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幼兒園:弘揚民族文化 感受苗族服飾風採

2020-10-13 晨懷化

潘秋連老師正在教孩子們織錦

幼兒認真學習老師教的斷緯法

精美的腰帶

幼兒們與老師合影留念

靖州融媒體中心10月12日訊(記者 王璨 通訊員 胡珍)10月12日,靖州苗錦苗繡傳習所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縣幼兒園大班的幼兒們。大家被精美的苗族服飾吸引,體會到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織錦老師的介紹下,幼兒們了解了苗族傳統服飾的產生、製作過程。

在織布機前,老師還現場示範苗族織錦的通經斷緯法,苗族織錦圖案豐富、色彩絢麗,常見的有菱形、幾何紋,字紋、團花等。幼兒們饒有興致地圍在老師身邊學習織錦的製作方法,並學著在織布機前操作,深入學習了解苗族服飾文化。

近年來,縣幼兒園通過開展苗族歌鼟進校園、過傳統民族節日等活動,在幼兒中弘揚民族文化,增強幼兒的民族文化意識。

縣幼兒園副園長廖芳草表示,縣幼兒園一直非常重視對孩子傳統文化意識的培養,希望通過帶領孩子們對苗族服飾文化的了解,加深大家對少數民族文化的興趣。

來源:靖州融媒體中心

作者:王璨 胡珍

編輯:鄒家旺

本文為靖州新聞網

【來源:靖州融媒體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古老民族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古裝
    本文乃作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苗族服飾是苗族藝術的結晶,它熔蠟染、刺繡、挑花、織錦、織帶等多種傳統工藝於一爐。在服飾本體之外另行製作的蠟染、刺繡、挑花、織錦、織帶等圖案對於服飾有相對的獨立性。根據服飾不同部位需要製作不同的花色裝飾,並根據不同季節更換應時的新作,往往在主要用一種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各種工藝手法,挑中有繡、織中有繡、染中有繡、或挑或織、挑織相兼,使服飾圖案花團錦簇,變化萬端,溢彩流光,更顯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服飾文化 服飾文化 一、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服飾中可看出苗族歷史的發展進程和文化沉積,集中反 映了苗族在與自然的抗衡中對事物的認識和升華
  • 不同民族的文化,苗族服飾特點,超短裙設計
    本文乃作者寒寒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服飾是構成人類生活的主要要素之一,又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它除了滿足人們生活的物質需要外,還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服裝的起源和形成,以及後來在結構上和式樣上的不斷變換更新都是與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自然環境以及穿著觀念等密切相關。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決定了不同的服飾特色,形成不同的風格各異的服飾傳統,尤其是女性服飾,更是民族形象的直接展現。
  • 體驗民族服飾 了解民族文化 青島瑞安幼兒園開展特色迎新年活動
    瑞安幼兒園裡也有來自壯族、滿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小朋友,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了解,使幼兒從小樹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意識,瑞安幼兒園結合民族團結為主題教育的系列活動,探索民族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的最佳契合點,融合民族文化於課程資源,促進民族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得以展現和傳承。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花披肩
    本文乃作劉雲溪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覺得苗族喜披的花披肩,愛穿的百褶裙,據說亦與苗族的先民蚩龍部落有關。披肩、百褶裙是苗族的古裝,也可能是遠古的遺制,在中國56個民族中幾乎皆有之。可是苗族的蠟染百褶裙及披肩更具有獨特的內涵。
  • 花垣縣2020年度民族文化教育成果單位系列之六:縣第三小學
    自該校大力實施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以來,不僅弘揚了民族精神,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促進了素質教育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而且還讓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彰顯獨特魅力。二、《美術.苗族服飾》課程,傳承民族文化苗族服飾多姿多彩,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民族服飾之一。因為沒有文字,苗族人就把本民族的文化風俗都繡在了衣服上,這些服飾圖案銘載著苗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古往今來生活環境的濃縮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縣第三小學地處苗族集聚區,豐富的苗族文化、風土人情給學校提供了最為寶貴的教學資源。
  •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服飾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是世界上服裝種類最多的民族,苗族服飾是中國服飾的活化石。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幼兒園」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側記
