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曾說過: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中,只要一行駱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我對於他這話是深信不疑的。因為洛克菲勒其實出身貧窮,他能獲得這巨大的財富,全靠自己的頭腦、思想的靈活性,眼光的準確性
出身貧窮卻改寫了人生
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裡奇福德鎮,父親威廉·埃弗裡·洛克菲勒是一個無牌遊醫,母親伊萊扎·戴維森是一個虔誠的真理會教徒。
他的父親貪財、好色、賭博、偷東西、賣假藥,人渣應該有的品質,一樣不落。人生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人生就是錢錢錢。"這就是父親全部的人生信條。
深受父親的影響,洛克菲勒從小便有了理財,賺錢的頭腦,從小就知道做家務要賺錢,幫隔壁奶奶打掃院子,修玻璃都要賺錢。
23歲的他,在石油公司工作,工作就連小孩都能勝任,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工作實在是太無聊。他想,要使這項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須找些事做。
所以在他檢查蓋子的時候,他留神觀察,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次。
他努力思考:如何改善工作,他突然想到:將焊接劑減少一二滴,是否能節省成本?
他經過一番研究,研製出「37滴型」焊接機,這樣就比以前,少滴落2滴,可是經試用後並不實用。
他沒有放棄,繼續用心鑽研,終於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比之前少滴落1滴,經試用非常完美,雖然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卻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億美元的新利潤。
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在後來的賺錢道路上,洛克菲勒憑藉獨到的眼光、嚴謹的頭腦和一般人做不到的勇氣,掌握了美國95%的石油權益,並且開始了邁向世界首富的道路。
沒有優質的條件,但卻擁有過人的智慧,洛克菲勒後來變富有,但卻沒有忘記之前的苦日子。所以洛克菲勒更看重的不是賺錢,而是對後代的教養上。
因為他知道,給後人留下巨大財富不如留給他們好的性格和品行。從小就對小洛克菲勒進行言傳身教,再後來就把自己一生的經驗通過書信的形式代代相傳,形成良好的家風和家訓。這些書信足足有38封那麼多,每一封都是一種經驗的傳承。
小洛克菲勒也是遵循,老洛克菲勒的教養方式,五個兒子自立門戶時也是捧著一本厚厚的帳薄。
想必也就是這樣,才使得洛克菲勒家族綿延不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後來人們把這些書信整理成一本完整的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這本書出版以來就被爭相搶購,甚至富豪們也在搶購。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
王健林送給了自己的兒子,李嘉誠將他奉為聖經,比爾蓋茨也大力推薦。
這樣看,這本書的價值是非常可取的
這既是一本家庭教育書,是洛克菲勒以父親的身份,開篇皆是親愛的兒子,以愛你的父親為落款,滿滿的父親的愛;同樣也是以商業前輩的身份對兒子進行的諄諄教導。
38封家書,沒有心靈雞湯,全都是乾貨,洛克菲勒將自己的經歷與經商經驗都淋漓盡致的描述在了裡面。
不止在經商,更是在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幫助。
並不是說看了這本書,我們就可以奮鬥成為富翁,而是我們通過掌握其中的智慧,學習為人處世的經驗,學習生活知識,甚至在教養孩子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閒暇之餘不妨拿起這本書,攝入富豪的經驗,積攢自己的知識。
現在此書僅需36元,一頓飯錢,就可以獲得滿滿的智慧
平凡小事中,往往蘊含著無限機遇,但是你得有抓住它的本領以及那份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