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言矯正,不得不說的幾個問題

2020-08-06 北京清語教育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吃喝穿戴上,而語言發育卻總被忽視。在很多人眼中,學會說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需要人為過多的介入。其實,這種想法並不符合當下對於嬰幼兒科學的育兒理念了。

語言,是人類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學會說話,才能夠傳遞信息、溝通情感,它是社會交往的重要工具。如果語言習得出現問題,語言障礙就會找上門來,屆時想趕走它可就非常不容易了。鑑於此,小編覺得有必要很各位父母普及一下關於語言障礙和語言矯正的各種知識,以期獲得家長的重視。

關於語言矯正,不得不說的幾個問題


1、 語言的核心是理解和表達

在語言學領域,凡是語音、語義、語法、語用、語言表達、語言認知上發生異常或在語言發展上有遲緩或異常皆可算是一種語言障礙,這和普通人對語言障礙的理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在普通人看來,到了一定年齡不會說話,或者有口吃、發音不準的情況就是語言障礙。其實,語言障礙的矯正有兩大重要方面:理解和表達。

我們可以理解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語言存在的意義就是要為我所用,不能隨意使用的語言那就是出現問題了。但我們不知道的是,語言理解能力是先於口頭表達能力存在的,理解能力決定了表達能力。

人類語言的形成是在大腦中進行的,語言中樞負責語言的輸入、處理、分析、形成和輸出。嬰幼兒在語言學習的初期,都是通過「磨耳朵」的方法不斷對外界語言信息進行重複採集,然後在模仿大人說話的同時,對語言的意義進行理解,最後才是對語言的創造。像是語言發育遲緩的一個症狀就是理解能力的缺乏,這也是語言矯正的一大難點。

關於語言矯正,不得不說的幾個問題


2、 語音的形成非常複雜

我們剛剛說了,語言的學習和產生都是大腦通過一系列程進行的,複雜程度可見一斑。不止如此,語音的發出更是仰仗生理器官的協同配合。發音器官包括肺部、喉部、神經系統、聽力系統、舌部、顎部、唇齒等。不說肺部、喉部等,單說舌部、顎部和唇齒的作用及其之間的配合,就能單獨出一本書來解釋。

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只是在語言方面佔據了先天的優勢,並不說我們生來就會說話,這還是要靠短則3年長則5年的時間來慢慢學習如何發音。而且說話是一件極其精密的工作,需要所有參與的器官協同配合。只是我們在長大後忘記了3歲前學習說話的艱辛,才覺得這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關於語言矯正,不得不說的幾個問題


3、 說話不清楚廣泛存在於各種語言障礙

稍微了解過語言障礙知識的人,都會掉入一個怪圈,就是各種語言障礙帶給人們的刻板印象難以改變。比如說,語言發育遲緩就是不會說話或說話晚,口吃就是說話停頓、重複、拉長音。其實,這些問題中都有說話不清楚的身影。

我們剛剛說了,人類發音主要依靠發音器官的工作,它們一旦出現問題,說話不清是幾乎百分百要找上門的。比如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就意味著發音器官長期處於停滯狀態,任何工具長期不用都會顯得生疏,更不用說這種精密的工作了。發音器官得不到鍛鍊,孩子勢必會出現說話不清或發音不準的問題。

