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最牛英雄世家,爺爺把戰神王翦打怕,孫子直接滅了秦國

2021-03-03 鵬說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藍字「關注」鵬說歷史,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最熱的文章了。曉聶每天都有分享哦!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在滅掉了韓國、趙國和魏國之後,把下一個進攻目標瞄準了楚國,他派李信和蒙恬率領20萬大軍,兵分兩路進攻楚國,一開始,楚軍的抵抗很有限,秦軍接連取勝,先後輕鬆佔領了平輿和鄢郢等地。勝利來的如此容易,使李信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他認為此時的楚軍已不復當年之勇,並由此開始輕敵。

雖然秦軍一直在勝利,但楚國實在是太大了,久戰之下,秦軍開始顯現疲態,李信便想和蒙恬會師,休整部隊。這便給了楚軍主將項燕以可乘之機,他親率楚軍主力,尾追秦軍三天三夜,然後發動突然襲擊,大敗秦軍,攻佔了李信兩座營壘,殺死了7名都尉,李信所部損失過半。這是戰國時期楚軍唯一一次大敗秦軍,且是在楚國內訌的情況下取得的,項燕的軍事水平可見一斑。

經此之敗後,秦始皇認為只有王翦才能滅楚,於是親自請王翦出徵,並給他準備了60萬軍隊。公元前224年,王翦和蒙恬再率大軍攻楚,楚國全國總動員才10萬之眾,楚王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項燕身上。10萬對60萬,項燕縱是戰神也萬能取勝。但即使如此,一開始王翦也不敢和項燕決戰,而是堅壁不出,和楚國拼消耗,無論項燕怎麼挑戰,王翦就是不出戰。這和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面對司馬懿的場景是何其相似啊!

