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矯正沒用?不,這才是改變孩子語言問題的辦法

2020-12-11 楊清語語言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口中也開始呼喊出模糊的音節,只是各方面還沒有發育成熟的他們做不到清楚表達。為了讓孩子能夠早一定說話,很多父母決定給孩子多薰陶薰陶,讓他能夠贏在起跑線。

對中國的父母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一生的執念,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他們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各個方面的「學習」,比如補課班、家教幾乎是他們的日常操作,甚至有些父母計劃到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

不少父母覺得「隔壁家孩子」這個稱呼只能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家孩子成為別人口中的「別人家孩子」,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做出了太多的「犧牲」。

可家長們的這種「犧牲」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這樣大的壓力成年人尚且吃不消,更不要說孩子了,繼續下去的後果只能是孩子厭惡學習,變得更加自卑和消極。

之前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兩歲了為什麼還不會說英語?

這樣一個問題,反映出來的是一部分父母急功近利的態度。從兒童語言發展的角度來說,接觸雙語環境的確有助於孩子各方面的成長,甚至是智力的提升。可是,雙語環境有這樣一個前提:三歲。

看過之前文章的家長們可能會心一笑,知道小編要說什麼。沒錯,三歲之後才是孩子接觸更複雜語言環境和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因為孩子的語言在這個時期才算是基本形成,可以接納其他更複雜的語言。

知乎上那位家長本意是好的,他想要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其他語言,這樣讓孩子省卻了以後的陌生感,可以更好地學習外語。可她卻不知道,語言不是死物,兩歲接觸兩種及以上的語言對孩子來說只有一個後果:孩子對語言產生了混亂的認知,語言發育的速度慢了下來。

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複雜的語言環境還不想著改變,那這位家長可能就要做好語言矯正的準備了。因為這樣混亂的語言認知和語言學習是語言問題出現的溫床。

口吃、語言發育遲緩、功能性構音障礙等等眾多的語言問題最喜歡這樣的語言環境。儘管這些語言問題都可以通過語言矯正改變,但是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有的時候小編很慶幸現在的父母可以熟練地使用網絡等各種工具,否則他們可能還認識不到語言問題對孩子的影響,也不知道語言問題可以通過矯正來解決。事實上,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語言問題不能改變,結果耽誤了孩子語言矯正的最佳時間。

以前我們機構就曾經有位家長打電話過來詢問,告訴他口吃完全可以通過矯正解決,但是他死活都不相信,認為口吃就是口吃,怎麼可能通過矯正來解決。

幸好當時的那位矯正師很有耐心,一點一點給他剖析關於口吃矯正的方式方法,最終說動他來矯正。幾個月之後,那位學員帶著錦旗感謝當時的那位矯正師,因為在他看來口吃的最終矯正等於是給了他一個全新的生活。