一般人是無法自行判斷孩子到底屬於什麼類型的語言障礙的,這就需要求助醫院或矯正機構的專業人士了。

相關焦點

  • 晨茜語言矯正:什麼是語言矯正?它分為幾個步驟?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發音不準,口吃、大舌頭……面對這些問題,家長或者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或者會去專業語言矯正機構諮詢,這其中總會提到一個詞「語言矯正」,那什麼是語言矯正?它又分為哪幾個步驟?下面就跟隨晨茜語言矯正專家去了解一下。
  • 有關語言矯正的幾個熱門問題,看看矯正師是如何看待的
    這兩天,我特意請教了機構矯正經驗最豐富的老師來給大家答疑解惑,小編選擇了幾個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看完這篇文章應該能讓你對語言問題的了解更加深刻。1、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需要延遲一年上幼兒園嗎?這個要看孩子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寶貝的語言發育遲緩嚴重到幾乎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肯定是要晚一年上幼兒園的,畢竟一般幼兒園也會建議家長先把語遲治療完畢後再入園不遲。這不是說幼兒園搞區別對待,對語遲兒童抱有歧視的態度,而是為了孩子好。
  • 語言矯正沒用?不,這才是改變孩子語言問題的辦法
    之前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兩歲了為什麼還不會說英語?這樣一個問題,反映出來的是一部分父母急功近利的態度。從兒童語言發展的角度來說,接觸雙語環境的確有助於孩子各方面的成長,甚至是智力的提升。可是,雙語環境有這樣一個前提:三歲。
  • 語言落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問題還是得靠矯正
    如果孩子的語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型的話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事情往往不會這麼容易就結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父母逐漸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比如語言能力變得越來越差,不僅說不清楚,而且很多地方邏輯也比較混亂。
  •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種種問題,靠語言矯正都能改變嗎?
    關於語言,大眾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看法,有的人將語言視作是用作交流和溝通的工具,有的人則認為語言就是一個平常的事物,只不過存在的時間有點長而已。但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時代怎樣發展,語言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永遠都不可磨滅。文字作為一種語言具象化的符號,在某些方面的作用遠遠比不上語言表達。只要語言存在一天,它的作用就不可能被其他事物所代替。
  • 元旦將至,切勿懈怠,語言發育遲緩的幾個問題你要明白
    語言發育遲緩,作為和大舌頭並肩齊名的語言障礙問題為人們所熟知,即使有人不清楚大概也遇到過孩子快兩歲了仍然不會說話的情況。把孩子送到語言機構進行矯正的父母應該會知道,語言矯正分為兩部分——矯正課程和家庭訓練。
  • 面對繁多的語言問題,怎麼做才能更好應對呢?專家:語言矯正
    有人問,語言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很不好解釋,因為在不同的人眼中,語言有著很多不同的解釋,比如有的人認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也有人認為語言是表達的基礎。可對於孩子而言,語言就是語言,沒有什麼意義,也不用給他們附加什麼其他的含義。
  • 顎裂語言矯正,面臨著這些現實的問題
    可以說,聲腔是人類最重要的發音器官,因此聲腔中各種器官的作用非常的大。以至於其中任何一個發音器官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說話發音。今天的主角,就是發音器官出現缺陷後所產生的一個語言問題:顎裂。大多數時候我們認識的顎裂應該是唇顎裂,也就是俗稱的「兔唇」。從本世紀初開始,大眾對於兔唇寶寶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也很少再出現棄嬰的情況。
  • 想要進行聽障語言矯正,這幾個方面要注意,快收藏起來
    一旦有某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那就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感知和信息的獲取。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家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感受。例如,聲音的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我們獲取足夠的信息,而聽力的損傷又會造成信息的混淆,容易出現錯誤的理解,從而耽誤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
