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貽貝烹飪講師班在深舉行

2020-12-20 大公資訊

「探索巴塔哥尼亞最純淨味道」登陸深圳

  大公網6月15日訊(記者 郭若溪)炎炎夏日,冰鮮貽貝成為美食家的避暑之選,近日,由智利駐廣州領事館主辦的智利貽貝Cooking Show ——「探索巴塔哥尼亞最純淨味道」登陸深圳。據智利駐廣州領事館商務處代表介紹,由於97%以上的智利產品可以在進入中國市場上享受到免關稅的優惠,這使得來自智利的高品質產品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出現在中國消費者的面前。

  「智利雖然與中國相隔19500公裡,但卻是中國進口藍莓、櫻桃、李子、三文魚和葡萄酒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從而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據介紹,智利在全球範圍內以其廣闊的海岸線,純淨的海水以及高品質的海產品聞名。巴塔哥尼亞做為智利貽貝的主要生產地,有著世界公認的旖旎風光和高質純淨的冷水域,冰涼而乾淨的水域特點就是遠離汙染。出產的貽貝味道鮮美、品質和口感優良、而且營養豐富,富含了蛋白質、維生素歐米伽-3。

  據了解,智利加工廠生產的貽貝主要以單凍肉類、半殼速凍製品、全殼貽貝、罐裝罐頭產品的方式進入中國。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營養、安全食品的需求,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智利貽貝市場,具有進口中高端海鮮的極大潛力。

