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南京寧南某小區的陳女士發現兒子有腹瀉、嘔吐等症狀,緊接著出現了發燒、流涕等感冒症狀。
陳女士擔心兒子的身體,將他帶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寶寶患的是「胃腸型感冒」。
腹瀉、腹脹、腹痛、嘔吐……
這不是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嗎?
怎麼跟感冒扯上關係了?
是的,還真有這麼一種感冒,與急性腸胃炎有著幾乎相同的症狀,它就是胃腸型感冒!
那要如何區分兩種疾病呢?
別著急,藥娃這裡有秘訣!
症狀有差異!
胃腸型感冒和急性腸胃炎有著非常相似的臨床表現,患者一般都會出現腹瀉、腹脹、腹痛、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因此小夥伴經常將胃腸型感冒誤當作急性胃腸炎來治療,導致病情延誤。
但是,兩者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區分開的。
小夥伴們可以通過下表來鑑別:
病因不一樣!
除了症狀,病因也是區分二者的重要方式。
胃腸型感冒多由一種叫「柯薩奇」的病毒經口或經呼吸道感染引起,有時還伴有其他細菌的混合感染。
胃腸型感冒的發病誘因主要來自外部刺激,在天氣冷暖變化交替時發病率較高。
此外,食用過冷、過熱、油膩、辛辣的食物,刺激胃腸道黏膜,也會誘發胃腸型感冒。
急性胃腸炎多由病菌和毒素引起,起病之前大多有不潔飲食史。
最常見的病因是進食涼拌菜、燒烤、火鍋、剩菜剩飯等,這些食物容易被沙門菌屬或者金葡菌毒素汙染,從而引發急性腸胃炎。
用藥大不同!
胃腸型感冒
西藥:可以使用環丙沙星、琥乙紅黴素進行抗菌治療,如果合併有病毒感染,則聯合使用利巴韋林、鹽酸嗎啉胍;退燒用對乙醯氨基酚;如果病情嚴重造成胃痙攣,可以使用地塞米松急救。
中藥:藿香正氣片和藿香正氣水治療胃腸型感冒的效果較好。患胃腸型感冒的兒童還應同時服用一些消食導滯的解表藥,如藿香正氣丸、加味保和丸等。如果患兒腹脹、腹痛、嘔吐嚴重,可先服用四磨湯口服液止吐消食,半小時後再服用其他藥物,這樣效果會更好。
急性腸胃炎
較輕的急性腸胃炎一般無需用藥,多休息,適當補充水分,症狀便會自行緩解。
如果病情較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注意:脫水患者應予補液,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
藥娃溫馨提示:
做到以下幾點,預防胃腸型感冒so easy!
1. 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和易消化的食物,少喝冷飲;
2. 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3. 房間要經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 遇到氣候變化,要及時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