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而言,也是奮發有為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學會緊盯科技前沿,適應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主動作為,「乾貨」滿滿,來,小編帶你看一看,這一年,學會都幹了啥?
1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黨建工作委員會,堅持用黨建引領職教工作
在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按照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體部署和要求,12月12日-13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黨建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職業院校黨委書記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魯昕會長作題為《新階段 新任務 新擔當》的主旨報告,提出成立黨建工作委員會是貫徹落實「政治強會、學術立會、服務興會、依法治會」工作方針的有力舉措和戰略支撐,要紮實搭建好黨建交流、學術理論研究創新、思想政治課的精品課、教師思想政治建設、典型案例展示、全面育人互學互鑑等工作平臺,全面提升職業院校黨建工作水平,促進新格局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會議選舉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教育報刊社原黨委書記、社長李曜升擔任黨建委主任。會上,百餘名職業院校黨委書記共同發起「濟南倡議」,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正式啟動「中國職業教育智慧黨建平臺」,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職業教育黨建工作。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共有800多所院校報名參會,僅線下就有來自全國近400名職業院校黨委書記、校長參會。
2
建立華為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X基地模式,助力華為培養產業鏈供應鏈技術技能人才
新風向、新徵程、新跨越!為進一步推動我國5G+數位化人才培養,8月11日,學會與華為聯合發起成立「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魯昕會長在論壇上作了《5G應用:產教科融合新起點》主旨報告。以「高端論壇+X基地模式」,建設5G+教師培訓、5G+教材研發、5G+人才培養、5G+成果轉化、5G+實訓教育等7大基地,目標到2025年培養1000+雙師型教師和10000+ 5G數位化人才,初步形成500家優質單位參與的示範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論壇組織。9月,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長三角)和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山東)分別在江蘇南京和山東濰坊成功舉辦,並落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得到業界好評。
3
舉辦智慧農業圓桌會議,培養智慧農業技術技能人才
聚焦智慧農業,抓牢飯碗根基!9月22日,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聯合主辦了「高端引領,鑄造中國職教新未來」農業科技專題圓桌論壇。論壇上,魯昕會長作了《對接智慧農業,鑄造中國職教新未來》專題報告。匡廷雲院士、李錦濤書記、謝俐副司長、全國農業院校書記校長等圍繞智慧農業主題,解讀我國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及核心技術,探討「科教產」融合發展新模式,引領農業職業教育與科技發展同步前行,培養智慧農業所需技術技能人才。全國20餘所農業職業院校書記校長以及來自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等共計100餘名代表參會。
4
主辦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國際論壇,探索解決裝備製造業「卡脖子」人才培養問題
10月16日,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新徵程——面向未來三十年」,旨在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時代節點,研究謀劃教育的遠景規劃與「十四五」教育規劃,探索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匹配的人才培養結構。論壇上,魯昕會長作了《十四五: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大有可為》主旨報告,以我國科學技術的「卡脖子」問題清單切入,探討了我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點突破方向。
5
舉辦2020年「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建立「數字職教」國際合作機制
11月26—27日,2020年「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以「數字職教建設 共商共建共享」為主題,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政府部門、院校機構、行業企業的47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線上線下,共商數字經濟時代「一帶一路」國家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會議形成標誌性成果——《深圳倡議:推動數字職教共商共建共享》,凝聚數字職教共識,深化數字職教實踐,共同應對當前職教發展的全球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繼2018年首次「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以來,職業教育領域的又一場高規格國際盛會。
6
舉辦光子智能製造圓桌會議,開啟培養光子智能製造技術技能人才
發展智能製造,賦能智慧生活!12月9日,「高端引領,鑄造中國職教新未來」光子智能製造圓桌論壇在西安召開,論壇由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聯合主辦。魯昕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候洵、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衛明、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楊青春等領導出席,圍繞光子智能製造主題,解讀我國光子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趨勢及關鍵技術。論壇上,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就共同成立光子智能製造研究中心達成合作,為解決「卡脖子」問題培養科技成果行業轉化人才和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全國20餘所職業院校代表、企業代表等共計100餘人參會。
7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研究院,助力培養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型和技術技能人才
