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毒」最近幾天可能成了朋友圈或者家長圈的熱詞,湖南省株洲市、陝西省寧陝縣、廣東深圳等地疾控部門先後報告,多個學校鼻病毒(RhV)感染暴發。很多家長群不禁炸開了鍋:「鼻病毒」是什麼東西?它傳染性強嗎?需要特殊防護嗎?如何預防呢?廣州本地也有類似的「鼻病毒」出現嗎?
記者採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為你送上防控「鼻病毒」的家長攻略。
01
其實就是一種普通的感冒病毒
「『鼻病毒』就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一種病原體,非常常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告訴記者,隨著廣州各學校復學,近期確實不少學生患感冒來就診,而咽拭子檢測後,有的患者會提示是「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當然,同一個班級幾名同學同時患病就醫的也有遇到。而廣州目前也處於普通感冒高發季,特別是近期,連續雷雨天和氣溫驟變,導致「鼻病毒」活躍。
李增清主任解釋說,普通感冒其本質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鼻病毒」就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體,類似能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有100多種呢。
只不過,以前大家感冒後很少去做病毒檢測,所以對「鼻病毒」不太了解。新冠病毒來了後,大家謹慎了不少,發燒患者,須採咽拭子檢測,一份咽拭子既可檢測新冠病毒也可用於檢測感冒病毒,有的就會檢測出感冒病毒病原體。
02
一般一周自行痊癒輕症無需用藥
「鼻病毒」與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密切關係,跟人類共存的時間很長,除「鼻病毒」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還有部分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目前已經發現了100多種的血清型,是人類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由於感染這些病毒後表現出的症狀是類似的,所以醫生接診後,通常不會去檢測到底是哪類病毒引起的感冒。
李增清主任提醒說,「鼻病毒」導致的症狀,主要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喉嚨痛、咳嗽、頭疼等不適,但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肺炎,少數可能會並發鼻竇炎、中耳炎等。有研究顯示,成年人每年平均感冒2~6次,兒童是感冒的高發人群,免疫力比較弱的兒童每年平均感冒6~8次。如果出現了發熱或嚴重的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應該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
「當然,『鼻病毒』感染症狀持續時間約為1周,程度普遍較輕,屬於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很多患者得這種感冒後不需用藥,通過身體的抵抗力就可以自然痊癒,症狀較重的,醫生才會開些對症的藥物。」李增清說,當鼻塞、流涕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時,可適當使用一些非處方類藥物以緩解症狀,如鼻腔減充血劑等。一些感冒病毒感染嚴重的患兒,還會出現鼻竇炎、急性中耳炎、兒童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家長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抗生素對「鼻病毒」等普通感冒無效,請不要自行隨意服用抗生素!
03
學生感冒後最好在家休息隔離
孩子感染了「鼻病毒」可咋辦?要不要隔離停課?
李增清主任認為學生感染了「鼻病毒」,或是有其他感冒症狀,最好還是居家休息,因為「鼻病毒」這些感冒病毒的傳染性強,可以通過直接接觸、飛沫、間接接觸等途徑傳播。
「孩子復學後,來就診的小患兒明顯有增多。一個上午有二三十名小患兒,一半以上是感冒的。我們醫院也接診有班上幾名同學同時患病的情況。」李增清醫生表示,目前正是「鼻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再加上復工復學,大量的兒童、青少年從家庭、社區集中到學校,易於病毒的傳播和擴散,因此容易導致「鼻病毒」在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機構的爆發,所以教育機構應當加強防控。
04
勤洗手、多喝水、增強免疫力等預防為主
預防方面,李增清主任指出,對付「鼻病毒」主要靠阻斷傳染源、加強個人防護、對症治療等措施。
市民們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因為接觸了感染者的分泌物 (如鼻涕) 後,再觸摸自己的結膜和鼻子,就可以導致感染「鼻病毒」。因此,手衛生非常重要。
另外,要增強抵抗力,注意休息,合理營養,適當鍛鍊。少去人群密集區域,出門要戴好口罩。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子遮住口、鼻。
學校等機構,要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空氣流通,多開窗通風。應加強晨午檢,對於因病缺勤者追蹤登記,按照當前的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孩子出現咳嗽、流涕、打噴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狀時,最好還是居家隔離休息,及時就醫診治,待康復後再上學為好。教職員工等也不要帶病入校、工作。
05
知多D
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某些症狀類似,特別是在疾病早期,普通患者該如何區分呢?
◎普通感冒:病原體有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症狀有咳嗽、流鼻涕、鼻塞、咽痛、低熱等,一般3-7天痊癒。
◎流感:病原體是流感病毒,症狀有高熱、畏寒、頭疼、肌肉酸痛、乏力等,病程7-10天。
◎新冠肺炎:病原體是新冠病毒,症狀有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等,輕症病程14天左右。
原標題:《被「鼻病毒」刷屏?別慌,其實就是普通感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