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家書:年輕時拒絕同2種人交往,多交這種朋友

2020-12-15 一個人精彩1

世界上存在著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後文簡稱"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創立了標準石油公司,並稱霸石油產業,洛克菲勒完成了"掃蕩"行動,幾乎壟斷了美國的石油產業,被稱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

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1910年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他財產在今天約值2000億美元,遠超當今任何富豪。

然而,洛克菲勒也是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個家庭中,憑藉著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才逆襲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偉大事業。更為稱奇的是,如此"空前絕後"的財富,經歷6代人,不但沒有引發任何爭產風波,更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如今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國富豪的典範。

這都依賴於洛克菲勒為後代們留下的最大遺產,不是財富,而是財富觀是獲得財富的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洛克菲勒在兒子小的時候就隱瞞自己是石油巨富的身份,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別伸手要錢,想花錢自己掙。

他還通過寫信方式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孩子樂觀,自信,勇敢堅強,獨立思考,忍受苦難,寵辱不驚等優良的品質。閱人無數的洛克菲勒知道,朋友的思想和觀念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於是他在信中告訴自己的孩子,有兩種人不能交,而有一種人值得交。洛克菲勒的信中是這樣寫的,我截取部分內容展示給大家:

親愛的約翰: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他們深信自己條件不足,認為創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這種人願守著一個很有保障卻很平凡的職位,年復一年渾渾噩噩。他們也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更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才能繼續發展與成長,但就因為有無數的阻力,使他們深信自己不適合做大事。第二種人是不能將挑戰進行到底的人。他們曾經非常嚮往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準備,制定計劃。但是過去幾十年或十幾年後,隨著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為更上層樓需要艱苦努力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這樣下去實在不值得,因而放棄努力,變得自暴自棄。這兩種人身上有著共同的思想毒素,極易感染他人的思想毒素,那就是消極。我喜歡同那些永遠也不屈服的人做朋友。有個聰明人說得好:我要挑戰令人厭惡的逆境,因為智者告訴我,那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只是這種人少之又少。這種人絕不讓悲觀來左右一切,絕不屈從各種阻力,更不相信自己只能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他們活著的目的就是獲得成就。這種人都很樂觀,因為他們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願。這種人很容易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他們能真正的享受人生,也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貴與價值。他們都盼望每一個新的日子,以及跟別人之間的新接觸,因為他們把這些看成是豐富人生的歷練,因此熱烈地接受。

讀了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這一封信之後,我深受啟發,年輕的時候不要交兩種朋友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以及不能將挑戰進行到底的人,而要多交那些永遠也不屈服的朋友。

朋友,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社會關係,但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我們在交朋友時不注意選擇甄別,盲目追求更大的交際圈,有可能給自身發展帶來極大隱患。我們要牢記"石油大王"的交友觀,這是他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重視我們的交友環境。就像食物供應身體一樣,精神活動也會滋潤你的心理健康。在生活中,不要讓那些扯你後腿的人使你萎靡不振。讓環境幫助你成功的方法是:多接近積極成功的人,少同消極的人來往。

一直以來,富豪的經歷都是有些神秘色彩的。想要了解他們,在沒有親身接觸的機會的時候,大概就剩下看看他們的傳記與書信了。

後人將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整理成了一本書籍——《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一度被稱為"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洛克菲勒這些信件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在這裡面,洛克菲勒不僅告訴後代獲得財富的途徑,而且還從自己白手起家的經歷出發,將人生的感悟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在學識、品格、社交、事業、生活等諸多方面,都為他們提出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和忠告。

重要的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裡面不是空洞乏味的教條雞湯,而是傳遞的巨富的視野和行動指南,洛克菲勒不僅僅傳授兒子商業的世界裡取得成功的奧秘,更教導兒子如何為人處世。

如果你也想找一份家書教導自己的孩子,你也想吸取成功人的經驗,這一本洛克菲勒的家書可以說是一個不二的選擇,從中汲取我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用來傳授給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也能夠更好地為人處世,更好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立足。

這本書是幫助孩子走向成功、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同時,也是一本培養傑出企業家、社會精英的經典之作。給孩子看,能夠藉助歷史上最有錢的人的理念來教育孩子,讓他超過同齡人。給自己看,我們能夠窺探出洛克菲勒家族財富的秘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