  • 那些束手無策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
    與湖泊終究會歸於平靜不同,孩子的語言一旦受到問題就很難自己恢復,可如果不去矯正,語言問題就會一直存在於孩子的語言之中。因此,對於那些已經存在的語言問題不能忽視,更不能放鬆警惕,一定要及時地進行矯正,避免語言問題一直影響孩子。要知道語言問題存在越久,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那甚至是影響孩子未來的麻煩。
  • 孩子有語言障礙,父母如何配合矯正師進行語言評估檢測?
    孩子有語言障礙父母關心是:應該相信誰?求助那些人?能不能最後達到正常人說話水平?矯正需要多長時間?矯正費用需要多少錢?語言矯正專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孩子語言障礙什麼情況?家有語障孩子,如何正確看待語言評估呢?1、評估是驗證假設的實踐,是語言病理研究理論通向實踐的重要的前提步驟之一。所有康復都離不開實踐經驗,語言矯正師在對某個類型的語言障礙的最初觀察前,都會首先獲得父母和家庭的信息,形成關於孩子優劣勢的假設。
  • 語言矯正有那麼重要嗎?孩子語言發育的小問題有必要大動幹戈嗎?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表達和發音是兩回事,語言表達能力更多地是指運用字、詞、句、段的能力。除了這三點之外,語言障礙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還有很多,諸如學習、社交、心理及性格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語言障礙並不能稱之為障礙,它只是暫時性的小問題,幼兒園、小學的系統教育都能完美解決。
  • 關於牙齒矯正前你需要知道的問題?
    一口不好的牙齒帶給你的困擾,可能比臉上長痘還要嚴重,所以,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選擇矯正。但也有很多人擔心要拔牙、擔心牙套臉、擔心年齡大效果不好,一直處在矯正 or 不矯正的糾結中。那麼關於矯正前的一些問題,可以了解一下。 一、誰需要戴牙套?
  • 寶寶吐字不清,這個語言問題怎麼矯正才能好
    在各種語言問題中,吐字不清應該是一種被我們熟知,但是有感覺有些陌生的語言障礙。大多數人認為的吐字不清應該是像周杰倫那樣唱歌有些酷酷的樣子,說話說個含糊不清就行了。這些也對,但是對於吐字不清的認知就有些太淺顯了。因為吐字不清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大舌頭」。
  • 語言矯正,其實就是兒童語言的新生
    在幾千年之前,有的思想家、雄辯家就發現了有的人說話結結巴巴的連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清楚,而有的人則是徹底地聽不見任何的聲音。其實這些內部的、外表的原因都是語言在發展過程中的產物,他們複雜而且處於變化的過程中。甚至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新的變種,繼而對語言又產生新的影響。
  • 面對口吃,語言矯正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嗎?
    這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當一個人求醫問藥時,總會問一句「能治好吧?」,這是我們對恢復身體健康的希望。誰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度過一生,可人生在世總有不稱意之時,孩子的語言出了問題,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 晨茜語言矯正:掌握這個技巧,輕鬆解決孩子發音問題
    在生活中,經常有家長向晨茜語言矯正反映自家孩子說話時存在用力過大,聲音強度高等問題,晨茜語言矯正指出,這其實與孩子發音時口腔過於緊張、硬起音和高音調有關。為此,晨茜語言矯正分享一種實用方法——「咀嚼法」,幫助孩子緩解口腔構音器官的緊張程度。孩子在咀嚼的過程中,下頜、喉、舌和嘴唇較為放鬆,在該狀態下發音可以使聲音更為輕鬆自然。
  • 孩子說話出問題,花錢到外邊進行語言矯正有必要嗎?
    語言障礙的出現打破了語言的內在平衡,讓人與人的交往出現裂隙。就拿口吃來說,不少資料記載早在2500年前,人們對口吃的研究和矯正就已經開始了。亞里斯多德、鄧艾、韓非等震古爍今的名字被刻在了口吃史上。直至今日,口吃仍然是語言病理學中最為複雜的問題之一。語言複雜嗎?
  • 語言矯正的終極意義是啥?僅僅是正確的語言狀態嗎?
    其實,不是他們不想著急,而是他們壓根就沒注意到孩子的變化,耽誤了寶貝的問題。等到他們發現時,孩子的語言狀態恐怕已經是錯誤頻發、漏洞百出了。孩子的語言障礙已然發生,父母能做的就是先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然後到語言機構接受語言矯正。語言矯正是個啥想必不用我多說了,小編唯一想說明的就是不少人對語言矯正的認知尚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層面。
  • 你如果真的了解語言發育遲緩,就不會牴觸語言矯正了
    孩子當下的語言發育遲緩問題最明顯的特徵無非是不會說話或說話過晚,伴隨著構音障礙和口吃等問題。那些深遠的影響並不會馬上出現,這就導致一些家長對語遲的不重視,這才叫「不見棺材不掉淚」。,說起來有這麼幾個特點:感知能力缺乏,除了語言,身體的感知能力的發育也會遲滯,比如對突然響動的反應遲緩等;語言溝通互動不足,多以「非口語方式」與家長溝通、表達需求,對父母的指令充耳不聞等;認知能力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