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14歲高考601分摘縣狀元,考上清華的山西神童,如今怎樣

2020-09-03 米醬讀書

神童一般是對天賦異稟的兒童的一種稱呼,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參加考試,所以宋朝汪洙作有神童詩曰:「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這也是天下父母所希望的,要說誰不想自己兒女自小聰明呢?

7年前,山西神童範書愷,14歲參加高考,以601分摘得河曲縣狀元,並考上了清華大學,成為2013級清華最小的大學生。

一、範書愷:我不是神童

範書愷並不覺得自己是神童,他認為讀書早,是因為家境貧寒。

1999年12月,他出生於山西省河曲縣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裡,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縣實驗初中教師。雖然因為當地教育資源有限,所以他沒有上幼兒園,但在家裡得到父母輔導,他在兩歲就能認識1000多個漢字,能口算10以內的加減乘法,並於5歲上四年級,7歲就上了初中,中考時以604分的高分進入重點中學。

上了高中,範書愷依然保持了刻苦學習的勁頭,各科學習都很不錯,成績穩定。在2013年,14歲的他參加了高考,以601分的成績摘得河曲縣狀元,被清華機械工程系錄取,成為清華2013年年齡最小的新生。

在當年,他的傳奇成長經歷通過媒體報導之後,引起了極大的社會關注。面對媒體的採訪,他說:「我認為自己並不是神童,讀書早,是因為家境貧寒。」

他謙虛又有主見的表現,讓當時任清華校長的陳吉寧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

二、神童是如何煉成的?

有人說,神童是與生俱來的,這也並不假,但是神童也是勤奮學習才能保持優異的成績。

北宋王安石寫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講述了江西金溪一個神童方仲永,5歲就可以作詩,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故事說明了,神童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才可能成才。

所以,範書愷能夠取得這麼優異的成績並非只靠天資聰穎,更多的是他後天的努力學習。

範書愷是一個很幸福的孩子,他從小就有一對肯為他花時間的父母。父母為他自製了一個小黑板,還購買了小桌凳,只要有空,就在房間裡、院子裡專門教他讀書學習和做練習題。5歲的時候,他就可以背誦二三百首古詩文,並學完《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的一半內容。

範書愷的父親說:「孩子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主要就是堅持得好,學習上從沒鬆懈過。」

一直以來,範書愷在學習和生活上都很自律。早晨5點半起床,吃完早餐,要學習一會;中午按時午休;晚上做完習題要到10點左右入睡,到了高三每天晚上更是學到12點半,從不例外。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父母也深諳這一規律,所以在他學習之餘,也讓他和別的小孩玩一玩,和他做遊戲、聽音樂、看動畫片、讀課外書……還買了適合兒童閱讀的一系列歷史故事書讓他閱讀。

範書愷的最大愛好就是讀書,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就已經讀了好多書籍。父母也非常支持他多讀書,讀好書。據不完全統計,10多年來父母僅在為他買課外書上的投資就高達一萬多元。在他的書房書櫃裡,都擺滿了各種書籍。

正是因為範書愷培養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優秀很多,5歲上四年級,7歲就上了初中,14歲參加高考,並在每次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他的成長說明了,神童也是努力學習得來的。

三、如今怎樣?

因為範書愷的母親是當地中學教師,受母親的影響,他對理科興趣濃厚,所以上大學時選擇了機械工程專業,希望今後從事科研工作。

在清華學習期間,範書愷非常低調,依然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按照時間來看,他應該在2017年大學畢業,但是在上學期間因為身體不舒服休學了一年,到2018年才本科畢業。畢業之後,他選擇了繼續深造,並已經通過研究生的考試,如今是一名清華在讀研究生。

四、結語

回顧範書愷的成長史,米醬總結出他之所以學習成績優異,是因為他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擁有良好的讀書習慣,並且對自己很自律。當然也離不開父母對他支持,父母支持他讀好書,捨得為他買各種課外書籍。