無論你是投資自己,還是教育孩子,這本家書都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相關焦點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拒絕同兩種人交往
    洛克菲勒的育兒經:拒絕同這兩種人交往在信中,他這樣說道,從我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同兩種人交往。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於現狀的人。這種人願守著一個很有保障卻很平凡的職位,年復一年渾渾噩噩。明智的人絕不會為命運坐下來哀號。但這種人只會哀嘆命運不濟,卻從不欣賞自己,他們失去了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感覺,和自我鼓勵的功能,反讓消極佔據了自己的內心。第二種人是不能將挑戰進行到底的人。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從我年輕時開始,就拒絕和這2種人交朋友
    也是洛克菲勒家族能夠遺傳至今的重要原因。洛克菲勒一共給他的兒子寫了38封信,這些信件在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的經歷的同時還有對他兒子的勸告。在一封他給他兒子寫的信中,他告誡他的兒子要注意小人,告訴了他兒子他的交友之道。告訴他的兒子他拒絕和哪兩種人交朋友。
  • 延續6代財富超萬億的洛克菲勒家族交友原則:這輩子別跟2種人交往
    其中就有老洛克菲勒對於交友的原則的兩封信: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我就拒絕和兩種人交往第一種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和安於現狀的人。他們深信自己條件不足,認為創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他們沒有這個福氣。他們會自我解嘲:「我們比一般人賺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幹嘛不知足,還要冒險呢?」其實這種人已經有了恐懼感,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大家不認同,害怕發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東西。他們並不滿足,卻已經投降。這種人有些很有才幹,卻因不敢重新冒險,才願意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從年輕時,我就拒絕和這兩類人交往
    歷經100多年,綿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的子孫,之所以能將家族的輝煌與成功延續至今,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共有38封,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
  • 洛克菲勒:擁有這2種思維的人,往往難有作為,切記不能深交
    洛克菲勒說:從我年輕的時候,就拒絕同有這兩種思維的人交往:01.安於現狀,缺乏鬥志,毫無上進心的人這一類人完全損失了野心,一個人沒有野心是很難向上爬的,這種安於現狀的人,深信自己的條件不足,也不相信自己能創造出成績,於是漸漸頹廢。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傻和聰明的博弈,怎樣才能成為聰明的人
    聰明人分兩種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頭腦特別聰明:一種是活用自己能力的人,例如藝術家、學者、演員;另一種是活用別人能力的人,例如經營者、領導者。後一種人需要一種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而大部分的領導者認為,只要按照自上而下的指揮方式就可以抓住人心,然而洛克菲勒卻說:這種領導方式,非但抓不住人心還會喪失自己的領導力。
  • 洛克菲勒:我最聰明的做法,是與父親保持距離,有2種人不要深交
    2種人不值得深交洛克菲勒一生只有一個妻子,育有三女一子,對於唯一的一個兒子,洛克菲勒深知與人交往的重要性,就教導兒子:我年輕時,永遠不會和這2種人交往,你要謹記,切勿深交。1、害怕失敗,不堅持到底的人馬雲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到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洛克菲勒告誡兒子:面對挑戰時,因為害怕失敗,不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永遠也不要深交。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貪心」大有必要,這就是人之本性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共有38封,這些信真實記錄了洛克菲勒創造財富神話的種種業績。從這些信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還可窺見一代巨富創造財富的謀略與秘密。比如在第11封信中,洛克菲勒就和兒子說:「貪心」大有必要!
  • 千億巨富洛克菲勒告誡兒子:世界上有2種人不會富有,切忌深交!
    」這樣說大家可能還沒有什麼概念,如果折合成今天大約是35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一年GDP的3%,比馬雲、比爾蓋茨的財產加起來還要多。「如果把我剝得一分不剩丟在沙漠裡,只要有一支駝隊經過,我就能建立起個商業帝國!」這句狂話就出自洛克菲勒之口。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會賺錢的人,懂得注重這5個細節,很受用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一本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王健林買來當做20歲生日禮物送給王思聰;李嘉誠常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管理大師韋爾奇這樣說:「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信件,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現在在管理上遇到的難題,沒想到他已經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輕鬆化解了。」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5招,你會越混越順