其實很多人飽受語言問題折磨很久,所以久而久之都不太敢相信語言矯正的作用,這就需要多看小編的文章,多了解了解語言問題的各種知識。

相關焦點

  •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種種問題,靠語言矯正都能改變嗎?
    ,如果你們不引導,那孩子的語言可就不知道跑到哪顆星球上去了。原來每個孩子之間的語言發展速度不一樣,他們家孩子只是晚一點,等兩三歲之後就恢復正常了。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真的好了,可孩子身上的語言問題哪有那麼容易就離開。三歲之後,遲鈍的家長終於發現了孩子語言發展落後太多的事實,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自家孩子反應還比較遲鈍,叫他都不太理會。看到這裡應該有人已經猜到了這個語言問題到底是什麼,沒錯,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
  • 語言落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問題還是得靠矯正
    對家長們來說,他們苦苦等待已久的不就是這兩句話,甚至有些比較感性的媽媽聽到孩子叫她的時候忍不住淚如雨下。如果孩子的語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型的話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事情往往不會這麼容易就結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父母逐漸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比如語言能力變得越來越差,不僅說不清楚,而且很多地方邏輯也比較混亂。
  • 那些影響孩子成長的語言問題,想要改變還是得靠語言訓練
    不管從古到今什麼時候,絕大多數的寶寶在剛出生時都會用哭喊來宣告自己的降生,有些孩子出生後不喊不鬧父母們還會感覺到奇怪呢。隨著這一聲聲的哭喊,未來可能出現種種波瀾的語言就這樣開始了它漫長的一生。,功能性構音障礙、口吃等問題的出現與家長對孩子語言的重視程度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比如家長過於急切的想讓孩子早點學習雙語,這就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對語言產生混亂,從而影響他們正常的語言表達。
  • 顎裂語言矯正,面臨著這些現實的問題
    以至於其中任何一個發音器官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說話發音。今天的主角,就是發音器官出現缺陷後所產生的一個語言問題:顎裂。大多數時候我們認識的顎裂應該是唇顎裂,也就是俗稱的「兔唇」。從本世紀初開始,大眾對於兔唇寶寶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也很少再出現棄嬰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顎裂可以通過手術被改變。
  • 語言矯正,其實就是兒童語言的新生
    在語言問題相繼出現之後,對於他們的改變和研究也就從粗糙不成系統的古代開始了,那個時候對於這些問題的產生沒有更多地思考,很多人只是單純地認為這是邪祟,不祥之人等等,從而忽略了對問題本身的探討。直到近現代科學的發展才讓這些問題逐漸揭開了真正的面目,也正是在這個時代開始,許多的語言問題才有了矯正的方法。
  • 那些說話不清楚的孩子,往往才知道語言的可貴,快去矯正
    有人說,每個孩子出生後喊出的第一個稱呼就是她這一生最喜歡的人。為了探究這個說法到底正不正確,許許多多的父母日夜等待著孩子的開口,他們希望孩子第一句喊出的是「爸爸」或「媽媽」。為了爭奪孩子的寵愛,不少父母覺得在稱呼上可不能有絲毫的讓步。
  • 語言矯正有那麼重要嗎?孩子語言發育的小問題有必要大動幹戈嗎?
    童年時並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讓我們下定決心不再讓孩子重走我們的老路,過於精細的養育方式讓很多語言問題找上孩子。但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絕不僅僅是依靠充足的物質條件就能達到的,良好的語言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物質基礎。不過從眾多父母的做法來看,他們顯然沒有對這兩點有足夠的關注,這也引發了讓人頭疼的各種軟體層面的問題。
  • 為了讓顎裂孩子擁有語言,父母們選擇了語言矯正
    有時候,顎裂對孩子的影響不僅發生在吃飯、喝水、睡覺上,還會影響孩子的面容,甚至這個影響更大一些,因為面部的缺陷讓孩子變得自卑、內向,進而引起教育、社交和情感等一系列的問題。很多顎裂兒童不願意進行語言矯正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的異樣眼光太多,所以內心過於自卑內向,也不願意和別人接觸。
  • 關於語言矯正,不得不說的幾個問題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吃喝穿戴上,而語言發育卻總被忽視。在很多人眼中,學會說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不需要人為過多的介入。其實,這種想法並不符合當下對於嬰幼兒科學的育兒理念了。語言,是人類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學會說話,才能夠傳遞信息、溝通情感,它是社會交往的重要工具。如果語言習得出現問題,語言障礙就會找上門來,屆時想趕走它可就非常不容易了。
  • 那些束手無策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
    與湖泊終究會歸於平靜不同,孩子的語言一旦受到問題就很難自己恢復,可如果不去矯正,語言問題就會一直存在於孩子的語言之中。因此,對於那些已經存在的語言問題不能忽視,更不能放鬆警惕,一定要及時地進行矯正,避免語言問題一直影響孩子。要知道語言問題存在越久,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那甚至是影響孩子未來的麻煩。
  • 語言矯正才是正確選項