試想,如果範書愷家中除了課本,沒有其它書籍,那麼他就不可能培養出良好的讀書習慣。而省下的空餘時間,估計他除了玩耍,就是玩遊戲了,又怎麼可能有「神童」之說。

對於範書愷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範書愷:14歲高考考上清華的山西神童,7年過去了,如今怎樣
    一、寒門狀元7年前,在山西有一位被稱作「神童」的高考狀元,參加高考那一年,這位狀元還不過十四歲。2013年,14歲的範書愷走進高考考場,並考取了601分的高分,成為了那一年年紀最小的高考狀元。對於這樣的孩子,按部就班的上學恐怕就不合適了,五歲那一年,範書愷直接通過考試考取了小學四年級。在班裡,範書愷年紀最小,成績卻最好,接下來,範書愷一路跳級,7歲便已經上了中學,十四歲,別人可能剛進初中的年齡,範書愷已經在備戰高考了。
  • 7年前,高考770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了?
    直至7年前的高考,她以770分的成績拿下了浙江大學的理科冠軍,並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實現了自己年少時期的夢想,同時成為了無數人仰望的對象。毫不誇張地說,她這樣的天才大腦,真的是無數人都仰望的,畢竟誰不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眾人仰望的光芒呢?
  • 15年前,高考729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的陝西男孩,如今怎樣
    15年前,他復讀一年,在高考中以729分勇奪陝西省理科狀元,如願考上了清華北大。人們都說一入豪門深似海,考上清華的人,前途似錦,卻也並非「星途坦蕩」。北大畢業的人有賣豬肉、靠低保過日子的;清華畢業的人也有做保安。那麼,15年過去了,清華學子馮宇寧的命運又會是怎樣的?
  • 13歲山西小夥高考60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媽媽卻說兒子不是神童
    從恢復高考制度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每年高考結束都會誕生不計其數的狀元,有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等等,他們無一不是令人羨慕稱讚的學習楷模,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又有誰能夠把這些狀元都銘記於心呢?在這些狀元中有1個人很「別致」,他創造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今天,海綿媽媽就和你好好聊一聊範書愷——清華史上年齡最小的學生。
  • 14歲連續跳級的河南「高考神童」,750分考入清華,如今怎樣了?
    當很多人還在按部就班上著初中時河南一位14歲的少女,就連續跳級最後以高達750分考入了清華。如今的她出落得大方美麗,下面一起看看這位美女神童吧。下圖這位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麗女士就是當年以750分考入清華大學的河南高考神童何碧玉。
  • 14年了,高考702分摘狀元,考上清華的內蒙古女孩,如今怎樣
    14年前,內蒙古女孩石悅,高考以702分的優勢摘得了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錄取。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於2010年,她取得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在2014年7月2日,獲得碩士學位。
  • 縣狀元13歲高考,601分上清華,稱父母的早期教育對他影響很大
    下面,米醬分享一個2013年山西高考縣狀元範書愷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後,心中會有了答案。山西高考縣狀元範書愷1999年12月,範書愷出生於山西省河曲縣,父親是河曲縣公安局幹部,母親是縣實驗初中教師。因為父母都是受過高校教育的人,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 11年了,高考以716分摘9省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男孩,如今怎樣
    文/青蘋果教育從古至今,每個時代都不缺少天之驕子,在古代,通過科舉制度選拔 出來的人才層出不窮,而現在,每一年高考過後,也會有很多優秀的考生嶄露頭角,相信大家也一定都很關注每一年全國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心裡會想父母是怎麼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的?
  • 13年前,那個13歲以659分考入中科大的太原神童,後來怎樣了?
    一位位高考狀元被很多家長與學子追捧的,可是在山西有這麼一位神童,他在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著名的中國科技大學,一時間震驚全國,被譽為當代神童。他為什麼在小小年紀就能考上這麼一所985高校呢?第二次高考,考了659分,這樣的分數完全可以去清華,但是他依然選擇了中科大。
  • 15年前,以729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的陝西男孩如今怎樣
