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他們金戈鐵馬,赤膽忠心,為國為家至死不渝,在這無數的英雄裡,我們也不乏看到了一些女人的身影,比如:商朝婦好、替父從軍花木蘭,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呂母、遲昭平,周恩來總理曾稱頌的「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隋朝冼夫人,唐高祖李淵之女平陽公主,抗金名將梁紅玉,明朝農民起義領袖唐賽兒,清鹹豐年間馮婉貞等等。
我們都知道花木蘭替父從軍,可有誰知道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替夫從軍的女將軍,今天就讓筆者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位替夫從軍的巾幗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人,土家族(也有人說是苗族)。她的父親秦葵是一個明朝的貢生,所以她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秦葵將兒女一視同仁,經常向他們傳授一些忠臣烈士的英雄氣慨和保衛家國的報國之情。明朝中晚期,秦葵便有了天下即將大亂的預感,便常常開始研究兵書,舞劍論兵。
在這樣的燻淘下,秦良玉和兄弟們一起讀兵書,學騎射。多年的勤學苦練,讓秦良玉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居然都遠遠超過了兄弟們。
後來秦良玉便嫁給了石柱宣撫使馬千乘。夫妻二人郎才女貌,琴瑟合音,一度被人稱為是神仙伴侶羨煞旁人。由於播州地區的土司楊應龍造反,作為宣撫使的馬千乘率兵3000人到了平息。在這次平亂中馬千乘、秦良玉夫妻二人獲得了「南川路戰功第一」的朝廷稱號。
萬曆四十一年,萬曆帝派來的監稅太監丘乘雲向馬千乘所賄,馬千乘因為有戰功在身所以不給他,這下可惑惱了丘公公,他便指使手下捏造罪名把馬千乘逮捕入獄,活活將其折磨致死。
面對丈夫突然遭辱離世,秦良玉悲痛欲絕。她含淚忍痛殯殮了為之深愛的丈夫之後,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毅然決定代替丈夫出任石柱宣撫使。
泰昌年間,後金兵入遼東,朝廷詔令徵兵援遼。秦良玉讓她的哥哥邦屛,弟弟民屛率數千人先行,接著自率精兵3000人趕赴遼東戰場。
天啟元年,後鑫圍困瀋陽,邦屏等奉命馳援,兵至渾河,得知瀋陽已經失守,眾軍同仇敵愾,勇渡渾河。正在紮營期間卻遭到了敵軍的襲擊,明軍以千人抵抗金軍萬人之眾,殺敵數千後,金軍主力又趕到,邦屏率領明軍英勇拼殺後但終寡不敵眾和千餘士兵一起血灑殺場為國捐軀。民屏身負重傷突圍。
同上秦良玉率精兵3000人北上鎮守山海關,在山海關附近秦良玉之子祥麟在激戰中,被箭所了眼睛但他拔出箭繼續追殺後金兵,敵軍見了如此不怕死的人嚇的趕緊退兵罷戰。
因軍力不夠,秦良玉奉熹宗之命回川徵兵。恰縫此時永寧宣撫使奢崇明造反,他以馬千乘被明所害,兄長為明捐軀為由想說服秦良玉加盟,但秦良玉不為所動,殺了來使轉戰重慶、成都等地。後被封 為誥命夫人。
天啟三年,秦良玉打敗奢崇明,平定了全川,同年她率眾又平定了松藩之亂。
在崇禎三年,永平四城失守,震驚京城,在崇禎召告天下勤王后各方將領為求自保逗留不前,唯獨秦良玉晝夜兼程,馳援京師。
崇禎七年張獻忠入川,秦良玉與正好回川的兒子前後夾擊大敗張獻忠。
崇禎十三年,農民軍首領羅汝才兵犯四川,秦良玉領兵迎戰,羅汝才聞聽不戰而逃,秦良玉帶兵出擊,在巫山和夔州大敗羅汝才所領導的農民軍。
隆武二年,秦良玉接受隆武政權賜封的太子太保、忠禎侯封號,原本打算高舉扶明抗清旗號的她準備前往抗清,但因為鄭之龍投清,隆帝被捉終未成行。
1648年久病臥床的一代巾幗英雄,因病抱恨離去。回顧秦良玉戎馬一生40餘年,在其丈夫馬千乘被害致死後,拋去個人恩怨,將家國大義放在了首位,奮勇抗金保家衛國的精神無愧於中國唯一被載入史冊,戰功卓著,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忠禎侯這些稱號。不得不說她的一生讓天下無數自稱有著錚錚鐵骨的七尺男兒也不由的為之憾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