為助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對接高端製造業人才需求,2019年12月25日,學會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研究院正式成立,秘書處設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旨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技術、產業經濟、產業人才培養,倪光南院士、鄔賀銓院士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顧問。研究院成立一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協同共建工業網際網路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基地,推進工業大數據智能分析應用平臺建設,研製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標準,立項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工程中心,舉辦「工業網際網路產教融合教師研修中國行」活動,組織校企就業對接會,舉辦工業網際網路APP專題賽等,有力服務國家數字基建戰略,助力培養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型和技術技能人才。
8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BIM技術研究院,培養智能建築技術技能人才
2020年1月,學會BIM技術研究院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揭牌。BIM技術研究院緊密對接新興技術與建築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基於建築行業前沿的BIM+雲大物移智等信息化技術,在智慧工地建設、建築施工智能化、BIM造價大數據以及BIM運維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創新研發。研究院成立後,新建建築信息模型(BIM)實訓基地,利用「無人機+BIM」技術服務雄安新區昝崗鎮再生水廠工程,開展BIM幕牆下料系統創新研究。
9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培養晶片「卡脖子」緊缺技術技能人才
創新驅動,方能破解科技轉化的「卡脖子」難題!一直以來,人才短缺、人才技術技能儲備不足是制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首要難題。為了主動對接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需求,構建微電子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8月11日,學會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黃維院士、郝躍院士、彭練矛院士、吳漢明院士、周玉梅副所長、嚴曉浪教授等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帶領全國400所院校,培訓5000名教師,培養30萬微電子技術領域國家緊缺人才,尤其是晶片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
10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綠色智慧校園工作委員會,布局職業院校標準化綠色化智能化建設
為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建設綠色、智慧和面向未來的新型校園,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牽頭籌備下,10月27日,學會成立了綠色智慧學校工作委員會。綠智委成立了以魯昕會長、何鏡堂院士、吳志強院士、莊惟敏院士、王建國院士、崔愷院士、馬國馨院士、孟建民院士7位院士領銜,包括科研院所負責人、高校管理者、科技企業負責人在內的社會各界力量的23位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委員會。成立綠色智慧校園工作委員會旨在以綠色建築和信息技術為驅動,以綠色智慧賦能新型學校規劃建設,提升職業院校校園規劃建設水平。
11
舉辦第二屆新時代中國卓越匠心文化論壇,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文化自信工作委員會,堅定職業教育文化自信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卓越匠心文化,堅定職業教育文化自信、類型自信,11月5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文化自信委員會正式成立。會議選舉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擔任文自委主任。11月6日,第二屆新時代中國卓越匠心文化論壇開幕,論壇以「熔鑄卓越匠心,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魯昕會長在會上作了《中國職業教育致力踐行卓越匠心文化》主旨報告。論壇議題緊扣四個突出:突出職業教育類型自信的時代價值、突出以卓越匠心構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文化根源、突出卓越匠心文化育人的現實路徑、突出以卓越匠心滋養新時代創新高地的中國方案。第二屆論壇在首屆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地推進了職業教育的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文化建設,以更廣闊的視野、更系統的視角推進職業教育文化建設,打造職業教育助力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2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推進中國高端材料革命
11月18日,學會與佛山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魯昕會長出席成立大會並作題為《先進科技:職業教育新擔當》主旨報告。研究院旨在構建產教科城融合的增材製造技術研究平臺,推進材料革命,構建增材製造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我國「有原料,沒有高端材料」、「會設計,不能精準製造」等問題。研究院由魯昕會長和許國副市長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恩哥院士、盧秉恆院士、黃維院士、趙宇亮院士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起點、高水平定位,努力建設成為增材製造領域技術創新、轉化應用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地。
13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新經濟研究院,助力重慶市教育對接新經濟發展人才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領域加速融合,在產業不斷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下,為進一步促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職教融合發展,12月15日,學會批覆成立新經濟研究院,與重慶市教委合作成立新經濟研究院+新經濟論壇。新經濟研究院採用「學會+產教科城融合」新模式,瞄準世界經濟發展前沿,聚集新經濟發展高端人才,建立可持續發展研究機制,積累科研學術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為企業轉型提供業務諮詢,實現川渝地區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雙輪驅動」,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14
指導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全面推進職業教育中高本高質量一體化建設