相關焦點

  • 炎炎夏日 智利巴塔哥尼亞冰鮮貽貝與你深圳相約
    6月13日,智利貽貝Cooking Show ——「探索巴塔哥尼亞最純淨味道」來到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由中國分子料理大師——何海暉先生現場烹飪以智利貽貝為原料的各色美食,令到場嘉賓連聲驚嘆,大快朵頤!   參加活動的有智利駐廣州領事館商務處的代表、智利貽貝協會商務代表、智利貽貝主要生產商和出口商的商業代表們以及中國方面推薦的海鮮進口商,包括酒店大廚和一些專注國內美食的專欄記者。
  • 蔥姜炒智利貽貝,製作簡單又美味
    蔥姜炒智利貽貝,製作簡單又美味 2020-12-04 17:42
  • 三文魚,貽貝!
    我們的目標之一就是讓智利成為中國最大的三文魚進口國。三文魚在中國市場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們今年將主要的推廣力量放在了貽貝上。文/圖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 陳磊昨日下午,由智利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處舉辦的智利味覺博物館系列活動在珠江新城柏悅酒店隆重舉行,智利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處商務領事霍爾楠(Hernán Jaramello)先生、智利進口食品貿易商和供應商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媒體參加了此次活動。
  • 今年前10個月智利貽貝出口貿易低於去年同期
    據FiS 12月27日報導:今年前10個月智利貽貝出口淨重59967噸,出口額1.58億美元,去年同期的數量為61705噸,出口額1.81億美元。截止2015年10月FOB價格為每公斤2.94美元,而今年價格為2.64美元。
  • 來自「世界上最乾淨水域」的智利貽貝遇上中國料理,會碰撞出怎樣的...
    6月15日,智利貽貝Cooking Show ——「探索巴塔哥尼亞最純淨味道」在廣州舉辦。作為活動主辦方,智利貽貝協會邀請了中國分子料理大師何海暉先生為到場嘉賓現場獻上了一場舌尖上的智利貽貝烹飪秀。圖中從左至右:智利駐中國廣州領事館商務館領事 Mr. Hernan Andres Jaramillo、智利聖安德魯斯貽貝公司亞洲及美國地區銷售總監Mr.
  • 貽貝,海虹,青口,貽貝……他們是誰?
    不管流行的名字是什麼,都是是貽貝最豐滿的時候,無論海虹,豆瓣菜和青口都是他們的共同名稱。在南方,每30裡的地方語言就不一樣了,而且他的名字更多。然而在科學上,他們都屬於「貽貝科」,統稱為「貽貝」。他不僅能在許多貝殼的潮間帶生存,而且能在數百米深的海域生存。即使是金貽貝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長江流域也很常見。
  • 嵊泗貽貝打開內銷市場 研發適合國內消費者的新菜式
    在舟山最大的貽貝養殖區域枸杞和嵊山兩地,遇到困境的企業有7家左右,涉及近千名養殖戶。  更令人著急的是,每年7月中旬至次年初,是嵊泗鮮貽貝旺銷期。如果在7月前有庫存積壓,當年的鮮貽貝收購也會受到影響。貽貝養殖戶兩三年的辛苦勞作,或許都將「打水漂」。  搶時間,清庫存!疫情倒逼下,嵊泗千方百計穩定貽貝產業鏈,想方設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
  • 顏禮深 2019年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尊師
    9月24日,2019中國烹飪大師名人堂師徒傳承鑑證盛典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隆重舉行。
  • 貽貝是大自然的饋贈,各個國家不同的做法,其中法式貽貝尤為美味
    貽貝這個食材對於沿海一帶的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並且在我國它的吃法和製作方法也是多得不計其數,但是同樣的食材換到不同的國家就會創造出不一樣的世界。法國,世界公認的浪漫之都,在這裡不僅能夠體驗到匯聚全世界的時尚藝術,還能夠享用到各種精緻的法式風情美食,其中當地的一道「法式貽貝」就極其的受到美食者們的歡迎和喜愛。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O2O,智利美食這樣「拿下」中國市場
    截至當晚21時,拼多多「智利國家館」直播共吸引71萬人觀看,智利葡萄酒的代表幹露酒莊紅魔鬼系列累計售出超過1萬支,帶動平臺智利相關產品的整體銷量同比上漲近330%。此外,在智利大使館9月舉辦的線上美食體驗活動上,智利外交官們還紛紛變成「帶貨達人」,與網絡主播合作向中國消費者介紹本國特色農產品。
  • 嵊泗貽貝走上國宴菜單,浙商院產學合作大助力
    浙江西子賓館裡,來自嵊泗縣的貽貝,走出大海,走上了國宴的菜單。8月2日,嵊泗縣政府與西子國賓館籤訂貽貝正式供貨協議,共同推廣優質食材,讓更多賓客品嘗原產地優質食材的自然美味,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其中,來自浙商院的一批人,中國註冊烹飪大師,旅遊烹飪學院專業教師王豐,產學合作處處長藍少鷗和旅遊烹飪學院院長駱高遠等人,顯得分外高興,學校多年來與嵊泗縣政府的產學合作有了實質性的大突破。
  • 嵊泗貽貝」入選國宴菜單
    」品鑑會上,嵊泗縣人民政府與西子賓館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嵊泗貽貝」正式納入國宴菜單,這標誌著「嵊泗貽貝」開始向高端市場邁進。   嵊泗素有「貽貝之鄉」美譽,養殖業是主要產業之一,因海深浪急,養殖環境優越,年產厚殼貽貝15萬噸,佔國內產量的70%以上,以出口為主。「嵊泗貽貝」也因此成為中國首批受歐盟保護的地理標誌之一。
  • 貽貝泛濫非洲,非洲人寧願餓死也不敢吃,中國吃貨卻忍不住了
    「海虹」的學名叫做貽貝,也被稱作「青口貝」,它屬於雙殼類的軟體動物,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很常見,走愈大長度大約在6-8釐米左右。雖然在中國,貽貝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海產品,但是在國外,人們卻並不敢吃它們。前段時間,貽貝在非洲泛濫成災,不過,很多非洲偏遠地區的人們卻並不敢吃貽貝,即使自己吃不飽飯,寧願餓死,也不敢去嘗試。
  • 聽說非洲貽貝泛濫,當地人餓死不吃,在中國卻是美食!
    相信許多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貽貝,貽貝在我們中國是當地有名的美食,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路邊上隨處可見都是海鮮排擋攤,大排檔的牌子上也寫著爆炒貽貝,油燜貽貝等等,做法五花八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美食上的「寵兒」,而貽貝在我們中國似乎也是供不應求。
  • 湯汁濃鬱的奶油貽貝,吃法講究,肥嫩鮮美,法國人都愛吃,別錯過
    貽貝脂肪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其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豬、牛、羊肉和牛奶等食品較低,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對較高,所以它被譽為海中雞蛋。在吃貽貝的季節,挑選新鮮肥嫩的嘗一嘗,是非常美好的享受。如何清洗貽貝呢?貽貝得要新鮮的,新鮮的貽貝具有光澤、閉合緊密並且因含有海水而較有分量,沒有腥味。
  • 可以生吃的嵊泗貽貝 上了國宴菜單!成疫情下穩定漁民收入的新招
    盛夏時節,在美麗的西子湖畔,來自浙江省嵊泗縣的小貽貝,做出了大文章:十多年以前,就被農業部劃型為一類貝類生產區,可直接上市、生吃的嵊泗貽貝,現在上了國宴菜單!嵊泗縣人民政府邵雷縣長非常高興地介紹了嵊泗貽貝的「前世今生」。他表示,嵊泗貽貝上國宴菜單,是來自大海的饋贈,給今年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 智利邊境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線上舉行
    原標題:智利邊境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線上舉行   在中國和智利慶祝建交50周年之際,智利第三所孔子學院智利邊境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10日在線上舉行。
  • 貽貝愛好者注意啦,這些必備的貽貝養殖法,你記住了嗎?
    貽貝品種繁多,世界已知的有百餘種,我國約有五十多種。貽貝分布廣,適應性強。我國養殖的貽貝主要有紫貽貝、翡翠貽貝和厚殼貽貝。紫貽貝,殼表黑褐色,貝殼較薄,足絲細軟,殼內面呈灰白色或淺藍色。紫貽貝繁殖力強,生長較快,我省1973年從大連灣南移試養成功後,已推廣養殖生產。
  • 貽貝、海虹、淡菜、青口貝,不管它叫什麼,只要不影響吃就行
    連祖師爺都覺得好吃的貽貝。圖片:Andreas Trepte / Wikimedia Commons經典的法式貽貝先用白葡萄酒將貽貝煮熟,佐以用黃油香蔥及大蒜調配的醬汁食用。當然,「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新鮮的貽貝洗淨只需清水煮熟即可食用。貽貝的外殼呈長三角形,邊緣圓潤,不會像牡蠣那樣容易劃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