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小節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簡而言之,研究民族節日文化就是為了開發利用它。稍說複雜點,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哲學觀、文化觀來調查研究節日文化的起源、發展、現實表現、發展趨勢以及內在規律,依據研究成果制定政策,指導工作,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促進節日文化的繁榮,為社會主義雙文明建設服務。
節日文化研究是多種學科研究不可缺少的重t要內容民族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綜合表現和縮影,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研究民族學、民族史、民俗學、宗教學、民族民間文藝、民族服飾、民族禮儀、民族飲食及民族經濟和民族心理等,若不研究節日文化,都不能說是全面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出科學完整的結論。
節日文化研究能為黨和政府提供制定有關民族政策的依據大量的民族節日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和繼承下來的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其存在有其複雜的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同時,民族節日對民族心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毛澤東根據這些客觀實際,提出了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應被尊重」(《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的科學論斷,黨根據民族實際情況制定了民族政策與宗教政策。假若沒有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政策指導。
節日都具有群眾性,不論是弘揚好的傳統,還是改造壞的習慣,都需要有群眾參加,這就需要堅持兩條原則:一條是群眾的實際需要;一條是群眾的自覺自愿。不進行研究,就無法懂得群眾是否需要和是否自願。越是傳統的東西,越需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否則就會惹出許多麻煩來。蘇聯的解體有多種原因,但是對待民族問題上的原因絕不可忽視。
只有從少數民族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制定出正確處理民族關係、宗教問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政策,才能促進民族團結和實現共同繁榮進步。
節日文化研究有利於指導民族文化的揚棄工作節日文化的內容複雜而豐富,但它絕不是超階級的和純粹優秀的,魚目混珠、瑕瑜並存的現象很多。因為許多節日產生於舊時代,有許多活動是剝削階級與勞動人民都參與的,即在形式上都能接受或容忍的,所以必須加以分析研究。誠如毛澤東所說:「中國在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敢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的必要條件,但是絕不能無條件地兼收並蓄。必須把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
要想區別開來,達到正確揚棄的目的,就需要研究。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民族節日,難免要顯示出其局限性和某些落後性,有的在自然發展過程中被淘汰,有的則需要通過宣傳教育和科學指導來改變。對節日文化的研究,正是將節日活動都引導到文明、健康、有益的方向上來,引導到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上來,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要推動文化的發展,必須採用文化的手段,正如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一樣,以愚昧和粗暴的態度來對待文化事象,其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
節日文化研究有利於民族節日的開發利用民族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寶藏,有巨大的開發利用價值。首先,通過研究、總結和宣傳優秀民族文化,有助於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增強各民族的中華民族整體意識。
其次,通過研究,發掘整理出優秀的文藝節目、遊樂活動及節日禮儀、飲食製作、工藝技術等,可以組織起綜合性、系列性的文化旅遊項目,廣泛吸引國內外旅遊者、投資者和學術研究者,起到為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的作用。第三,正確開發利用民族節日文化,在加強社會主義雙文明建設的同時,必然會引出提高民族人口素質的良好結果,即勞動者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了主觀世界,客觀環境的改變也影響到了人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改變。關於對節日文化的具體開發利用。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優良傳統和崇高品德。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日益發展,各族人民與外國人的接觸越來越頻繁;不斷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地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是十分必要的。民族尊嚴和民族自豪感建立在民族認同的基礎上,建立在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假如民族內部離心離德,相互排斥,視對方為異己,就無法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沒有共同的尊嚴和自豪感,當然就更談不到去維護它。
中華民族本身是一支強大的物質力量,這支物質力量所擁有的強大精神財富,使它成為不可戰勝的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民族必然有偉大的胸懷和巨大的包容性,她善於學習和吸收國外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真誠地願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友好交往,共同發展;熱切地希望為人類的共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因此,黨和國家才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推動美好的理想早日實現。但是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以及各階級文化和思想意識並存且極力表現自己的形勢,必須採取洋為中用的「拿來主義」,而不能張大嘴巴閉緊眼睛,給什麼吃什麼。封閉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自棄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我們既不是民族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民族沙文主義者。我們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來指導我們的愛國主義,加強我們的民族意識,必然獲得更多的友誼和支持。
總之,經濟的發展為節日文化增光添彩,節日文化使經濟發展振翅生輝。這一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在旅遊業方面表現得最為顯明。
參考資料《中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