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小編認為苗族服飾,種類繁多,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在我國56個民族中獨樹一幟。苗族服飾究竟有多少種,先人們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並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資料。如清代《黔苗圖說》曾畫過82種、大型文化書畫圖冊《百苗圖》畫過100種。《百苗圖》是苗族歷史文化演藝發展難得的文物佐證,是研究我國苗族服飾文化及民族風貌的重要古籍,亦是研究我國清代西南少數民族的重要史料。
1984年,小編在貴州苗族地區採訪調查時畫過和拍攝過99種服飾和民族形象。後來又到湖南、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的苗族地區調查,親眼看到和了解到的,加在一起達100多種。為何如此之多呢?一是支系多的原因;二是方言、土語的差別;三是各民族的相互影響;四是地區文化的差異;五是遷徙頻繁等歷史原因。
由此,形成了其衣裙的長短、色彩的多寡,紋飾風格和部位及佩飾的不同,銀飾、髮髻的多樣等方面。這樣繁多的苗族服飾,能否把它們分為幾大類型?過去有人按俗稱如黑苗、紅苗、青苗、花苗、白苗等將苗族服飾分成若干種,這是不科學的。其中有些稱呼是過去統治者強加於他們的,是帶侮辱性的,現在應該加以糾正。況且俗稱也容易造成混亂,比如同一種服飾的苗族,在貴州俗稱白苗,在雲南則稱為青苗;在雲南稱為白苗,而在貴州又稱為青苗,等等。既然運用舊的俗稱來認識苗族服飾是不可取的,那麼今天如何將這五花八門的苗族服飾進行分類呢?
小編在實地考察中發現:語言不同的苗族,其服飾亦不同。苗族分湘西、黔東川黔滇三大方言,方言的差別很大。方言下分次方言,次方言下分土語,土語下又分次土語,較為複雜,因而反映在服飾上的千差萬別。經查閱有關苗族語言方面的資料(主要是《苗族語言調查》),又同服飾情況相印證,認為各方言之間苗族服飾的差別,要大於方言內部幾個次方言之間的苗族服飾的差別;而一個次方言內部的幾個次土語之間的苗族服飾的差別又大於一個土語內部的苗族服飾之間的差別。各方言之間的苗族服飾的差別與語言差別是成正比的。語言有差異服裝亦不同;語言差異大,服裝的不同點更多,不管他們相距多麼近,均是如此。
如貴州臺江縣巫腳鄉的巖板寨與四登寨相距很近,但語言不同,服飾也有差異,類似的例子不少。苗族支系很多,由於歷史上頻繁的遷徙,使各支系交錯分布,因而在語言和服飾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和風格。民族語言學家馬學良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談到:「我國許多少數民族語言、方言的劃分同民族支系的劃分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往往有等同的界限。或則一個支系是一個方言,或則兩個、三個支系是一個方言。所以我們用支系的劃分材料作為劃分方言的參考或印證方言劃分的結論,是個較為可靠和簡便的方法。」馬學良教授的分析,為我們考察。分析、劃分苗族服飾類型提供了較為科學的方法,因為同一支系的苗族之間,服飾肯定是基本相同或大同小異的。
從地理分布講,各種服飾及其相關的方言、土語往往是縱橫交錯,跨省跨縣的。就同一地區來說服裝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如貴州省的臺江縣有8種,鎮寧縣有l1種,普定縣有7種,大多數的縣不止二三種服飾。所以用行政區劃來歸納今天的苗族服飾,是無法科學地概括其各自的基本特點和風格的。因而小編參照方言,結合款式、風格,來歸納、劃分各類苗族服飾。儘管苗族服飾極為繁縟,但就一個方言區而言,若干種服飾則不論在款式和風格上,都有很多共同的特點,這種共同的特點和風格,就是進一步認識和了解苗族服飾及其工藝的重要客觀依據。
小編經過多方考查和論證,對苗族服飾的分類基本上以苗族方言區為單位進行,就是講一個方言的苗族服飾作為一個型,這樣就可以把跨省、跨州、跨縣、跨鄉的風格相同的各類服飾歸納起來,然後在這個型裡面按款分式。在款式較一致的方言區,比如海南省的苗族,就只分型而不再分式,而款式十分複雜的方言區,如黔東、川黔滇等方言區,因款式多,就在型下再分若干式。原黔中南苗語區,雖已劃入川黔滇方言區,但因服飾情況比較複雜,又由於黔中南方言群的複雜性,所以單獨列出來,作為一個獨立性。
另外,在苗族服飾的分類中,還有如下的情況,如著相同服飾的苗族,極少或沒有同時操兩種語言的,而說相同語言的苗族,卻著不同的服裝,如貴州清鎮、惠水等縣苗族雖操一個次方言,但服飾有好幾種款式,分式時,則應該歸為一個式。當然分式時,亦應注意其服飾本身的款式、風格等特點,靈活掌握。又如畢節一帶(鴨池河沿岸)的苗族服飾分為兩種,語言方面亦有差異,可是從大局上觀察,二者比較接近,所以列為一個式就可以了。
苗族不論遷徙多遠,大都保持原來的方言,也保持原來的服飾,如貴州的安龍、貞豐、興仁等縣的苗族,是清代時從黔東南遷去的,有數萬人仍講黔東方言,其服飾依舊保留黔東方言區的特點,為此應歸入黔東型為宜。再有一種類型服飾,跨幾個省、幾個縣,縱橫千裡,如雲南省馬關縣的苗族婦女,上穿大襟衣,下著繡花麻布褶裙的服裝,而從四川南部、貴州西北部到雲南東南部地區的苗族婦女也穿同類服裝,理應歸為一個型。
總括起來,苗族的服飾共分為五型二十三式。五行為湘西、黔東、黔中南、川黔滇、海南。二十三式有湘西型的花保、鳳松、古瀘三式;黔東型的臺江、雷公山、丹寨、丹都、融水五式;黔中南型的羅泊河、花溪、南丹、惠水安清、安寧六式;川黔滇型的昭通、畢節、開遠、織金、安普、江龍、丘北、古藺、馬關九式。型是以有代表性的地區命名的,式是以典型的縣市或特殊地段及兩個以上的縣市(地區)命名的。下 面對各型和式作詳細介紹。
參考資料《中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