    組織孩子們遊戲的是文山州「七鄉教學名師」王英,她說,幼兒園結合學前階段幼兒在遊戲中學習的特點,將民族團結意識和民族文化有機融入幼兒園各領域教學中,編寫了一本民族教育園本教材,涵蓋了社會、健康、科學、藝術和語言等領域,社會活動《我們都是一家人》,音樂律動《花山樂》《紙馬舞》,歌唱活動《螞螂歌》,體育遊戲《鬥雞》,美術活動《漂亮的苗族裙子》等,讓幼兒在五大領域教學中感受和欣賞文山少數民族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花卉、植物圖案在服飾上的運用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苗族由水鄉之地向西南。中南等地不斷地遷徒,苗歌中唱著:「日月向西走,江河往東行。我們的祖先啊!順著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來西方。西方萬重山,山峰頂著天,好地方就在山那邊。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鄧啟耀的《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一書中說: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以龍圖案作為服飾的主要裝飾紋樣。以水利化農業佔主導地位的民族,總要尋找一個文化象徵或崇拜徽記,不管它是牛龍還是蛇龍,或是別的什麼。它們一旦被某一群體所認同,便具有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凝固、現身在祭壇、神殿、文字、圖像、服飾等一切可以保存、傳達這一信息的文化符號之中。
  • 湘西本土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彰顯民族特色實現課程民族化
    1 將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彰顯民族特色,實現課程民族化和園本化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境內居住著土家、苗、回、瑤、侗、白等 40 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體民族, 佔人口總量近 80﹪,土家族文化與苗族文化一道,構成了湘西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川黔滇等型服飾特徵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川黔滇型服飾部位有衣袖、套袖、衣背、盤肩、衣襟、披領、後擺。該型服飾色調較淺,婦女多穿以麻布為料的對襟、大襟衣,下著蠟染繡花裙,紋飾講究而銀飾較少。聚居在黔西北六衝河兩岸的苗族,男女皆穿白麻布長衫,盛裝時則著飾滿幾何紋的披肩。婦女以裙多為美。
  • 中國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它的種類繁多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認為苗族服飾,種類繁多,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在我國56個民族中獨樹一幟。苗族服飾究竟有多少種,先人們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並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資料。如清代《黔苗圖說》曾畫過82種、大型文化書畫圖冊《百苗圖》畫過100種。《百苗圖》是苗族歷史文化演藝發展難得的文物佐證,是研究我國苗族服飾文化及民族風貌的重要古籍,亦是研究我國清代西南少數民族的重要史料。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佩飾文化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介紹苗族的配飾吧,它的種類很多。其質地也不同,有銀質的、剌繡的、毛織的,以及貝殼製作的。現分別介紹為下:銀項圈苗族婦女的頸飾。
  • 最炫民族風!苗族小夥創立品牌自己當模特,讓苗族服飾大放異彩!
    楊春林,從原生態苗族村落裡走出的大學生。他從大學的四處擺攤到畢業後自立創業古阿新品牌,北京,天津,長沙,成都,有7個店鋪,擁有員工120人。裡面除了服飾,還有會融入很多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每一年都能給村民中刺繡的姑娘們帶來手工收入。
  • 印象黔東南施秉苗族服飾特點
    印象黔東南施秉苗族服飾特點苗族所處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等諸多因素,形成了迥異的審美觀念、審美對象和審美情趣,創造了服飾造型獨特、紋樣風格、款式殊異、質地精良的種類繁多的民間工藝美術
  • 安寧市縣街街道2020年苗族語言文字培訓班開班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馮琴)為傳播和弘揚苗族傳統文化,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全面了解苗族語言、文字、音樂、舞蹈、繪畫等歷史文化,8月17日,安寧市縣街街道2020年苗族文字、語言培訓班在街道「三泊書苑」開班。縣街街道文旅中心主任馬波、副主任陳貴元參加了開班儀式。
  • 驚豔了時光,馬關苗族服飾讓婀娜的你美出新高度
    如果你是女性,一旦穿上馬關苗族盛裝,必定讓你婀娜多姿,光芒四射,光彩照人,美出新高度。說到苗族服飾,大家很快就會想到色彩絢麗的衣服,戴在身上閃閃發亮的銀飾,以及晃動時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如果再加上一曲甜美的歌謠,一段歡快的舞蹈,那麼就更具民族特色了。
  • 鳳凰苗族「四月八」跳花節上演最炫民族風(組圖)
    鳳凰苗族「四月八」跳花節上演最炫民族風(組圖) 來源:紅網 作者:楊曉珍 吳春柳 曾文松 編輯:何冰 2013-05-17 20:37:29
  • 多民族元素服飾作品聯合亮相環東華時尚周
    內蒙古藝術學院帶來的56套作品具有內蒙古地區鮮明的民族與地域特色,其中既有本屆畢業生的優秀設計,也有選自學校重大重點創作展演「元代宮廷服飾藝術再現」項目的教師作品,展現了該校師生在致力於民族服飾藝術傳承與創新方面的所做的努力與探索。貴州民族大學動態秀演了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地區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