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凝之真的是被自己的愚蠢害死的嗎?
大凡人們多多少少都是要信一些什麼的,特別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心裡總想著有個依靠,不是有句話嘛:救命稻草。實際上,果真遇到危險的時候,別說一根稻草,就是十根也無濟於事。
這期間就有信鬼神的。總以為鬼神這根「稻草」是最厲害,最有能耐的,無所不能,有鬼神出來幫忙,就不會有事了。殊不知,鬼神是人們沒事的時候用來敬的。真是遇到事的時候,鬼神就睡著了,叫不醒的。
歷史上遇到危險求助鬼神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就講一個這方面比較出名的故事。
東晉時候的大書法家,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二兒子王凝之不但書法有名氣,而且還曾擔任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官職。還有一位有名氣的女文學家謝道韞,她不僅是東晉重臣謝安的侄女,而且還是王凝之的妻子。他們在當時都是響噹噹的名人。
當時,五鬥米道盛行。所謂五鬥米道,就是道教前身的一個分支。起初,信的人只要交五鬥米就能成為五鬥米道的成員,也因此得名「五鬥米道」。王凝之就篤信五鬥米道。
王凝之在擔任會稽內史期間,正是五鬥米道首領孫恩作亂比較瘋狂的時期。
這裡多說一句。關於孫恩的性質,史學界所持的「農民起義」的觀點佔主流,但也有把孫恩定性為「叛亂」的。實際上都有一定的道理。孫恩的矛頭是衝著官府的,因此,我按「作亂」表述,相對中性一點。
東晉隆安三年,即399年,孫恩率領部隊進攻會稽城時,官署人員跑到王凝之的府上稟報,並建議他派兵,加強城防。王凝之聽完部下的稟報後,沒有說話,直接跑進他專門的「神室」裡稽顙跪咒,出來後,興奮地說:「我已經向神主請示,並借了數萬鬼兵把守住了各個要塞,不用擔心賊兵。」言外之意是說,會稽城已由數萬鬼兵駐守,就不再煩勞將士們了。
可能王凝之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他和孫恩同是五鬥米道信徒,按說亂兵和鬼兵也是一家人,說不定亂兵見了鬼兵就會乖乖地退回去。
可是,令王凝之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候鬼兵們都撂挑子了,一點也不給他面子。孫恩率領部隊如入無人之境。
得知孫恩已打進城池,王凝之害怕了,不知道他當時是否責備鬼兵不靠譜,估計他慌張害怕得忘了鬼兵那茬了,舍急慌忙地帶著兒子、女兒和幾個隨從逃跑,甚至連他的愛妻謝道韞都忘了叫了。可見當時王凝之心裡該有多慌張啊。
孫恩作亂的目的就是殺地方官員,搶劫財物,所以,他攻打會稽城就是衝著王凝之他們這些官府的官員來的,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跑掉。結果是不但王凝之本人被孫恩殺了,甚至他的兒子女兒也全被殺了。
此時,仍在家裡的謝道韞,聽說孫恩的亂兵已殺進了城,一點兒也不慌張,她命令婢女抬著自己的轎子,準備出城,剛走出家門口,亂兵已將她們圍住。謝道韞臨危不懼,拔刀拼殺,竟還殺掉了幾個亂兵。奈何一個弱女子力氣有限,很快就被亂兵逮住。孫恩對謝道韞很是佩服,當場把謝道韞及其族人放了。
後人對才女謝道韞的氣節大加讚賞的同時,大多認為王凝之的死是被他自己的愚蠢害死。我倒認為,愚蠢的成分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太依賴鬼神了。他太把鬼神的事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