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前宋徽宗寫下此帖,有人說是蘭竹魅影,有人說是亡國之象?

2020-12-16 騰訊網

為防失聯,把「書法功課」設為星標「★」哦!

在當代中國文化史中,宋徽宗可以稱的上是一位很有熱度的皇帝了,書法、丹青、琴藝、棋藝無一不通。他確實是中國歷代帝王中,藝術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沒有坐上皇帝的位置的話,他可能會成為中國藝術史上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有些事情似乎是命中注定的,趙佶註定不會是一個富貴王爺,他本來沒有「福氣」君臨天下,但是他的兄長宋哲宗在24歲時英年病逝,宋哲宗又死後無子,握有軍政大權的向太后力排眾議,將他推上了皇帝寶座,趙佶成為了「宋徽宗」。

趙佶即位後,便開始了他荒誕不經的政治措施和荒淫無道的後宮生活。

政治上,他用人不善且朝令夕改,他起用蔡京等人新法變革,妄圖留名青史,導致了官員對民間進行嚴重搜刮,而且破壞了政治制度的嚴肅性和政策的一致性,他錯誤的政治決策給金朝的進攻以可乘之機。

買23G行書U盤,送38元兼毫筆1支

生活上,他一味尋歡作樂,是歷史上有名的「青樓天子」,不但後宮佳麗無數,更經常出宮遊幸於青樓妓館,趙佶的所作所為,直接將北宋江山推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

於是,政治腐敗了,軍隊腐朽了遇見了武力強悍的金國,無力迎戰,只好把皇位騰給自己的兒子,自己升級做了皇帝的爸爸。

做了25年的皇帝,除了他糟糕的政績之外,少不了的是他在藝術上面的獨特造詣,他堪稱中國工筆畫創始人,他獨創書法瘦金體,他甚至開創了憑書畫錄取的科舉考試,後人評價趙佶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並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但是趙佶作《牡丹詩帖》時,或許不知道遼兵金兵正虎視眈眈大兵壓境的軍情,也並不清楚民眾的水深火熱。

牡丹一本,同幹二花,其紅深淺不同。名品實兩種也,一曰疊羅紅,一曰勝雲紅。豔麗尊榮,皆冠一時之妙,造化密移如此,褒賞之餘因成口佔。

異品殊葩共翠柯,嫩紅拂拂醉金荷。

春羅幾疊敷丹陛,雲縷重縈浴絳河。

玉鑑和鳴鸞對舞,寶枝連理錦成窠。

東君造化勝前歲,吟繞清香故琢磨。

他寫的是同一株牡丹,上面開了兩種顏色的牡丹花,趙佶就由此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牡丹詩帖》作於趙佶瘦金體成型後期,字體具有瘦金體典型特徵。有人見牡丹其筆下熠熠生輝的景象,其蘭竹搖曳婆娑身影,有人見其瘦金體筆法的蒼勁,有人看見的是大軍壓境,巋然不知,百姓流離惘然不顧的亡國之象。

宋徽宗的確在藝術上的造詣很高,但在治國安邦上卻遠遠不行,要知道一個帝王的職責就是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宋徽宗卻不這樣。

