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積的海倫-秦九韶公式

2021-02-19 全不知老師

[引言]已知三角形的三邊可以確定一個三角形,不僅可以確定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而且可以確定三角形的面積。這就是著名的海倫-秦九韶公式。2019版的高中數學教材對此特意進行了修訂。

 

[海倫公式](Haron’s Formula)已知△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則△ABC的面積為,

其中p為△ABC的半周長,

 

[海倫公式的證明]方法一:在△ABC中,過A做底邊BC上的高,垂足為D。CD為AB邊上的高,記為h。

設AD=x,則BD=c-x。則在Rt△ADC和RT△BDC中,利用勾股定理有,

將它們聯立,消去h,整理有

於是x為

代入h的表達式,有

從而△ABC的面積為,

令p為

則有,

因此有,

方法二: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有

利用餘弦定理,有

代入面積公式,並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簡得

令p為

同樣有,

 

注釋1:還有利用三角形內切圓半徑的證明,這裡從略。

 

注釋2:海倫(Haron,公元10-70年),古希臘的工程師和幾何學家。該公式最早出現在海倫的著作《測地術》中,並在海倫的著作《測量儀器》和《度量數》中給出了證明。然而據稱首先發現這一公式的是阿基米德。

 

[三斜求積術]中國宋代的數學家秦九韶在1247年獨立提出了「三斜求積術」,如圖所示。

秦九韶是用語言敘述的相關公式:以少廣求之,以小斜冪並大斜冪減中斜冪,餘半之,自乘於上;以小斜冪乘大斜冪減上,餘四約之,為實;一為從隅,開平方得積。在2019版的教材中,利用餘弦定理給出了證明,並將結果表示為,

[海倫-秦九韶公式]我們現在來證明,三斜求積術的公式即是海倫公式。

 

將秦九韶公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展開得,

令p為

也有,

 

[四邊形的形式]由於三角形只有三條邊,所以海倫公式在根號下需要放入半周長p,來「湊成」四次方的形式,從而開方後為邊長的平方。

 

對於一般的平面四邊形,有類似的結論。不過符合海倫公式形式的四邊形為四點共圓的四邊形,此時它的面積最大,

其中,p為四邊形ABCD的半周長。具體推導請參見:邊長固定四邊形面積的最大值。該公式由婆羅摩笈多(Brahmagupta)在公元7世紀初的一部論及天文的著作中給出。

 

[後記]在2019版的教材中增加了秦九韶公式,之前的版本只有海倫公式。雖然「可以充分說明我國古代學者就有很高的數學水平」,但是無論表達的簡潔性和體系的完整性,現代的數學發展與中國的古代數學相距甚遠,而更接近古希臘的數學體系。

 

關注請掃碼:

