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王喬
趙阿姨午休以後感覺胃有點不舒服,想著是胃病的老毛病又犯了,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就又在床上趴了會兒。可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愈加嚴重,接著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趙阿姨吃了點治腸胃炎的藥,症狀有所減輕,以為沒事了,誰料晚上更加嚴重了,開始出現發燒等症狀。凌晨兩點,趙阿姨的老公和兒子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急診室。最後,醫生診斷為胃腸型感冒。
剛剛入秋,季節交替的時候正是胃腸型感冒多發時期。記者去找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光偉的時候,正巧見到原本來看腸胃炎的青年小李剛被診斷為胃腸型感冒。劉光偉告訴記者,最近這樣的病人很多。
到底什麼是胃腸型感冒?它與感冒和腸胃炎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劉光偉解釋,胃腸型感冒跟感冒一樣,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簡單來說,當病毒侵襲上呼吸道導致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如果病毒侵襲到胃腸道,那導致的就是胃腸型感冒。與感冒不同的是,胃腸型感冒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如腹瀉、腹脹、腹痛、嘔吐等,而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相對較少。且大多數患者發病急,先出現胃腸道症狀,隨後出現感冒症狀,所以很多患者往往在初期就先自我診斷為腸胃炎。
河南省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牛學恩說,老百姓平時所說的腸胃炎一般指大腸桿菌和沙門桿菌引發的食物中毒,是細菌引起的,而胃腸型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大家不要以為感冒加上胃腸炎就很可怕,牛學恩說:「胃腸型感冒並不嚴重,不管它也沒事。」胃腸型感冒其實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就是不治療,也會自愈,「其實排便的過程也在排洩病毒,但是拉得太多,就會丟失電解質和水分,所以患者需要多喝水,並注意補充電解質和熱量。」
胃腸型感冒與腸胃炎最大的區別存在於治療上。胃腸型感冒患者只需要多喝水,注意休息,清淡飲食,忌食生冷食物即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但是對於兒童、老人等抵抗力較低的人群,為防止胃腸型感冒引起併發症,可以進行對症處理。
所謂對症處理,就是針對不同的症狀服用相對應的藥物,如有腹瀉症狀,就服用止瀉藥物,有發燒症狀,就服用退燒藥。另外,牛學恩推薦了幾種中藥:藿香正氣膠囊、保和丸、參苓白朮散。
但是,患者很難自己判斷所患疾病到底是腸胃炎還是胃腸型感冒,如果擅自在家服藥可能延誤治療,所以還是建議患者到醫院找醫生明確診斷。胃腸型感冒也不是通過症狀表現就能與腸胃炎區分開的,需要查血常規才行。
專家提醒,除了胃腸型感冒,夏秋之交天氣乾燥、晝夜溫差較大,易導致多種胃腸道疾病,所以建議《大河健康報》的讀者朋友們注意日常飲食和休息,少吃辛辣、油膩、冰冷食物,多做運動,以提高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