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捐贈畢生積蓄,與丈夫同獲世界唯一榮譽

2020-12-13 隔壁Lao老陳

「誰說女子不如男」在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上,為國家做建設的不光光只有男人,也有不少的巾幗英雄。古代有花木蘭替父從軍,近代的社會中雖然沒有替父從軍置身戰場的偉大但是也有不少的女性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同樣展現出自己的魅力。

李佩先生是除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之外,另一位傳奇的女性,她與丈夫的名字被命名為了兩顆行星,是全世界唯一的存在。

動蕩的時局,高尚的追求

「書香門第院,才子佳人府」李佩出生在1918年一個實實在在的書香家庭中。祖籍江蘇後來遷移到了北平,家裡有五個子女,她是長女,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

由於受家族書香氣息的薰陶,她們從小就培養了優秀的品德和高雅的氣質,她們四姐妹被稱為「珍珠珊環」。僅僅只看照片,無論在哪個朝代,哪個地區,她們的美貌和氣質都是無人能敵的,是真正配得上「國色天香」四個字。

李佩的性格從小就非常的獨立和堅強。由於自己的父親是一個舊社會的人,封建的思想讓父親極度的重男輕女,並且不喜歡女孩子上大學。因此她經常與父親吵架,擁有極強的反抗性,後來在母親的支持下,也在她堅定的反抗之下,最終父親妥協,她也成功地考入了大學。

李佩從此成為了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的一名學生,進入學校後,她的面貌煥然一新。戰爭爆發後,學校已經不安全,李佩被迫宅在家。但是她的心卻不願意宅在家裡,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1938年的一天,她與另外兩個女生,經過各種磨難,前往了雲南西南聯大。

因為她在學習上面的堅持不懈,感動了家裡的人,家人們也認為大女兒是個可造之材,開始全力支持她的學業。學習是燈,努力是油,想要點燈,必須加油。最終在自己的努力下,在1947年的時候,李佩前往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工業與勞工關係學院學習工商管理。

後來李佩在美國的康奈爾大學結識了自己的一生所愛一世之情郭永懷。郭永懷是當時康奈爾大學的教授,也是研究生院三大創始人之一,是一名中國人。當時的李佩能夠說標準的漢語和流利的英語,在大學裡面教授中文。

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之下,郭永懷遇見了李佩,瞬間被李佩優美的身姿,美麗的容顏,高雅的氣質所吸引,很快便墜入了愛河。在經過郭永懷不懈的追求下,終於成為身在西方的中國情侶。後來在1948年的春天,在紐約附近的小鎮結婚了。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建設祖國,郭永懷李佩夫婦決定回國為國家建設出力,然而回國之路卻沒有那麼順利。美國為了防止中國學者回國,下了眾多的禁令,回國之旅也因此被耽擱,直到1956年美國政府取消了中國學者出境的禁令,可是美國人卻仍沒有打算放過這對夫婦。

美國政府採用多方面的阻攔,為了防止被抓到把柄,郭永懷毀掉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數據。一直到九月份,這對夫妻帶著五歲的女兒放棄了紐約的別墅和舒適的生活,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天妒英才,中道崩殂

回到祖國後,郭永懷擔任中科院力學所副所長,成為了人造地球衛星設計院的一名頂級工作人員,與錢學森教授齊名。李佩則擔任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中關村西郊辦公室副主任,後來被調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了一名外語教研室英語教師,事業如日中天。

但是好景不長,李佩先生慘遭誣陷,被迫進行了六年的審查隔離,生活上面受到了一定的打壓。這還不是最糟的,生活上的傷害可以熬過去,但精神上的卻難以忍受。在1968年的一天,她的丈夫所乘坐的飛機不幸墜毀,當場身亡。

突然降臨的天災對她的精神上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在丈夫的追悼會上,看著自己丈夫的遺像默默地坐在一旁,觀望著,因為自己還在隔離期間,不能夠將自己內心的痛苦展現出來,只能憋在心中,沒有任何人來安慰,一切的痛苦與悲哀只能由她自己一個人慢慢的承受

老將登場,重現輝煌

時間可以磨滅一切,但無法消滅一個人內心的信念。1974年,李佩的生活重見光明。開始重操舊業,進行英語教學,後來被調回到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成為了一名外教給學生們教育另一種語言。

學生們沒有英語教材,她就自己編寫,她所編寫的教材一直流傳至今,造福了不少的後人,直到70歲,她的課堂生涯正式結束被迫退休。但是,課堂生涯雖然結束,但是自己的信仰並沒有完成。

於是在她70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電腦,80歲的時候給博士生上課,並且還開設了「中關村大講堂」邀請各個領域的名流,免費給學生們講課,一直到她94歲的時候,實在幹不動了,才決定關閉

她的一生是讓人敬仰的,是擔得起我們稱她一聲「先生」的。她早年喪夫,晚年喪子,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而努力奮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第一任主任,同時還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為中國今後的外語教育事業創造了條件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

