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尋瀑
大概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才會有興致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就好比還沒結婚時,聽別人說小孩說婆媳的話題,完全沒有感覺,甚至很討厭。
自己有了小孩,才去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去修補原生家庭的不足。有孩子之後,既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己的一場修行。你會站在當年父母的角色上,明白他們當初初為人母的感受,體會到為人父母是什麼感覺。
自己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開始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下面總結了《養育女孩》這本書裡的一些點,或許對即將為人母或初為人母的你有用。
親戚的小朋友航航看著小夥伴兒萱萱不跟她玩,盯手機看,很不開心,便問我:&34;
我告訴航航,她在看電視,騙他手機裡在放小豬佩奇,讓他去電視上看。
航航又問我,她為什麼不去電視上看。我說,她喜歡自己一個人看。萱萱把自己的耳機分給航航一個,兩個人準備一起看電視。
我這麼做,只是不想讓航航覺得手機是一個多麼神秘的、了不起的東西,我怕他迷上手機。畢竟,現在社會人手一個手機,都是低頭族。
在手機這個問題上,父母是第一責任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深遠。如果你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一定會盯著手機看,好奇手機裡有什麼好玩的東西。
如果你是一個愛閱讀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讀繪本故事,睡前故事,那他以後一定也會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如果你喜歡音樂,你可以帶他去聽音樂會,看音樂節目,這樣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專注,要有高質量的陪伴,不能一邊玩手機一邊陪他玩,這樣分心,孩子也不能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孩子很聰明,他什麼都知道。
給他唱歌,同他說話,讀書給他聽,這些都很重要。
《養育女孩》裡提到:&34;
語言刺激需要父母面對面與孩子進行口語交流,而不是通過播放視頻,讓他們聽聽抖音上的小故事和音樂就可以的。
而且,孩子特別喜歡父母的聲音。
我本來就是英語專業的,最近學著對孩子說英語,希望她在上小學學習英語的階段,能夠不吃力,也算是提前啟蒙吧。
以前我也以為沒有必要和嬰兒說話,覺得他們那麼小,壓根兒聽不懂父母的話,看了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才知道,孩子在三歲之前,接收到的語言詞彙越多,三歲時,他們就越聰明,語言能力就越強。
我上小學時,被寄養在外婆家一段時間,外婆給我洗澡時,讓我背對著大家洗,那個時候我是沒有性別意識的,當然了,老人只會讓你怎麼做,不會過多解釋為什麼,大人都是這樣。
我當時特別好奇外婆讓我背對著大家洗澡的原因。我只是不知道男女有別罷了,我只覺得外婆很奇怪,自己身上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又不說原因。但我內心裡隱隱地有了一股羞恥的感覺,覺得自己不光彩,所以才不能被人看見。
如果這個問題放到現在來看,是不是特別容易理解。但當時,我怎麼也不明白。
對於性方面的啟蒙,大人們是難以啟齒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對懵懂的孩子說。現在市面上有賣兩性知識的繪本,通過一幅幅生動的插圖讓孩子們明白男女身體的構造,以及生孩子的全過程,所以,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幸運多了,那個時候大人們都對性方面的問題諱莫如深。
要知道,那個時候,女生胸部發育都不敢抬頭挺胸,我有段時間,也很苦惱,最後含胸駝背的,不自信。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也會緊張得不知所措,而她的母親,只會給她錢,讓她去買衛生棉,不會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越傳統的地方越是對這件事表現得難以啟齒。
還好,時代在進步,大家也在越來越尊重女性,女性具有孕育生命的能力,她們很了不起,冒著生命危險繁衍後代,這應該受到社會的尊敬和重視。
媽媽們告訴女孩子們,怎麼挑選自己喜歡的材質的內衣,尺碼,怎麼穿戴內衣。來大姨媽時,怎麼護理自己的身體,這其實是在保護女孩。
一年前,學校讓我給一幫五六年級的女生做青春期健康培訓,其實就是講身體發育和男女兩性交往的知識,這些有著稚嫩臉龐的女孩子們在下面竊竊私語,他們有的羞得滿臉通紅,有的神情自若,有的發出笑聲,很多六年級的女孩子已經來了大姨媽。他們的表現比我們青春期時要淡定得多了,這得益於網絡的發展知識傳播的便捷。
很欣慰,現在的教育也如此重視青春期男孩女孩的健康教育,我所在的小學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這樣的青春期健康知識講座,由學校的年輕教師給大家講解。
這對女孩真的很好,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
04快樂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如果你是一位焦慮壓抑的母親,那你的孩子會受到你的負面情緒的傳染,他也會感覺到你的不安。如果我們平時工作太忙,壓力太大時,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先平復自己的內心,這樣帶孩子時,就不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孩子也喜歡追逐夢想的母親,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也會覺得有壓力,你也會覺得被孩子束縛了手腳。
情感專家塗磊說:&34;
做一個有能力讓自己開心起來的父母。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父母,自己開心了,才有能力讓別人開心起來。
孩子雖然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但是卻不是生活的全部。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生活豐富多彩起來,自己的視野也會更寬廣,成為一個有趣的父母,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功課。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都可以做一些事情,讓自己充實起來,以免與社會脫節。
05父愛是女兒最好的營養,能夠幫女兒建立起自尊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偉大的,因為這樣的愛是無條件的。這樣的愛包裹著我們,讓我們覺得溫暖和安全,無論我們身處任何境地,遭遇何種挫折,父母永遠不會拋棄我們。
當你的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把她抱在懷裡,聽著她咿咿呀呀的聲音,對她說話,和她互動,雖然你覺得她聽不懂,但是這會讓她感覺到溫暖和被重視。
當她長大後,她的每一次進步,你都要予以認可,給與鼓勵,你要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女兒,大膽放手讓她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要認為,這個女孩不能做,那個女孩也不能做,讓她自己去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會有助於建立起她的自信。
《養育女孩》裡說:&34;
這句話,足以證明在一個女孩的成長中,父親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父親和母親的角色分工不同,但父親這個角色的存在,就是為了教女孩一些別人都教不了的東西。
在我們那一輩,父親要忙於生計,一家老小的重擔全都壓在他身上,所以父親的性情大多是沉默寡言的,看起來不善於表達愛。所以,很多女孩在原生家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父愛,這使得她長大後在感情中屢屢受挫,遇不到真命天子。
因為一有人對她稍微好一點點,她就會覺得很甜,跟人跑了。從來沒有一個男的對自己這麼好過,稍微遇到一個對自己好的,就覺得是真愛。
血脈相連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存在,按理來說,我老公小龍哥平時都在上班,是我陪女兒的時間比較多,可是,每當他下班回到家時,我兩個多月的女兒就會看他爸爸,並且衝著他笑。
有時候,我都吃醋了。女兒,不愧是老公的小情人啊。我老公對我都沒那麼細心溫柔,從月子開始就給女兒拍嗝,動作手法熟練。
他們這麼好,我很欣慰。父親的愛也是母親代替不了的。
以上是我在這本書裡看到的比較有啟發的幾點,《養育女孩》這本書裡還有一些很精彩的知識,期待下次與您分享。學習育兒小知識,以免育兒過程中走彎路。關於養育子女,還有一本《養育男孩》,寶爸寶媽也可以買來看看。
作者簡介:千尋瀑,愛寫書評影評,也寫一些走心溫暖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