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結束,防控不能懈怠。返程復工途中有什麼抗「疫」小妙招?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防疫盲點?哪些日常消毒方法其實並不靠譜?央視新聞《戰「疫」公開課》專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急診外科醫師高巍,就這些問題一一作答。
返程回小區途中有什麼抗「疫」小妙招?
高巍:一些朋友會乘坐高鐵返程,潛在風險是同行的人較多。人群比較密集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佩戴口罩,儘量少摘口罩,減少在火車上吃喝等活動。
有個小方法很有用,我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做法,就是列車員給同車廂的乘客建微信群。同車廂的乘客幾乎互不相識,有了微信群,如果乘客中有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可以第一時間在群裡通知同行乘客。這樣做是為了保證彼此的安全。
現在進入小區或寫字樓都需要登記,很多登記的地方只有一支筆,這支筆可能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使用,增加了病毒接觸性傳播的機會。因此,建議大家自己隨身攜帶一支筆,同時建議小區或寫字樓的工作人員代為登記,避免更多接觸性感染。
另外,電梯空間較小、不通風、人流密集,是一個比較高危險的地方。如果大家住的樓層比較低,建議直接走樓梯;如果樓層較高需要乘坐電梯,觸摸了按鍵回家後一定要洗手。
洗手應該用洗手液還是酒精?
高巍:洗手液、肥皂的作用是洗滌,沒有殺滅病毒的作用,但可以洗掉手上大多數病毒。
75%濃度的酒精有殺滅病毒的作用,特別是可以殺滅新冠病毒。有的朋友認為直接用酒精洗手更好,其實不然。不洗手的話,手上的髒汙會形成一層保護膜,把病毒隔離起來,酒精無法滲透進去。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洗完手後用酒精擦一擦手,進一步消毒。
如何安全使用酒精和消毒液?
高巍:酒精易燃、會揮發,不可以用來噴灑,往衣服上噴酒精的做法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是用酒精擦拭物品。還有朋友問,75%濃度的酒精可以殺死新冠病毒,那麼95%濃度的是不是更好?95%濃度酒精會導致病毒蛋白質外層形成一層殼,保護了病毒,而不是殺滅病毒。
使用84消毒液時要先稀釋,在家稀釋84消毒液,用一礦泉水瓶蓋的84消毒液兌兩瓶礦泉水即可。
錯誤使用84消毒液也是致命的。84消毒液有腐蝕性,因此稀釋時不要直接用手觸碰,會把皮膚燒壞;也不能把它噴在衣服、被子、窗簾上。用完84消毒液後,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
馬桶裡同時放潔廁靈和84消毒液會產生氯氣,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人窒息死亡。用溫開水、醋等稀釋84消毒液也不對,因為熱水或開水會導致84消毒液產生氯氣。
如何用溼紙巾和酒精自製酒精棉片?
高巍:溼紙巾有很好的清潔作用,它的酒精含量比較少,我們可以在溼紙巾袋裡倒少量酒精,然後搖一搖,便可隨身攜帶,隨時用來給手消毒,擦完手後還可以用它擦手機、門把手或桌子等。
口罩重複利用的方法靠譜嗎?
高巍:口罩重複使用的前提是口罩沒有髒、沒有汙染、沒有完全溼透。有三個小方法可以使口罩重複使用,在不得以的情況下可以這麼做。第一個方法是使用臭氧消毒櫃對口罩消毒。臭氧可以抑制新冠病毒,但要注意,不可以在消毒櫃裡用臭氧加高溫。有些網友用微波爐加熱口罩的方法也是不行的,這會導致口罩燃燒或爆炸。
第二個方法是用紫外線櫃或紫外線燈對口罩消毒,但使用時不能與人直接接觸,因為紫外線對眼睛和皮膚都有損傷。
第三個方法是使用「16層紗布口罩」,把兩塊紗布或把一塊紗布摺疊起來放在口罩內側,戴在口鼻上。戴上後,要把口鼻四周包住,不留縫隙。使用過後,把紗布扔掉,口罩還可以再次使用。關鍵時期,這樣做也是有一些防護效果的。
但不建議大家用塑料布或保鮮膜,有些網友自製口罩,在兩層布中間放一層保鮮膜,這是不行的。口罩的中間層是隔離層,有過濾呼吸的作用,保鮮膜不透氣,會使我們呼出的氣體從口罩上面或下面出去,吸入的空氣從上面進來,有可能最終導致感染。(文章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製片人丨王薇 陳劍祥 主編丨李瑛 總臺記者丨馬文佳 編輯丨李夏)
請把醫生的這些妙招轉發給所有人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疾病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醫路向前巍子
一個有點帥的急診科醫生!
喜歡巍子,點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