天空中閃耀的星

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她,即使在耄耋之年,依然將她高貴的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晚年的她毅然決然地將自己的丈夫獲得的「兩彈一星」元勳金質獎章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自己畢生的積蓄60萬元全部都捐了出去,沒有給自己留一分一毫。靜靜地來走默默地走。三年前,100歲的李佩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臨走前只要求自己和丈夫埋在一起。

後來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舉行了,李佩先生和郭永懷先生骨灰合葬儀式,分割了半個世紀的有情人,最終可以在天堂相遇,也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葬禮上數百名哀悼者和李佩先生做了最後的告別。

兩年前,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告,將其中的兩顆小行星命名為「李佩星」和「郭永懷星」,象徵著在今後的日子裡,他們將成為一盞燈,照耀著國家的未來,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殊榮。李佩夫婦詮釋了什麼叫做愛國,他們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願他們能在另一個世界開心快樂。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的世紀人生
    她舉辦了國內首期應用語言學研究生班,培養了新中國最早的一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968年,郭永懷在從青海返回北京途中,因飛機失事犧牲,年僅59歲。1997年,唯一的女兒病逝,年僅45歲。因自己在重慶白區和美國留學經歷,遭受8年之久的隔離審查。命運之殤,使得李佩先生「內心強大的能容下任何湍流」。
  • 她是北大才女,京城最美的玫瑰,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曾經,在我國的北京大學中,有這樣一位被譽為"北大才女"的優秀人才,與此同時,她也被很多人稱為是京城中最美的"玫瑰",作為我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她為新中國的文學事業發展也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那麼,這位才女究竟何許人也?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她又做出過怎樣的貢獻呢?
  • 李佩:丈夫意外身亡,女兒患癌病死,應用語言學之母的傳奇人生
    從西南聯大畢業後,李佩參與中國勞動協會的工作,隨後還出席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工會和第一屆世界婦女大會。1947年,李佩考上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碩士,在工業與勞工關係學院學習。一天,她聽說航空研究學院有一位年輕的華裔學者,要在學校大堂做報告。
  • 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一生沒有任何著作,僅憑教養與信念服人
    她叫李佩,出生於北京,父親是曾出國留學的人,但是她卻說自己的父母完全是舊社會的人。因為從小,父親就不讓女孩讀書,是在母親和她的共同努力下,她才進入學校,從三年級的時候,她就已經在學外語,後來上大學的時候,父母要求她必須上女子學院,不過最終她還是去了北大的的經濟系。
  • 她是應用語言學之母,中國第一本英語書也出自她手,卻不被人熟知
    她是應用語言學之母,中國第一本英語書也出自她手,卻不被人熟知我國的近代史上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人才,清朝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不復存在之後,中國的新舊思想開始交替改變,越來越多憂國憂民懷著一腔熱血想要報效祖國的人才湧現。
  • 美國百歲老人奉獻畢生積蓄 為17所大學捐贈近千萬美元
    在去世後,她留下遺囑將自己積攢下的近1000萬美元全部捐贈給了華盛頓州的多所大學。據英國《衛報》報導,伊娃·戈登從小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金長大,高中畢業後搬到了西雅圖。年輕時,她在一家投資公司做交易助理,1964年結婚,和丈夫過著簡樸的生活。在此之後,伊娃因股票和投資慢慢積累了一筆財富。61歲的約翰·雅各布斯(John Jacobs)是戈登的教子,也是管理其遺產的私人代表。
  •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去世並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1978年,組織創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並擔任教研室主任。她編寫的英語教材榮獲國家優秀教材獎,舉辦了國內首期應用語言研究生班,為該學科在國內正式建立做了開拓性的工作,並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先生千古,你永遠是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 中國唯一聾人語言學博士,她是學生的「知心姐姐」
    她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聾人語言學博士,是享譽特教圈和手語圈的聾人學者,更是學生心目中的勵志榜樣和「知心姐姐」……5月16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市殘聯獲悉,第六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重慶師範大學教授鄭璇作為自強模範受到表彰。
  • 中國第一位女空降兵馬旭為家鄉教育捐出千萬積蓄
    2018年9月,一位八旬老人去銀行轉帳的行為,帶來了一個感人故事:中國第一位女空降兵馬旭老人心繫家鄉,決定捐贈畢生積蓄1000萬元助學。
  • 她被稱為先生,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夫妻倆名字都被命名為小行星
    能被稱為「先生」的女子屈指可數,她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她和丈夫是全球唯一一對夫妻倆的名字都被命名為行星的人。 1917年,李佩出生在鎮江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母思想開明,她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曾在北京上小學,在教會學校讀完了中學。她非常聰明,成績優異。