在政治上的作為不出名也就罷了,還是人們口中的大昏君,這樣的一個人,即使他的字體再好,後世人也不願意去學習。這也導致了瘦金體就此沒落下來,只在宋徽宗時期風靡罷了。

書法功課·官方文房

筆·墨·紙·硯點這裡

主編精微堂

相關焦點

  • 奠定宋徽宗書法地位的瘦金體第一帖穠芳詩帖,文學價值若何?
    奠定宋徽宗書法地位的瘦金體第一帖穠芳詩帖,文學價值若何?而有一個人,卻敢為天下之先,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筆筆露鋒,字字如劍,恣意揮毫,痛快淋漓!他創寫的字體叫瘦金體,因其貴為皇帝,民間稱之為皇家體。有人說,如果他不當皇帝,也能以此書體,獨步天下。
  • 高曄蘭竹說——蘭、竹篇
    《老年大學中國畫教學叢書——蘭竹》是2003年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由女畫家高曄根據自己多年來寫蘭畫竹的心得體會編著而成。本書以深入淺出的繪畫語言給初學者闡述了蘭竹的基本畫法,又穿插了作者日常所創作的蘭竹作品,對其構圖題跋皆有概敘。一經出版,深受業內人士與書畫愛好者的好評。故今將其輯錄於此,惠於同道學人。
  • 屈鐵斷金,宋徽宗13件存世瘦金體真跡欣賞
    宋徽宗趙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國之君但是位藝術家,與南唐末代君主李後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運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國俘虜客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的。 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
  • 靖康之變宋徽宗被俘,淪為金國階下囚,為何還能生育10多個兒女?
    但劇情充滿「彩蛋」的是,亡國之君身份的宋徽宗,在金國居然還一口氣連生了十幾個兒女!宋徽宗是戰俘,這個沒有爭議,但戰俘和戰俘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一般的官員、將士被俘,或許是住進陰暗潮溼的牢房,鐐銬加身,成天遭受酷刑。但是別忘了,宋徽宗可是宋朝的皇帝、太上皇,這個身份決定了他的待遇與一般戰俘必定有區別。倒不是金國對他需要有什麼尊重,而是徽欽二帝實在很有利用價值。
  • 古代書法名家,宋徽宗趙佶說:其實我真實身份是個書法家
    古代書法名家眾多,其中有一位比較「特殊」,因為他身份是位皇帝,他就是宋徽宗趙佶。宋徽宗趙佶趙佶(1082年—1135年),1100年—1126年在位,是為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驕奢淫逸,怠棄國政,外有遼、金入侵,內起義頻繁,國家戰亂不斷,最後被金兵俘虜
  • 同樣是多才多藝的亡國之君,人們為何同情李煜不同情宋徽宗?
    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朝代,一個朝代的衰敗,就會有一個新的朝代興起,每個朝代都會有一個末代皇帝,他們成為了亡國之君,後人對他們的評價一般都是憤恨和遺憾。他們亡國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自己的無用與殘暴,有的是因為奸人的迷惑與指使,有的也是因為前人的敗壞,等他接手時已經無力回天。
  •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在金國遭遇如何?生育14兒女,還能種田寫詩
    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和兒子宋欽宗被抓往北方的關外,後來一直生活在金國,到死去也沒有回到南宋。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藝術皇帝",他書、畫、詩、詞都很精通,而且自成一派,無論是「瘦金體」,還是"花鳥畫"都享譽後世,直到今天,這位亡國之君的筆墨在拍賣市場上依然價值千金。
  • 宋徽宗的草書有多厲害?1000年來幾乎無人能及,與懷素不相上下!
    宋徽宗是以喜歡藝術而亡了國,甚至人們因為讚賞他的藝術,而往往能夠原諒他的「亡國」,那麼宋徽宗的藝術究竟有多厲害呢?首先他是一位收藏家,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歷代名帖,上面都有徽宗皇帝的鑑賞印,並且他主持編修的《宣和畫譜》與《宣和書譜》乃是後人參閱的經典書畫理論著作。此外他在建築上、音律上也極有造詣,我們不多談。
  •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與宋徽宗趙佶,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國之君。從九五之尊的天子淪為降虜階下囚,從錦衣玉食、歌舞昇平到顛沛流離、軟禁摧折,李煜被毒殺於開封,趙佶病死在五國城。政治上完全失敗,但李的詩歌卻流傳至今,深受同情,深受歷代帝王的推崇。宋慧宗與薄金書畫,詩書畫印度在新形勢下的文人畫的一個。
  • 宋徽宗趙佶書法《題文會圖》3種
