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像,換成了免掛和必過
表情包,滿滿是海底撈和黃金礦工
朋友圈,塞滿了錦鯉和加分噴霧
是人性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不,是考試周來了,而你們考前焦慮了
臨近期末,你是否一想到考試就心慌難耐,坐臥難安,口乾舌燥甚至出現各種不良的生理反應?
你是否總是因為擔心考試而精神不濟、提心弔膽、忐忑不安?
你是否總是食欲不振,失眠,做噩夢,易驚醒,氣色不佳?
你是否一到複習時,盯著課本發呆,學不進根本靜不下心,導致複習效率低下,知識點記不住,題做不會,往往煩躁不安?
……
這些都是考前焦慮的典型症狀。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呢?是因為我們是復(YV)習時長兩周半的當代大學生嗎?
當然不是,一定不是。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
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呢?
成績好的學生擔心考試失利,差的學生擔心考試不及格,但都是害怕不能取得心儀成績。
家長的過高期望使孩子害怕成績不理想會有責罰或是辜負了期待。學生自己給自己添加了壓力,背負了重擔。
當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社會對學歷的要求也在水漲船高,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這就在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壓力,都想追求高分數高績點。
學生們整日複習,大腦不可能長期處於興奮狀態,久而久之也會枯燥厭煩。在高強度的複習中,想學但學不進去就會產生焦慮。
適當的焦慮可以轉化為我們的動力,讓我們保持冷靜,但是過度的焦慮只會適得其反,影響我們的發揮。所以,面對考試焦慮,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進行心理調適來緩解考前焦慮。心理調適可不是你認為的心理輔導,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自我感知。它可以是自我放鬆,也可以是宣洩自我,還可以是積極的自我暗示……
追求完美,會將考試的「失敗」和自我價值等同起來。考試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並不代表人生的失敗,考試結果也並不能說明什麼。我們更應該將關注點放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自己有哪些進步、提升了哪些能力,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結果,本身就充滿了意義。
無論是考試,還是平時,當你失去信心時,當你沒有力量時,當你受挫沮喪時正能量積極的暗示語可以幫助你重拾信心,鎮定考場,揮斥方遒。
運動能夠消除一些導致焦慮的化學物質,使精神放鬆從而心情愉悅。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緩解考前的緊張情緒,而且考試前適當的運動能讓身體得到調整,更有助於夜間睡眠。不過,運動應適量,不要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
充足的睡眠是充沛精力的基礎。調整生物鐘,在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讓白天時的大腦更有效率。切記不可夜間進行打遊戲等不利於睡眠的行為,大腦過度疲勞不但會讓白天時的記憶力和專注力的下降,還容易引發神經衰弱等等健康方面的問題。
考試時,可以嘗試正念式的放鬆——呼吸放鬆法、冥想放鬆法
可以試著學會「調整呼吸」。坐著或者躺著,先緩慢地吸氣,然後停住幾秒,再緩緩吐氣,這樣多反覆幾次,能放鬆心情、平和心態,對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很管用。
或者採用冥想的方法達到放鬆的目的,簡單的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選定某個自己喜歡或想要去擁有、去為之努力、去實現去創造的事物作為冥想的目標。它可以是任何事物。開始時可選擇那些比較容易的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實現的目標來強化獲得成功的信心,之後可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更大的目標。
創造一個想法、一個畫面,或者對於某個對象或情境的感受。想像你身處其中並儘可能的將更多細節展現出來,堅定的專注於它,但心態要輕柔放鬆,不要費過多精力。然後去全身心接受它,給予與它正面的能量,讓自己感到溫暖和輕鬆。
考試焦慮會對我們產生不良的影響,但其實也不可怕。考試前適當的緊張心理狀態是每個大學生必需的,我們只要是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並用合理正確的方法有意識地調適,是能夠擺脫考試焦慮帶來的困擾的。
堅定的信念
適度的焦慮
有效的心理暗示
簡便的放鬆方法
充分的考前準備
助你走上考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