2.不按時做產檢
孕期產檢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不能馬虎。一般在懷孕5~7個月間,每個月去做一次檢查;懷孕7~9個月,每半個月去做一次檢查;懷孕9個月以上時,每周去做一次檢查,有特殊情況隨時去就診。這樣可及時發現妊娠合併症及早治療,胎位不正可於孕28~32周予以糾正。定期接受產前檢查,進行自我觀察,例如:陰道是否有出血情形、是否有羊水流出且流出量持續增加、腹部有收縮感、體溫上升、陰道分泌物有惡臭等。
3.過度勞累
有些媽咪懷孕了依舊堅守職場,長期處於疲勞、緊張的狀態,很容易就引起身體出現一些應激反應,導致提前破水。除了避免久坐久站帶來的疲勞,孕期一些登高、過重的家務活媽媽也最好不要再插手了。這個時候別逞強,交給準爸爸去承擔,他會很願意的。
孕媽咪遠離早期破水
5個關鍵點
1.有問題提前治療
妊娠第14-16周,有子宮頸閉鎖不全者須接受手術治療。早產病史的,應即早就醫對症治療。如果胎位不正,應到醫院請醫生檢察。有陰道炎需在妊娠前期或中期治療好。
2.增加營養
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夠有效預防早期破水。
3.生活細節要小心
注意孕期衛生,洗澡時最好採取淋浴方式,不宜使用盆浴、不可使用陰道灌洗。防止對孕媽咪腹部的衝撞,孕晚期避免性生活。
4.多休息養足精神
不要過度勞累,避免胎膜早破發生,多胞胎或羊水過多者要延長臥床休息的時間。
5.留意危險徵兆
定期接受產前檢查,進行自我觀察,例如:陰道是否有出血情形、是否有羊水流出且流出量持續增加、腹部有收縮感、體溫上升、陰道分泌物有惡臭等。
來源:媽咪寶貝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產中心)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