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感冒、咳嗽好幾天了,只好在家休息!」「我家孩子也是,流涕、鼻塞、打噴嚏,全身沒勁。」近期,湖南省部分地方陸續報告多起學校發生人鼻病毒(HRV)等病原體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例,引起家長的擔憂。
人鼻病毒究竟是什麼?如何預防?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進行了解答。
據介紹,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由多種病毒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它們都是引發感冒的「幕後黑手」。其中,鼻病毒感染以鼻卡他、打噴嚏、流淚、鼻咽部刺激症狀為主要特徵,也可以伴發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可能導致鼻竇炎、中耳炎等併發症,身體不適持續2至7天。鼻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接觸、間隔接觸和飛沫引起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鼻病毒感染不屬於法定報告傳染病,為自限性疾病,尚未有因該病死亡的報告,一般不導致肺炎,因此,該疾病嚴重性低。當前,湖南正值普通感冒高發季,特別是前兩周,連續陰雨和氣溫驟變,導致鼻病毒活躍。
而人鼻病毒是鼻病毒的一種,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大約有10%至20%的成年人感冒是由人鼻病毒感染引起的,而嬰幼兒感冒有15%至30%是由人鼻病毒所致。患者感染人鼻病毒後,一般表現為感冒症狀,如咽喉痛、流涕、鼻塞、打噴嚏和咳嗽等,另外一些患者同時會出現肌肉酸痛、疲勞、乏力、頭痛、肌肉無力、食欲不振等症狀。顯然,這與流行性感冒症狀不同,流行性感冒多表現為發熱和極度的疲憊。劉富強表示,預計未來一個月,全省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以鼻病毒感染為主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將可能繼續呈高發態勢,未來2周應予以關注。注意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鍊是較為有效的預防方式。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子遮住口、鼻,不隨意丟棄口腔或鼻腔排洩物;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居住在擁擠的地方,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學校可採用宣傳畫、板報、折頁、健康教育課、家長群等形式宣傳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注意咳嗽禮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鍊,增強免疫力。
一旦出現學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疾控中心、衛生綜合執法機構要指導、監督學校落實如下技術控制措施:
強化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及早發現咳嗽、流涕、打噴嚏、鼻塞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狀的學生;
嚴格疫情報告,學校新發現類似病例要及時向當地縣級疾控中心報告;
做好終末消毒,做好教室、寢室、食堂及廁所的消毒工作,並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在疫情宣告結束前,學生和教職員工要佩戴口罩;
停止學校集體活動,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
如疫情持續發展,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活動時,經疫情風險評估後,可自班級、年級、學校逐步實施停課或調整休息日措施。
但要注意到停課有可能不能阻斷傳播,重新開學後,如不注意常規防控措施,仍可能再次出現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