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灣的濱海浪漫線
臺海網6月15日訊(海峽 導報記者 吳鵬波 陸軍航 通訊員 楊心亮 黃靜怡 餘雪燕 陳嘉新 羅璇 紀曉彥 曾昭紅 陳雅玲 文/圖)每天清晨,當朝陽從海裡噴薄而出,葉女士總喜歡來到同安灣的濱海浪漫線,吹吹海風,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作為土生土長的同安人,這些年,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同安區踐行「跨島發展」戰略,給市民們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如今,站在「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同安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積極融入到廈門「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城市戰略發展當中,一路往南、向海,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以蓬勃向上的昂揚姿態,努力把同安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璀璨新城。
經濟崛起
同安灣新城宜居宜業,成中國夢廈門典範新城
近日,島外大發展再次迎來重磅級項目落地:紅星美凱龍旗下歐麗洛雅和愛琴海購物公園兩大商業綜合體,同時落地銀城智谷核心區,同安灣新城由此正式邁入雙MALL時代。雙MALL落地新城,不僅有效彌補了同安灣大型商業空白,還有望進一步帶動人氣聚集,完善銀城智谷園區配套,提升新城商業品質,助力同安灣新城「產城人」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同安灣新城和現代服務業基地環優美灣區而建,地理位置優越,採用「新城+基地」發展模式,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現代服務業基地丙洲片區,以智慧產業集聚平臺和產業升級核心引擎為目標,打造高新技術類服務業總部基地、產業升級人才培養與輸送中心。美峰片區則引進了中船重工725研究所、火炬科技創新研發中心等一批以研發為主導的知名企業入駐。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同安灣新城在交通、醫療、教育、供電、排汙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解決住房問題,不僅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而且新城的交通便利、生態宜居和配套優勢,吸引了眾多房地產商的關注;濱海旅遊浪漫線宛如一條彩虹,極大提升了新城的顏值和品質。如今的同安灣新城,是一個集商務辦公、生活居住、產業生產和度假休閒於一體,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中國夢廈門典範新城,也成為廈門灣區特色的新名片。
招商創新機制,注重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近日,隨著總建築面積為42.6萬平方米的同安灣新城新經濟產業園項目破土動工,一個集合辦公、商業、酒店、公寓等複合業態的新型產業綜合體呼之欲出。
據介紹,在「智能+」的產業導向之下,新經濟產業園將以新技術為驅動,大力發展以網際網路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現代生產性服務活動、新型生活性服務活動、現代綜合管理活動等為主的「三新」(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配套發展科技服務業,為同安區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引擎,打造廈門新經濟產業鏈生態圈。
產業驅動,招商先行。近年來,同安區全面升級招商工作,緊抓招商引資「牛鼻子」,注重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為全區新舊動能轉換、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後勁,招商引資的「同安速度」為同安注入了騰飛的新動能。
同安區創新「三個一」招商模式,力抓實體經濟發展,為當地招商引資、企業落地發展提供了過硬保障。改變傳統的招商模式,升級同安招商電子地圖信息平臺,提升招商精準化、信息化水平,為來同安投資的企業家們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天候的服務。借力打力,利用社會化的招商平臺,利用企業的品牌效應,發動各界力量引項目回同安。此外,同安區還注重發揮鎮街作用,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今年5月份,鎮街招商成果大幅度增長。
徵地拆遷提前一月,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近日,導報記者從同安區重大辦獲悉,今年上半年,同安區省市重點項目徵地拆遷工作完成情況成績喜人,提前一個月,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今年到2022年,同安區徵地拆遷工作責任重大。環東海域新城同安片區三年涉及17個村莊,拆遷約100萬平方米;火炬同安片區,根據規劃需要,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安片區三年內啟動拆遷28個自然村,拆遷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全面啟動推進舊城提升改造工作,拆遷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市級收儲項目100公頃;區級產業項目,為項目落地提供發展空間,共要徵地收儲面積約7000畝。
同安區徵地拆遷工作能夠取得優異成績,離不開同安區委區政府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下沉一線,靠前指導,傳導壓力,實行「時間倒逼,計劃倒排,責任倒追」的方法,堅持重點突破,集中人力、物力主攻重點項目、重要節點。對時間緊、任務重的重點項目,實行領導集中攻堅,加班加點,保證一批重點項目的順利推動。各片區指揮部靠前統籌推進,全力推動情況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任務在一線落實。突出以「項目提速」為抓手,推行「徵拆四法」和「六個一線」工作法,運用同安區已形成的重點項目房屋徵收工作同步推進機制,統籌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形成及時介入、部門互動、有序推動的工作機制;實施徵拆工作難點節點問題提前會審機制,及時破解徵遷難點節點問題。
三年攻堅方案
到2022年GDP總量力爭達到740億元
牢記「加快跨島發展」囑託,加快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同安區近日率先出臺「島外大發展」三年攻堅方案,以規劃、產業、公共配套等六大領域攻堅為依託,以項目落地見效為驅動,全力推進富美同安建設,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島外大發展」三年攻堅總體方案》明確了「島外大發展」的三年目標,到2022年,同安全區GDP總量力爭達到740億元,人均GDP達到9.5萬元。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將突破1330億元,低端落後產能得到疏解,基本實現建成新一代電子信息、旅遊文化、機械裝備等三大產業集群以及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物流、都市現代農業3條產業鏈群的發展格局。同時,同安將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發展後勁、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生態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強百姓幸福、涵養人文內涵實現留根留魂為主攻方向,努力把同安打造成跨島發展示範區、產城融合先行區、新興產業集聚區、社會治理創新區、鄉村振興標杆區。
為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工作推進有效,同安區成立了「島外大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副組長,統籌研究決定建設重大事項,領導小組每月一次例會,專題研究、協調解決項目問題。同安區還建立「島外大發展」攻堅行動的督查問責機制,組織部門將更多地在項目建設一線培養選拔、考察考核幹部,樹立起實在實幹實績的用人導向。一系列機制、體制的建立,為「島外大發展」三年攻堅戰役早出成效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