    在這之前一年,銘銘的嘴裡總是含混不清,除了爸爸媽媽外,別人根本不知道寶貝在說什麼。聽信了鄰居的建議後,媽媽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了舌系帶手術。原本以為剪掉舌系帶後,孩子說話能恢復清晰。沒成想,根本沒用。情急之下,也試過了很多所謂的偏方,孩子情況沒見好轉,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一年。在朋友的推薦下,銘銘媽這才找到我們。經過專業的語言測試後,銘銘被診斷為嚴重功能性構音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大舌頭。關於構音障礙的介紹,我想不用多說了,只要是對語言障礙稍有了解的朋友沒有對它不熟悉的。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說話不清楚,家長該不該自行糾正?
    在開始討論孩子說話不清楚,該不該由家長自行糾正這個問題前,請各位先跟晨茜語言矯正專家做道選擇題。如果一個孩子指著哥哥的狗狗說:「得得的鬥鬥!」您覺得孩子說話不清楚的原因是:A.但是,我們需要根據孩子年齡和現階段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對照同齡孩子的發育裡程碑,來分析孩子的語言問題是處在正常的發展階段,還是存在其他的問題。
  • 阻礙孩子成長的語言障礙,最終還是要靠語言矯正解決
    但就是如此重要的語言卻仍舊得不到一部分家長的重視。當語言問題在孩子身上出現後,按理說家長應該著急了吧?不說慌張不安,四處求醫問藥,也得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吧?沒想到還真有心大的父母依然穩坐釣魚臺,好像孩子的毛病和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一樣。真正等到需要矯正時,孩子的語言能力恐怕已經遠遠落後於人了。
  • 孩子語言邏輯混亂,也算語言發育遲緩嗎?需不需要語言矯正?
    孩子說「喜歡,狗狗,我。」這時,媽媽臉上出現一抹黯然之色。孩子都2歲多了,還是不會說整句話,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得分開說,而且邏輯也不對,總是主語賓語前後顛倒。有的時候,連父母都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原本媽媽以為是自己的育兒經驗不足,導致對寶貝的話不太明白,後來發現其他家都沒有這個問題,媽媽終於意識到事情不對勁,連忙請假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 面對繁多的語言問題,怎麼做才能更好應對呢?專家:語言矯正
    很多人總喜歡給孩子的語言附加上太多的東西,諸如想像的翅膀、靈動的音符、社交的前提等等,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不知道這些是什麼,他們只知道嘴巴用來說話,而說話發音就是為了告訴其他人自己要做什麼。父母以為自己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很多做法是正確的,其實這是不了解兒童語言發展的表現。
  • 語言矯正的終極意義是啥?僅僅是正確的語言狀態嗎?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寶貝各方面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成長,這其中就包括語言。健康的人都會說話,我們並不把會說話當作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語言好像就是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天生的技能。其實,語言遠遠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5歲了,語言表達不清楚,該怎麼改善?
    「孩子5歲了,馬上要上小學了,我發現他語言表達不流利,語言節奏、速度和抑揚都表現得異常。如:把難發的音換成易發音,說話總是詞不達意,斷句吃字情況很嚴重,「我吃飯」說成「我飯」,沒法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請問這是怎麼回事?」晨茜語言矯正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屬於表達性語言障礙。
  • 孩子不會說話要怎麼改變?語言訓練很重要
    「我們家孩子現在都三歲了,還是不會說話,可愁死我們了。」「誰說不是呢,我們家那傻小子,馬上也快三歲了,也是不會說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不少家長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狀:孩子不會說話。其實這個問題他們之前也注意過,但由於當時忙於工作也沒特別觀察,一段時間後也就忘了孩子不會說話的問題。直到孩子的語言落後同齡孩子太多,他們才重新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與他人缺乏互動,父母可從這兩個模式著手解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更容易與周圍的人相處,建立親密關係,而天性敏感的孩子則更喜歡獨處,不願也不會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可能是父母在與孩子的互動上出現了問題,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模式上著手幫助孩子解決互動難題。
  • 晨茜語言矯正:什麼是語言矯正?它分為幾個步驟?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發音不準,口吃、大舌頭……面對這些問題,家長或者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或者會去專業語言矯正機構諮詢,這其中總會提到一個詞「語言矯正」,那什麼是語言矯正?它又分為哪幾個步驟?下面就跟隨晨茜語言矯正專家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