  • 原子彈之母吳健雄:一位卓越的世界公民,一個永遠的中國人-虎嗅網
    」,並且她曾經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並因為直接推動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而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她是名副其實的「原子彈之母」。但是,美國對於這一部分的歷史很多時候選擇避而不提。因為在當時充滿國籍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美國科學界,身為中國女性的吳健雄能有如此巨大的貢獻可不是美國當局樂意見到現象。
  • 她一生未婚,無兒無女,卻公認是中國最偉大的「母親」,萬嬰之母
    然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中國最偉大的母親」,獲此稱號卻是眾望所歸,她就是林巧稚。或許有許多人已熟知她的名字,但時隔久遠,仍有更多人感到陌生,這位終生奮鬥於醫療前線的偉大醫生甚至沒有組建家庭,也沒有真正誕育自己的子女,但是天下萬嬰都是她的孩子,被稱為「萬嬰之母」的她在分娩時挽救了萬千母嬰的性命,如同提燈女神南丁格爾一般為初生兒保駕護航,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紹她的人生故事。
  • 「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李佩逝世
    晚年的她用10多年,開設了600多場比央視「百家講壇」還早、還高規格的「中關村大講壇」。 沒人數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學家,有多少是她的學生。甚至在學術圈裡,從香港給她帶東西,只用提「中關村的李佩先生」,她就能收到了。她的「郵差」之多,級別之高,令人驚嘆。
  • 語言學家李佩逝世為國內的應用語言學做出了開拓新工作
    李佩先生曾創辦了我國「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師資班,為該學科在國內的正式建立作出了開拓性工作,並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成功實踐,被國外同行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網絡配圖李佩先生被稱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關村的明燈」,99歲的李佩先生一天中大多數時光坐在朝南房間的沙發裡,聽助手李偉格給她念念報紙,三個月前,她還組織老朋友們到中科院力學所開會,討論當下的熱點問題。
  • 城市快報:讓外國人讀懂中國古詩詞葉嘉瑩獲加大學榮譽博士
    本報訊(記者 程婷 通訊員 吳軍輝 賀家豪)昨天,葉嘉瑩教授阿爾伯塔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在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東方藝術大樓舉行。著名中華古典詩詞大家、91歲華裔女學者、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從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董事會主席道格拉斯·高斯手中接過學位證書,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
  • 呂梁奶奶捐贈太原理工50萬
    捐贈人、75歲的臨縣三交鎮鎮政府退休人員樊清娥女士向太原理工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畢生積蓄50萬元用於設立「樊清娥大學生獎助基金」。副校長吳鬥慶出席儀式並代表學校向樊清娥女士頒發捐贈證書和「名譽校友」證書。太原城北公證處、樊清娥女士的家人、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儀式。國內合作處負責人主持捐贈儀式。「樊清娥大學生獎助基金」由樊清娥女士個人出資捐贈設立。
  • 世界語言學大師的「中國夢」
    韓禮德教授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大師,亦是當今世界語言學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他所創立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為揭示人類語言的奧妙提供了獨特的理論視角。其學術背景源自歐洲語言學傳統,在索緒爾基礎上於20世紀中期發展而來;他直接師承倫敦語言學派創始人弗斯,但其語言學研究又從中國起步,受業於兩位傑出的中國學者——羅常培教授和王力教授。
  • 葉嘉瑩連生2女丈夫冷漠出走,她絕望地癱坐地上:愛詩詞心滿意足
    四年後,丈夫出獄,葉嘉瑩本來以為終於熬過來了,卻不曾想丈夫因久被囚禁,性情大變,開始爆怒她,還不願工作。葉嘉瑩只能一個人託起了家中的生計,她開始在大學兼職教授詩詞,然而疲憊的她回到家,卻還要面對丈夫無休止的斥責。後來2女兒出生,丈夫趙東蓀對她嗤之以鼻,冷漠出走。
  • 暨大「90後」語言學大師詹伯慧先生設立語言學獎
    他在超過一個甲子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不倦地進行著語言學的「拓荒」研究工作。語言學研究之重要性,在他看來事關中華文化的存續與發揚。他對漢語方言、漢語辭書、漢語應用和漢語規範等領域做了大量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成果輻射至日本、新加坡、法國、美國等地,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 #好人365#陸樑:耄耋高齡心系學生 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陸樑將畢生積蓄捐贈給他曾工作過的學校。圖片來源:中山文明網2015年4月9日上午,陸樑出席了板芙中學特別舉行的捐贈善款儀式,正式將他畢生的積蓄捐贈給他曾工作過的這所學校,支持該校建設。在捐贈儀式上,陸樑的學生、板芙鎮黨委委員李帝松飽含深情地讚揚老師的善舉。談起這次捐贈活動,陸樑一再叮囑:「千萬不要為我搞太多的活動,名利都是不重要的,因為黨和政府以及其他人照顧了我很多,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陸樑說,目前他的身體也很好,沒有任何毛病,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錢捐給學校,讓學校培養更多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才。陸樑一生未娶,無兒無女,卻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