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觀察也日益發展,向著廣度和深度展開。比如古書就有很多關於服飾觀念起源的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易經繫辭下》)顯然,自然界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景色,不但直接給予了當時人們審美感受,也啟發了當時人們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採(同彩)彰,施於五色作服。」(《虞書益稷》)這些記載說明,中華民族的服飾從一開始就與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繫,不僅製作服飾的材料取之於自然,裁製的款式、選用的色彩、裝飾的紋樣等等也都與人們不斷觀察自然,利用自然有關。服飾在滿足人們使用目的的同時,也產生了同大自然一樣多姿多彩的美學效果。這種以自然為美的服飾追求,始終貫穿於中國古代服飾美學效果的各個方面。
從最初受鳥獸冠角的啟發而出現的男冠女髻,到風靡宋、明、清三個朝代的「花冠」、「鳳冠」;從被古代女子視為美容佳品的「胭脂」,到被文人墨客讚美不已的「石榴裙」、「百鳥裙」、「孔雀裘」等等,都無不反映出中國古代先民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來美化自身的聰明才智,以及以自然為美的服飾時尚。這種情況與古希臘那種使服裝緊緊地貼在皮膚和肢體上,使人看到人體,以表現人體美、特別是以曲線美為特徵的服飾穿著效果形成鮮明對照,表現了東西方服飾迥然不同的審美心態和民族觀念。儘管古希臘在服飾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以自然物質為美的情況,但是,從總體來看,表現人體之美,在其服飾美學觀念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而中國古代則始終將大自然豐富的色彩和物質形態作為美化服飾的根本源泉,以自然界的美來點染、修飾和完善服飾,進而達到間接美化人體的作用。但是,應該指出的是,中國古代服飾的自然美,是與社會倫理觀念緊密相聯的,服飾的形制、色彩、紋樣、質地儘管都取之於自然,然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都能隨人而用,而是根據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來決定的,強調自然美與人的精神面貌的和諧統一。自然美主要是為人的社會觀念服務的。「君臣, 上下,父子,兄弟,內外,大小,皆有威儀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這種建立在等級制度基礎上的「威儀」,與注重自然美的服飾傳統相結合,便形成了中國古代服飾既井然有序又色彩紛呈的獨特風格。
用色彩來美化服裝,原本出自人們對於自然萬物的喜愛之情。但是,在中國古代倫理文化氛圍中,色彩從來就是與等級制度聯繫在一起的,這是顯示尊卑貴賤的標誌。比如黃色只有帝王的服飾才能使用;紅、紫、綠、緋等暖色多用於王公貴族的官服,而平民百姓則只能以冷色或麻布的本色為衣,這種區分顯然有悖於服飾的根本意義。然而,如果剔除掉封建等級制度中的糟粕,從服飾美學的角度來分析這種情況,我們就不難發現,以社會倫理標準利用自然美化服飾的做法,反映了中國古代既以自然為用,更注意自然對人具有「正德」這樣一種精神的意義,即將自然規律與人倫規律相統一,這就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念所起的作用。
就是說,大自然決不是一種外在於人的純客觀存在,還有一種與人的精神息息相關的內在聯繫。這種思想無疑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深刻認識,大自然不僅能夠給人們提供生存的物質環境,而且還同人的精神生活,同人的內在情感需要密切相關。人們自覺地將從大自然中獲得的一切美的發現融於社會和生活的需要,同時按照社會需要巧妙地表現在服飾上,從而用自然之美來美化自身,使中國古代服飾在其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既避免了歐洲中世紀那種服飾與宗教一體化的殭屍局面,同時也沒有像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那樣,一味地突出自然屬性,而使服飾長期停留在原始狀態上。
追求服飾的多樣統一,是中國古代服飾美學思想的第三個特徵。我們可以從以上分析中看出,在古代,不管是服飾美學思想的倫理性質,還是以自然為美的追求,都不是通過服飾的某一方面表現出來的,而是通過服飾的色彩、質地、形式等全方位地表現出來的。如果說以露為美的西方服飾常常喜歡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的話,那麼,中國古代服飾的美學效果則出於一個完整的設計考慮,體現的主要是隱蔽和包藏的效果,這就更加突出了中國服飾閉合化的美學特質,使人體之美具有了神秘的色彩。而西方服飾所追求的美學效果主要是開放的,要達到表現人體美的目的。
就普通的服飾而論,最能體現服飾在對立統一中達到整體美化效果的莫過於「深衣」了。前面已經說過,「深衣」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是將上衣和下裳連綴成完整整體的服裝。漢代的袍服,隋唐的長裙,明清的長衫、長袍,甚至近現代的連衣裙、旗袍、長大衣、風衣等,都與「深衣」有著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那麼,到底什麼是「深衣」呢?漢人鄭玄曾有言:「名日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採也。」唐人孔穎達解釋說:「所以此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深衣。」這裡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衣裳相連,整體深邃」,這是說深衣形式的上下貫通,通體相連;一是「連衣裳而純之以採」,是說深衣的色彩是上下一致的,強調的是整體性的美學效果。這些都說明「深衣」。
參考資料《中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