相關焦點

  • 品味數學文化試題:海倫公式與秦九韶公式
    翻閱了各種資料後發現,古希臘的幾何學家海倫(Heron,約公元50年),在數學史上以解決幾何測量問題而聞名,在他的著作《度量》一書中,給出了一個公式「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a,b,c,記那麼三角形的面積為
  • 【初中生能看懂系列】僅用勾股定理證明秦九韶—海倫(面積)公式
    那我想了想,這次寫點初中生學過勾股定理和平方差公式就能看懂的東西吧嘿嘿!那這次就分享一下數學文化——秦九韶的三角形面積算法「三斜求積術」,並用最簡單、最通俗易懂的知識(話)去證明之,並利用平方差公式,對式子進行因式分解,進而得到漂亮的海倫公式!
  • 教學研討|1.3閱讀與思考 海倫和秦九韶
    研討素材一教學內容:必修五第一章1.2應用舉例 「閱讀與思考 海倫和秦九韶」(P21)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秦九韶公式與海倫公式的本質相同;會證明秦九韶公式與海倫公式;(2)會用海倫—秦九韶公式解決傳統數學文化中簡單的涉及到三角形三邊與面積之間關係的問題。
  • 三角形面積公式一網打盡
    先來複習一下:           (公式1)三角形ABC的面積為 S= a * h / 2.  年-公元前212年)就提出了只利用三角形的三邊長就可以求出三角形面積的公式,由於這個公式最早被古希臘數學家海倫(公元62年左右)記載在他的著作《測地術》中,所以一般稱為海倫公式(Heron's formula)。
  •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則 S=ah/2   2.已知三角形三邊a,b,c,則   (海倫公式)(p=(a+b+c)/2)   S=√[p(p-a)(p-b)(p-c)]   =(1/4)√[(a+b+c)(a+b-c)(a+c-b)
  • 三角形面積計算的萬能公式,學霸狀元們都熟悉秘技,你是否了解?
    今天想和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求解三角形的面積的知識。按照我們以往都知道的,三角形的面積應該怎麼求呢?三角形的面積S=底x高÷2,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三組底對應的三組高,即可以寫出3個式子,這個是我們一般的方法,這個是我們大多數同學一定是會的一種方法。
  • 三角形的幾個面積公式都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這些公式都是比較準確地,但是對於其他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卻沒有看到類似的記載,一般的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也就更不用說了。古埃及、古巴比倫數學因為處於數學的萌芽期,幾何發展也處於經驗階段,出現錯誤或誤差是值得理解的。那作為數學發展的第一個理性時代——古希臘時期,對於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如何記載的呢?
  • 數學泰鬥秦九韶:敢於創新服務人民
    秦九韶,宋元數學頂峰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李治、楊輝、朱世傑並稱中國十三世紀「四大數學家」,並寫成了影響世界的數學名著——《數書九章》。秦九韶的一生雖命運多舛、仕途坎坷,但他依舊心憂天下、體察民間疾苦,他天資聰穎又敢於創新,以自己淵博的學識服務於國家、社會與人民。
  • 數學泰鬥秦九韶:敢於創新服務人民
    四川新聞網消息(朱國強)秦九韶,宋元數學頂峰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李治、楊輝、朱世傑並稱中國十三世紀「四大數學家」,並寫成了影響世界的數學名著——《數書九章》。秦九韶的一生雖命運多舛、仕途坎坷,但他依舊心憂天下、體察民間疾苦,他天資聰穎又敢於創新,以自己淵博的學識服務於國家、社會與人民。
  • 顛沛結碩果——記中國古代數學大家秦九韶
    秦九韶從小聰敏勤學,特別是其父秦季槱在京城臨安任工部郎中和秘書少監的數年裡,更加注重知識的積累。其父掌管圖書,其下屬機構設有主管天文曆法機構的太史局,這使秦九韶有機會博覽群書,學習天文曆法、土木工程和數學等,還曾向隱居逃避塵世、學問深厚的 「隱君子」學習數學。
  • 三角形面積公式!你到底知道幾個?
    三角形面積公式!:第五種宋朝秦九韶公式,,則三角形面積為:第六種已知三角形兩邊及夾角,則三角形面積公式為:第七種已知:第八種已知三角形兩角及夾邊,則三角形面積公式為:第九種已知三角兩角及其中一邊的對邊,則三角形面積公式為
  • 數學家秦九韶:一本書,4項重大成就
    但是幸運的是,宋人秦九韶為我們清晰的呈現了這一切。並記錄在了他的數學名著《數書九章》中,有方有法,名曰「大衍求一術」。秦九韶(1208-1268年),字道古, 南宋著名數學家。受周密《癸辛雜識續集》和劉克莊「繳秦九韶知臨江軍奏狀」的影響,後人多認為他是一個「不仁不孝」的貪官。
  • 秦九韶:創立世界最早的雨量計算方法|氣象先賢