    一、出身貧寒的高考,是我們這個社會永遠關心的話題,畢竟這是無數學子改變終身命運的機會,一到夏天這個時候,高考考了什麼?最高分多少?狀元是誰?這些關於考試的問題熱度一定會蓋過大部分社會新聞。狀元十五年前,馮宇寧便因為高考成績成了新聞裡的主人公,那一年,馮宇寧以729分的超高成績奪得陝西理科狀元,走入了大家的視線。
  • 她是一代神童,14歲考上清華大學,最小理科狀元,畢業後遠赴美國
    已經臨近六月份了,最牽動國人心的高考就要來臨了,高考影響這一代又一代的人,高考像一個分水嶺,一批一批的學子因為高考被錄取到好的學校,也有一些因為高考失利只能去讀普通的學校。高考不僅讓學生不容忽視,對學生的父母也是不敢有絲毫怠慢的,考上好的學校全家歡喜,沒考上的只能默默無語。
  • 10年了,以681分摘得狀元,考上北大的黑龍江女孩,如今怎樣
    因為要考慮到將來就業的問題,一般大部分的高考狀元考上清華北大後,不是選擇計算機系就是選金融系。但是也有少部分的高考狀元會遵循自己的內心想法,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並能一直堅持學習。來自黑龍江女孩陳子豐,就是一個從小喜歡文學,希望一輩子從事文字工作。在10年前,她高考數學差4分滿分,以總分681分摘得狀元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並堅持讀了9年。
  • 14歲天才神童,高考成績750分,當狀元上清華,如今過得怎樣了?
    上個世紀70年代,有人就曾用拔苗助長的理論,去批評試圖培養神童的中科大少年班。我國有位領導就曾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中科大少年班基於這種教育理念,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合適的幼苗,然後聚集在一起全力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河南的何碧玉有幸進入了這個天才集中營。
  • 14年了,內蒙古女狀元以數學141分,總分702考上清華,如今怎樣
    14年前,內蒙古女孩石悅,高考以702分的優勢摘得了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錄取。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於2010年,她取得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在2014年7月2日,獲得碩士學位。
  • 中國最牛神童範書愷,13歲601分上清華,校長4字評價讓人讚嘆!
    有很多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為神童,比如說過早的超前教育,讓他看似比同齡的孩子聰明伶俐很多。實際上卻是在拔苗助長,孩子越大副作用越明顯,往往會讓人得不償失,所以千萬不要去人造神童。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2013年的山西就曾經出過一個神童,他只有13歲卻在高考當中考了601分,最後被清華大學所錄取,當清華校長陳吉寧見到這位少年時,也「大吃一驚」,並評價其「少年老成
  • 神童從未上過學校,9歲高考落榜,10歲以352分考上大學,如今怎樣
    河南省商丘有一個女孩,備受大家關注在2016年高考中,她是最特殊的一位考生,才9歲的她,身材瘦小,卻要參加高考,讓當時很多考生和家長都驚嘆不已,很多孩子9歲也才讀小學三年級。她叫張易文,不過2016年她高考落榜了,父親又給她找了專門的高考複讀機構,在2017年,10歲的她以352的成績考上了大學,雖然是一所專科批次學校,但也足以令人驚嘆,這個小神童的身上還有什麼故事呢?
  • 2年前,山東男孩3歲背乘法口訣,16歲高考694分上清華
    ——宋代汪洙《神童詩》從古至今,神童都是一個在學習十分厲害的小孩,從小博學多才,有瞬間登科的能力,有可能早上還是一介鄉村兒郎,到晚上就能進入朝廷入將拜相吃皇糧。2年前,山東男孩馬國燦就是一個神童,3歲開始識字,10歲就升入初中,16歲順利參加了高考,比同齡人提早了2年。
  • 13年了,曾4次高考,輕鬆考上復旦北大清華的四川男孩,如今怎樣
    但是在13年前,四川有一個男孩張非參加過4次高考,卻輕鬆考上了復旦北大清華,其中2次考上清華,有一次他還以狀元身份進了清華,被人稱之為「四川考霸」。只可惜,考試如此厲害的張非,在上到大學後,並沒有如大家想像那樣,再續輝煌,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因為玩遊戲而荒廢了學業,被學校勸退。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他瘋狂且傳奇的4次高考。
  • 17年了,高考900分摘狀元,考上北大的廣東男孩,如今怎樣
    ——北宋•汪洙《神童詩》寥寥數語,道出人生真諦,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了很多書。學習也是一樣長期的過程,過去的成績不代表著現在,更不代表未來,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繼續輝煌!
  • 10年前,李泰伯703分摘理科狀元,卻落榜美國11所名校,如今怎樣
    ——元代高明《琵琶記》10年前,北京小夥李泰伯在2010年高考中,考了703分的優異成績,成功摘得理科狀元,一時風光無限,被國內許多高校搶著錄取。因為有留學夢想,他在婉拒國內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北大的邀請後,轉而向美國著名的11所大學投去申請書,卻無情地被拒絕了,落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