    所以,約翰·D·洛克菲勒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謎一樣的存在。這不得不得益於老洛克菲勒出色的教育方式。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5招,你會越混越順一、學會拒絕積累人脈的第一步,是先學會拒絕。想想自己平時最反感的人是什麼樣的,是人品有問題,還是太過強勢?如果你的親人朋友裡有這樣的人,你可以敬而遠之,遠離他們的負能量。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致富秘訣;不和兩種人交朋友,不和兩種人學掙錢
    洛克菲勒對兒子說: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們,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道依賴父母成果的無能之輩。這就是他寫下這麼多信的初衷,他期待至少不要因為自己的財富葬送了孩子們的前途,當然,他更期待的是孩子們能夠發揚光大,將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傳承下去。他做到了,他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延續6代,成為美國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生活目標是安逸和享樂,那和豬有什麼區別
    被福布斯承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是誰?他就是世界頂級富豪——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世界上什麼事都可以發生,就是不會發生不勞而獲的事,那些隨波逐流、墨守成規的人,我不屑一顧。他在給兒子的信中這麼寫道。一定要尋找你可以奮鬥一生的目標,不停前進,不停努力,停下來就失去了生命本身的意義。洛克菲勒把兒子帶在身邊,言傳身教,一封信一封信地教導他。
  • 洛克菲勒成功「定律」:不要跟這兩種永遠不會「有錢」的人來往
    這種人有些很有才幹,卻因不敢重新冒險,才願意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其實這和第一種人也有些類似,只是第二種人他們去做了,但無法堅持到底。他們踏進去了,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過去後,隨著困難增加,或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時,他們便會覺得這樣不值得,便放棄努力,自暴自棄。
  •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告誡兒子:想要成功,應拒絕和兩種人交朋友
    他曾經給兒子寫過38封信,並且告誡兒子:想要成功,應拒絕和兩種人交朋友。第一種人:完全投降和安於現狀的人洛克菲勒認為窮人窮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更容易向生活投降,他們選擇安於現狀,認為創造成就只是幸運兒的專利,願意守著平凡卻有保障的工作過一生。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花費4000多萬美元,培養中國一半醫學人才
    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翁,比爾蓋茨曾說過: 「我的偶像只有一個,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 03 他的家人在洛克菲勒去世後整理了他的一些家書,而這些書信全部都是寫給自己兒子的,他深怕兒子不懂世事,也就是現在的
  • 洛克菲勒告誡兒子:世界上有兩種人很難富有,從年輕時就要遠離
    這句狂話一聽就是在吹牛吧,然而說出此話的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此人便是洛克菲勒,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究竟有多富有呢?他生於1839年,死於1937年,在當時,洛克菲勒的財富達到了14億美元之多,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而這筆錢如果換算到今天,相當於4000多億美元,即使把今天的三個世界首富加起來,也不如洛克菲勒多。洛克菲勒並非出身優越,他生於美國貧民窟裡,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洛克菲勒從小就深知財富的來之不易,發誓自己一定要變富有。
  • 看完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難怪富6代不衰,他早悟出人生4大定律
    洛克菲勒一生太過於傳奇,可能一本書都沒法描述的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商業巨頭,寫給自己孩子的信,共計38封。其實,聽上去像一些家書,但句句富含哲理。1.妥協定律這個定律聽上去似乎有些格格不入,這麼牛的人還需要妥協什麼?其中一個故事,當初洛克菲勒創業初期,引進了2名貴族合伙人,兩人合謀把洛克菲勒的姓氏從公司名字裡除去了。自己創立的公司,卻被別人除名,這種事換做誰都忍受不了。
  • 野心家洛克菲勒:如果你快熬不下去,記住這2句話,重燃你的鬥志
    如果你正在面臨生活的困境,快要熬不下去,那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洛克菲勒的這2句話一定能給你帶來幫助,讓你重拾希望,直視挑戰。1.起點不能決定什麼總有人想知道洛克菲勒是怎麼成功的,就是因為他謹記了這句話。
  • 洛克菲勒10句經典名言: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人物,我也曾是窮孩子
    洛克菲勒10句經典名言: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人物,我也曾是窮孩子1.沉默帶給你的好處很多,擺低姿態,變得謙虛,換言之就是,隱藏你的聰明。越聰明的人,越懂得沉默,就像成熟的稻子,垂下稻穗。2.缺乏行動的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喜歡維持現狀,拒絕改變。3.我做事總有一個習慣,在做決定之前,我總會冷靜地思考、判斷,但我一旦做出決定,就將義無反顧地執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