在教育部黨組部署,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統籌協調下,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暨專業目錄修(制)訂工作於2020年7月啟動。魯昕會長擔任總顧問,學會牽頭組織院士和專家,深度指導和參與本次專業目錄修(制)訂工作。魯昕會長多次參加並指導19大類專業論證會,研究部署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相關工作,提出了職業教育專業升級和數位化改造的指導思想、實施路徑、基本框架和具體專業設置,並在線參加12個研製組16場工作會議(含6場聯席會議),累計發言指導工作時間超過50個小時。在頂層設計上,她給予各研製組宏觀性指導;在具體工作上,為各研製組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學會還安排14名工作人員,聯絡20餘位院士和專家,對12個研製組進行了21次針對性的指導。
15
舉辦第三屆和第四屆數位化說課活動,將新技術精準落在專業改造和課堂教學上
12月12—13日,以「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說「專業群·專業·課程」研討會在山東濟南市召開;12月19—20日,以「智能化賦能現代高職教育」為主題的第四屆說「專業群·專業·課程」研討會在浙江杭州召開。魯昕會長出席會議並分別作題為《科技成果轉化:職業教育使命擔當》主旨報告,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在第三屆說課活動上作題為《城市未來技術》的報告,會議邀請4位青年科學家作專題報告。兩次說課共有來自全國百餘所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代表650餘人到場參會,線上聽會近千人,邀請57位典型專業群、典型專業、典型課程教師分享建設成果與經驗。直接推動20個專業群、34個專業、68門課程數位化轉型。
16
合作共建新技術師資培訓基地,全面提升教師數位化發展能力
2020年,學會推進建設8個新技術培訓基地。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共建前沿科技培訓基地、與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共建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培訓基地、與華為共建5G應用產教科融合教師培訓基地、依託學會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建設微電子技術師資培訓基地,以上基地均已開班。同時,學會依託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建設了增材製造師資培訓基地,與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合作建設了智慧城市培訓基地。2020年,學會舉辦了7期新技術培訓,參訓人數500餘人,覆蓋全國13個省60餘個職業院校的校長院長、二級學院院長、骨幹教師。此外,學會會同同濟大學、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成為教育部職成司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培育基地」。
17
參與制定機器人標準,培養適應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學會會同中國電子學會、國家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聯合發起並組織開展了「機器人專業能力測評」。該項測評著重考察應試人員在機器人工程領域針對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創新成果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旨在為我國培養從系統集成、安裝調試、操作維護到運行管理的多層次、多類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技術技能人才。並逐步形成機器人人才培養規範化、科學化、常態化體系,從而服務機器人產業人才發展,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智能化轉型,助推我國高質量發展。
18
發布2020年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加快建設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新型智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度重視、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本著學術立會,建設新時代智庫型學會的的初心,7月,學會組織開展2020年度課題申報工作。此次課題申報工作聚焦教育重大關切,針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明確的研究目標、主攻方向和研究範圍。課題分為社會關注、教育關注、學校教師關注和國際比較四類。通知發布後,共收到2055份課題申報書。經過專家獨立審讀、專家小組會議、組長會議層層篩選,共選出立項課題212項。立項課題於12月8日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學會公眾號公示,後續課題管理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19
承擔工信部融合發展「新工科」人才實訓服務平臺項目,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新工科人才培育平臺
為打造聚焦工業網際網路的新工科人才培育平臺,學會會同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北京索為雲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中標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2020年製造業「雙創」和融合發展專項,並於12月正式立項。未來,三方將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新工科」、新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實訓服務平臺,推進融合發展「新工科」 、新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實訓教學資源建設,開展相關培訓、就業對接、基地建設等服務,並參與舉辦工業網際網路App大賽。
20
成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智慧財經專業委員會,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培養數位化財經類技術技能人才
10月23-24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智慧財經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中國財經教育論壇·2020'峰會在京召開,開啟了智慧財經教育新徵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辦原主任張通,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等出席會議。魯昕會長在會上作《新經濟 新技術 新財經》專題報告,提出新財經相關高職、普通本科、研究生專業共74個,指出學會智慧財經專委會的成立旨在適應新經濟、新技術、新財經變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專業改造升級,並推進產教科深度融合,構建智慧財經教育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數位化轉型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來自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職業院校的100多名書記校長,300多家院校、企業的800多名代表參會。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