    秦九韶秦九韶(1208年-1268年),字道古,漢族,魯郡(今河南範縣)人。南宋著名數學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從這一段介紹我們知道,秦九韶是一個多才的人,主要才能是在數學方面,數學方面又有幾個突出的貢獻,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大衍求一術:秦九韶發明的「大衍求一術」,也就是現代數論中一次同餘式組解法,是中世紀世界數學的成就之一,比西方1801年著名數學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建立的同餘理論早554年,被西方稱為「中國剩餘定理」。
  • 海倫—秦九昭公式的推導與應用例析
    ,由於大學、中學課本配合不夠,許多同學對這一公式感到陌生,現提供這一公式的幾種證明方法,最後再提供利用海倫公式解2016年廣州二模理科數學第16題。(Heron's formula或Hero's formula)的歷史海倫公式亦稱「海倫-秦九韶公式」。
  • python利用海倫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積
    前言從小學我們都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是底乘以高除以2。那麼已知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如何能夠求出三角形的面積呢?這裡我們用到了海倫公式。海倫公式又譯作希倫公式、海龍公式、希羅公式等,它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條邊的邊長直接求三角形面積的公式,表達式為:其中p是三條邊的和的一半兒。
  • 秦九韶:數學史上的明星,百姓眼中的貪官
    這說的就是南宋的秦九韶,但是在他當官的當地百姓們卻認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貪官。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秦九韶出身於官宦世家,因此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親秦季槱曾任四川巴中太守,因為當地軍隊譁變反叛,他父親不得已帶領全家逃難到南宋都城臨安。後來他的父親擔任了工部郎中和秘書少監等官職,這兩個官職大致上就是現在的國家級建築設計負責人和國家圖書館管理員。
  • 冷歷史會說話Ⅳ 蜀地大咖秀⑩|秦九韶:瑞思拜!站在人類頂峰的最強...
    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是——秦九韶:瑞思拜!站在人類頂峰的最強大腦之一。  說起秦九韶(sháo)這位歷史名人,你可能乍一聽,並不熟悉。但其實啊,他老出名了,是咱四川老鄉,不僅號稱「中世紀世界數學一霸」,還是個被譽為「最強大腦」的通才。秦九韶憑啥能擁有這樣的歷史地位?這,從他的劃時代巨著《數書九章》便能略窺一二。
  • 初中數學中已知三邊長度的一般三角形求面積的四種方法及拓展
    在數學史上,他以出色地解決幾何測量問題而聞名,曾提出不少計算圖形面積和體積的精確或近似公式,其中包括著名的已知三角形三邊求三角形面積的海倫公式:設三角形ABC三邊長為a、b、c,r=(a+b+c)/2則S△ABC=sqrt(r*(r-a)*(r-b)*(r-c))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數學家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記述了「三斜求積術」,即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求它的面積,用現代式子表示即為
  • 數學 | 已知三角形三條邊長求某一條邊對應的高
    如下圖,已知三角形ABC,三條邊長分別為a,b,c,求邊長a對應的高h。這個題目有幾種解法呢?我們來探討下。缺點:此方法計算看似簡單。 帶入海倫公式將帶來龐大的計算量這也是海倫公式為什麼在高中數學必修5中只是作為閱讀與思考內容出現的原因。解法4:秦九韶公式這個解法是我們從解法1和2中推導而來的一個公式,其實也是秦九韶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如果能熟練使用這個公式,既可以省掉解法1和解法2繁雜的步驟,又可以避免因為無理數運算在海倫公式中產生的龐大運算量。
  • 秦九韶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你知道他的主要成就嗎?請為家鄉的歷史名人打call
    (著名數學史家郭書春《重新品評秦九韶》,《宋史研究論叢》,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  淳祐七年,秦九韶在丁母憂期間所著《數書九章》成書。《數書九章》,十八卷,列算題八十一道,分為九類。(吳文俊主編《秦九韶與〈數書九章〉》總論)」  在幾何學方面,提出已知三角形三邊之長求其面積的等價於海倫公式的「三斜求積術」,為我國傳統數學填補了空白,使希臘哲人海倫(Heron of Alexandria)所創邊長表示的三角形面積公式不專美於前。中國數學尤其特色,循自己道路,同樣可以有所發現和發明,異途同歸,此公式即為一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