由於王翦久不出戰,楚軍的後勤補給開始出現困難,士氣也逐漸低落,項燕無奈之下只得率軍東撤。王翦乘機率秦軍精銳追擊,楚軍大敗,項燕自殺,一年之後,楚國滅亡。

楚國雖然滅亡了,項燕一家的故事卻沒有結束。短短16年後,項燕的孫子項羽就在鉅鹿以3萬之眾大破20萬秦軍,並俘虜了王翦的孫子王離,而秦國最終也敗在了項家之手,可謂天道循環。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王翦父子滅六國
    王翦,頻陽(今富平縣美原鎮南千口村)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戰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少時喜讀兵書,認真練武。後在秦軍中,很會用兵,屢建功勳,得到秦始皇的重用,任命為大將軍。歷史上兩千年來民間就有「王翦一怒滅六國」的傳說。
  •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將星雲集的時代,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但這四位傑出的將領只有王翦最後善終了,其他三位都沒能落下一個好下場。
  • 李牧、王翦——戰國末期最後的名將
    李牧是戰國末期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史稱「李牧死、趙國王」;王翦(與其子王賁)是自白起之後秦軍的擎天柱石,秦滅六國半數以上疆土,都是其父子所打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其中白起和王翦乃秦國名將,李牧和廉頗乃趙國名將,不難看出,戰國四大名將被秦、趙兩國包攬。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大秦賦》之項燕:楚國最後的戰神,挫秦軍,堪稱戰國第五大名將
    戰國末期,諸侯相互攻伐,陰謀陽謀層出不窮,是人才薈萃的時代,這時期,七國名將如雲,以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廉頗、李牧四人最具代表,他們被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大名將」。然而,戰國末年,傑出的軍事家遠不止這四人,例如,筆者認為,楚國名將項燕,就有資格成為「戰國第五大名將」。司馬遷在《陳涉世家》中寫道:「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 秦國戰神蒙恬,為何在秦滅六國中沒有戰績,原因在這裡
    先世為戰國時齊人,祖父蒙驁自齊至秦事昭王,後世代為秦將。秦王政二十六年,任將軍,破齊,拜內史。秦統一後,率兵三十萬北逐匈奴,收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以南),主持修築長城。駐兵上郡十餘年,匈奴不敢進擾,深受秦始皇尊寵。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沙丘後,公子胡亥與中車府令趙高、丞相李斯篡改遺詔,被賜死,乃自殺。
  • 春秋戰國人物評選之武將篇
    東周歷史上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那是一個戰火紛亂,馬喑嘶鳴,民不聊生的時代;那是一個諸子百家,萬花齊放,文以化之的時代;那是一個縱橫捭闔,避而趨之,述而不著的時代。時勢造英雄,英雄亦能改變時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君王、謀臣、將軍、美女、商人、平民都以自己的方式造就了那個偉大的時代,譜寫人生的傳奇。
  • 秦國第一功臣——郭開,戰國有四大戰神我一個滅了倆
    最近,隨著《大秦賦》的熱播,我們又重新認識了戰國有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前兩位屬秦國,後兩位屬趙國。秦統一的最大阻力,應該就是趙國,趙國最厲害的就是,廉頗和李牧兩大戰神,但是因為一個人,最終戰神沒落,趙國亡國。
  •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戰國四大名將究竟誰最強?
    白起是秦國嵋人,主要活躍在秦昭王時期,是最具攻擊性的將領,也善奇謀。昭王十四年,白起以左更領軍攻韓、魏的伊闕,最終拔五城,擄敵將公孫喜,斬首二十四萬。白起憑這一戰,聞名天下,也從左更升到國尉。廉頗最擅長的就是防守,然後伺機反擊。他分析秦軍遠道而來,糧草供應緊張,士兵疲乏,只想速戰速決。對趙國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避其鋒銳,再伺機反擊。秦國於是用反間計,把廉頗的堅守戰略說成是膽怯避戰。趙王覺得廉頗「戰無不敗」,現在又不出戰,便讓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了廉頗。
  • 大秦賦2.0:章邯被俘王離被殺,王翦的圓滑有底線,絕不叛國
    比如秦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良將王翦,率領大軍六國滅了五國,這樣的功績不可謂不大,然而功高蓋主兔死狗烹,歷史上許多功勞巨大的名將下場都不太好。 遠的不說,就說跟王翦齊名的戰國四大名將,可以說除了王翦,無一善終,在那個戰國亂世,王翦不是沒遇到過危機,而是王翦憑藉著自己老練圓滑的智慧,成功的保全了自己和家族。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作為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期同樣也是將星璀璨。其實要從中挑選出10人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國四大名將之外,其餘六人還真不好選擇,所以先剔除幾個人選:第一,司馬錯。秦國攻滅巴蜀不光是司馬錯的功勞,其實秦惠文王功勞也很大,如果沒有他以五座大石牛為誘餌,蜀王也不會吃飽了撐了幫秦國開拓金牛道,秦國大軍也就無法入蜀。第二,趙奢。除了閼與之戰,趙奢就沒有其他戰績了。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構思了幾天後,終於決定下筆寫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不過,因為秦國的名將屬實太多了,就把這篇關於戰國名將的文章一分為二,這篇是專門描述秦國名將的,隨後會再發布一篇關於六國名將的文章。曾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主張「得蜀即得楚」,制定了攻略巴蜀之地的計劃,隨後又親自領兵攻滅了巴蜀兩國,將巴蜀之地納入秦國版圖,成為了秦國攻略天下的大後方。其後又數次入蜀,平定蜀亂,並且以此為基地,攻佔了楚國重鎮上庸,立下赫赫戰功。
  • 戰國十大名將排名,第一名來歷神秘,曾當過戰神白起的老師
    而戰國時期呢,戰事就開始由職業將領支配,他們為任何僱傭他們的國家拼死作戰,爭奪領土和資源,一旦涉及領土資源,真是為了並國奪地,一出手就把人往死裡打,戰爭當然就殘酷的多,將領職業化,當然就出現不少名將,其中最傑出的十個是:十:趙奢,生卒年不詳,馬服君,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戰國後期趙國名將,封國尉
  •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
    秦國歷代國君及秦國滅六國順序秦國歷代國君,從秦非子建秦國到秦始皇稱帝,泰國列代國君共有38位。秦國在列代國君的共同努力下,勵精圖治,最終成就了大秦帝國。秦朝皇帝列表,看秦國如何消滅六國。秦國歷代國君 秦朝皇帝列表:秦帝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
  • 六國是這樣被秦國滅掉的,其中楚國讓秦國付出的代價最大
    公元前230年,享國200多年的韓國被滅,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這一年,秦國的華陽太后去世。二、第二個被滅的國家趙國,也是最難打的國家。這個曾在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就亡了,享國170多年。「秦灌大梁,虜王假,遂滅魏以為郡縣。——《史記·魏世家》魏國國君昏庸無能而且一直留不住人才,吳起、商鞅、孫臏、範雎一個個跳槽為他國效力,魏王就連自己的親弟弟這樣的人才也容不下,國滅也是必然。
  • 戰國頂級武將世家:六大名將縱橫五國,一連輔佐了四位雄主
    戰國時期不乏名將世家,比如滅了五國的王翦、王賁父子,以及蒙驁、蒙武、蒙毅和蒙恬祖孫三代,又比如趙奢和趙括父子,但是論底蘊卻都比不過今天要說到的戰國頂級武將世家:六大名將縱橫五國,一連輔佐了四位雄主,這個家族就是武廟十哲之一樂毅所在的樂氏家族,來看看樂氏出了哪些名將?
  • 秦國滅亡了楚國,而楚人滅亡了秦朝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採取的是遠交近攻的政策,充分採用李斯的謀略,對六國重臣採取大規模的離間計,對那些主張與秦國和好的,大量的金錢送上,對於主張武力抗秦的大臣則是流言污衊離間其君臣關係,甚至是進行直接刺殺,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各國之間的合縱抗秦聯盟徹底瓦解,尤其是齊國還成為最親近秦國的「友好國家」。
  • 磨牙允血,殺人如麻,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十大軍神
    第二名:王翦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