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各個省市中小學招生政策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有意向讓孩子讀國際學校,但是在做這個選擇之前,有幾大問題,家長真的想好了嗎?
01
做好放棄國內高考的準備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國際學校採用的是英美國家的教育體制,跟我們國內的教育制度是完全不同,因此,這就意味著高考無法成為孩子的保底退路。
如果在準備選擇國際學校同時還不想放棄高考,那麼請慎重。
大部分的國際高中學生是無法參加高考的,入讀了也就意味著自動放棄了國內高考而是申請國外大學;即使是可以兼顧高考的學校(指既要讀國內課程參加考試、又要讀國際課程修學分),課業壓力會非常之大。
決定要走國際教育路線,那麼學生家長自己也就要接受國際化的開闊思維,接受國際教育理念,不要把孩子永遠框在傳統教育認知的牢籠中。
孩子未來應該有無數種可能,高考是其一、國際學校也是。
凡事留退路固然沒錯,但是一旦選擇了一種出路,就請和孩子一起專一而堅定地走下去。
02
進入國際學校=邁入世界名校?
由於一些認知的差異,在小部分家長的觀念裡,認為進入優質國際學校後,就可以把孩子的教育百分百交給學校和老師,學校基本上能夠確保孩子將來成功被世界名校錄取。
雖然,一般國際學校會有專門的升學老師給每個孩子做升學指導規劃,但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教育體制家長可以完全放手不管的,想要孩子將來發展更好,需要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
國際學校的管理相比傳統學校更加自由,主張發揚天性,需要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自主學習。而這樣的技能,除了學校的指導之外,還需要家長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孩子。
如果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不管,只能讓孩子覺得被放到了一片「無法無天」的樂土,沒法融入國際學校的學習中去。
而本來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發展的願景,結果卻事與願違,給孩子的人生之路留下遺憾。
03
國際學校,有錢就能上?
「我們有的是錢,一定要想辦法讓我們進最好的學校」。「我們家孩子英語不好,想進最好最頂尖的國際學校」……
現在,不乏一些經濟實力比較雄厚的家長,在不了解情況時,認為只要交錢就能就讀,但是優質的國際學校是有嚴格的招生門檻的,知名度高的國際學校的錄取比例甚至能高達20:1,即使是達到市重點水平的孩子在國際學校的面試中不過關,也是不會被錄取的。
其次,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孩子的身份符合要求嗎?
以北京、上海幾所比較搶手的國際學校為例:
北京德威英國學校,身份要求:持有外國護照或者港澳臺臨時身份;
北京順義國際學校,身份要求:持有外國護照或永居籤證;
北京京西國際學校,身份要求:持有外國護照;
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身份要求:持有外國護照;
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身份要求:外籍;
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身份要求:外籍;
……
對於很多優質的國際學校來說,身份是一條硬性門檻,沒有身份是無法被錄取的,因此對於整個家庭來說,幫助孩子擁有一個海外身份就變得至關重要,而身份的辦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建議家長儘早規劃。
1、如果時間比較緊,急於獲得身份,可以選擇:希臘、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賽普勒斯等國項目
特點:買房就能獲得身份,辦理速度快,要求簡單。
2、如果是要對孩子的教育做整體規劃,銜接國內外教育,可以選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新加坡等國項目
特點:傳統大國,教育水平高,持身份可在畢業後留在當地發展,選擇性更強;同時可以做家庭的海外資產配置,利於家庭整體發展。
獲得一個海外身份,孩子出國讀書可以享受和國外學生一樣的教育資源和社會福利,在國內升學也會多一份不可比擬的優勢,外籍學生免試入讀國內知名院校。
一個海外身份,相當於給孩子多了幾個選擇。這也算是給了廣大家長一種新思路,獲得一個海外身份,不一定就要申請本地的大學,擁有政策上的優勢,可以更輕鬆的申請國內高校,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