    趙佶行書題《文會圖》,來源:宋徽宗書法全集。   ——這是宋徽宗(趙佶)寫的一首亡國蒙塵詞。趙佶,宋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其兄宋哲宗無嗣,後由其繼承皇位。趙佶稱帝後,任用蔡京等人主持國政,大興土木,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其在位二十五年,國力日漸衰微。宣和七年,金兵南下,趙佶將皇位傳與趙桓,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趙佶被金兵俘獲,後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
  •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蘇軾此詩有人說千萬不可效法
    前些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是蘇軾晚年七律中的絕唱,這首詩為什麼有人認為寫得不好呢?前言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
  • 北宋亡國之戰—靖康之變(四):金軍攻破開封城,徽欽二帝均被俘
    而對於開封的迅速淪陷,欽宗可以說有很大責任 公元1126年的這一天,金軍乘勝強攻,開封的外城牆岌岌可危。 在此生死攸關之際,欽宗在朝堂之上接見了一個關鍵人物—郭京。
  • 300年來書法家排名,第一名實至名歸,有人評:這字超越了古人!
    白蕉行草書《蘭題雜存》有人說白蕉的書法超越了古人,這並非是危言聳聽,很多人一聽到超越了古人,便立馬駁斥,其實古人是一個很寬泛的群體,古人也有很多寫得差的,也有很多寫得好的,白蕉的書法在元、明、清之上,比之宋代一些人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整體水平上超越了古人的平均水平,這並不假。
  • 觀宋填詞103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有人說陳與義像極了蘇東坡
    1127年發生了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俘北上。陳與義算是比較幸運,兵荒馬亂中南下逃過一劫。國破家亡之後,在顛沛流離之中,其詩風也有了改變。在這年的端午節,陳與義憑弔屈原時寫下了一首《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前兩句敘事寫時令。
  • 臨摹宋徽宗《穠芳詩帖》的6個要點
    宋徽宗《穠芳詩帖》為絹本,單字字徑超過12公分,筆力雄健、結字瀟灑、法度完善、一氣呵成。清代陳邦彥評贊《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一語中的,道出了瘦金體的藝術效果。現代美術字體中的「仿宋體」即模仿瘦金體神韻而創。
  • 100幅國畫精品梅、蘭、竹、菊!超好素材,果斷收藏
    「四君子」是國畫創作中慣用的素材,以梅、蘭、竹、菊寓意高貴品質和崇高品德,古往今來凡文人雅士都喜用「四君子」表現自己卓爾不凡的情趣或者作為品德的鑑戒。表現正直、虛心、純潔而有氣節的思想感情。各種詩詞歌賦中關於梅、蘭、竹、菊的描寫也是廣為傳頌。
  • 李煜午夜夢回,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正所謂「國家不幸詞家幸」,因為當了亡國之君,李煜才成為千古詞帝,他的驚豔代表作,均是淪為階下囚之後所寫。 (亡國之君李煜)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北宋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俘至東京汴梁,獲封違命侯,由此開啟了極盡屈辱的囚徒生涯
  • 同為有才的亡國之君,為什麼李煜和宋徽宗的後世評價卻大相逕庭?
    不可否認,南唐國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都是傑出的藝術家,都曾創造出了豐富的文學藝術作品,而且這二人的職業還都是帝王,只不過前者為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小國王,後者為大一統帝國的帝王,因此也導致了後世對他們評價的不一樣。
  • 「千古畫帝」宋徽宗究竟有多厲害,只需要看這幅畫就知道!
    宋徽宗竹禽圖此景引得皇城內外,官員、百姓駐足瞻望,紛紛稱奇,並讚嘆這是「太平盛事,吉祥之兆!」當時宋徽宗30歲,在位12年間天下並不太平,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北方防務吃緊,境內暴亂頻發。得見此景,宋徽宗龍心大悅,認為祥雲仙禽預示國運興盛之召,馬上命人拿出細絹,作畫題詩,把這幕帶有吉祥意義的奇景繪於細絹之上,並題詩一首以記其實,一幅千古名作就此誕生。
  • 土耳其史上損失極慘一戰,導致皇帝被俘、帝國分裂,還差一點亡國
    作為突厥化的蒙古人領袖,帖木兒幾乎在巴耶塞特進行擴張的同時,也開始其對中亞、西亞諸國的攻略,在短短的十餘年時間裡(1488-1402年),便將一個位於中亞河中地區的中等汗國,發展成為一個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隨著帖木兒的鐵騎踏進小亞細亞,其與巴耶塞特之間的大決戰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