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宋徽宗書法地位的瘦金體第一帖穠芳詩帖,文學價值若何?
文│李東升
在5000千年書法史上,有一種字體,金戈鐵馬,銀鉤鐵畫,如刀似劍,狂雷萬均,凌厲而霸氣。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中庸之道,如若謙謙君子,溫和圓潤,彬彬有禮。
即便開仗,也先禮後兵。外示儒術,內用黃老。
表現在書法上的審美上,力在內,不外露,含蓄沉穩,欲左顧右,欲上先下,「藏鋒」是美。
而有一個人,卻敢為天下之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筆筆露鋒,字字如劍,恣意揮毫,痛快淋漓!
他創寫的字體叫瘦金體,因其貴為皇帝,民間稱之為皇家體。
有人說,如果他不當皇帝,也能以此書體,獨步天下。
那麼,如果他不當皇帝,敢這樣寫嗎?
敢這樣離經叛道嗎?
不敢!
這樣一個書法霸氣十足的人,在中國的皇帝排序中,卻是最窩囊,最懦弱,最無能,也最悲慘的一個。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據《紅樓夢》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之正邪之說,宋徽宗趙佶應是帶病而來。
居正邪之間,他的一生,就是帶病生活的一生。
因其病而敏於生活細節,才造就一代藝術之才。
民間流傳,徽宗的出生,與後主李煜相關,一定程度上是李煜的轉世。
兩人命運相似,前半生窮奢極盡,後半生運命悲慘。
兩人皆似為藝術而生,視藝術為生命。
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
趙匡胤平了李煜的三千裡江山,而李煜也開了宋詞的先河。
南唐文化無聲地滲透到宋朝的歷史中。
亡國成就了詞帝李煜。
在大宋開國後的百餘年裡,李煜的詞句成了宋朝最為著名的文體。
李煜的詞,趙佶沒法比。
趙佶的書法與繪畫,李煜也沒法比。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是《宋詞三百首》的開篇。
此篇,正是徽宗趙佶所作,因描寫生動傳神,哀婉悽切深情,歷來被推為絕唱。
宋徽宗的詩詞,現在可查一共有17首,不及後主李煜,但也不是普通人可比。
《穠芳詩帖》,其書法價值,決定了趙佶千年書法界的地位。
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
這幅字帖既像畫又是書法,在每一筆的筆墨中間遊走,就像是散步在幽蘭從竹中,靜聽風雨聲。
清代陳邦彥的評,一直流傳至今。
那麼,從文學的角度看,這首詩價值如何?
有人說,露水、晚霞易消逝之物。有著一定的運命預示。
晚風是光和熱的結束。
是黑暗和死寂的開端。
宋徽宗終化作蝴蝶,去追逐晚風。
這樣的解讀,似有過度。
回到詩作本身,很多人覺得意境雖美,但整體水平一般偏上。
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
起首平平,簡單直白,但「煥爛」一詞,用得不錯,有生機感。
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
感覺不錯,巧則巧矣,但用詞俗套。
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
這樣的用詞稍顯滯澀。
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結句還行,但也難以託起整體的平庸。
跟一級大師比,功力不夠,格局不大,浮於表面,不夠深入。
但意境很美。
結合他的人生:
悽迷。
無奈。
落日留霞。
蝶舞晚風。
如血的殘照。
煢煢孑立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宛若瘦金體中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