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稱為先生,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夫妻倆名字都被命名為小行星

2021-01-10 騰訊網

先生,在中國文化中有很多意思。例如古代對老師的稱呼、對帳房管帳的或從事文書工作者的一種稱呼。古代,先生絕大多數都是對男子的稱謂。然而到了近代,一些女性知識分子或者有身份的成年女子,也可以叫先生,這是對她們的一種尊稱。據了解,最早被稱為「先生」的女子是宋慶齡。另外,還有楊絳、冰心等人,也被稱為「先生」。能被稱為「先生」的女子屈指可數,她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她和丈夫是全球唯一一對夫妻倆的名字都被命名為行星的人。

1917年,李佩出生在鎮江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母思想開明,她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曾在北京上小學,在教會學校讀完了中學。她非常聰明,成績優異。193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經濟系,成了北大的高材生。由於戰爭,學校被迫南遷,李佩也跟著去了昆明西南聯合大學。

畢業後,李佩在中國勞動協會重慶分會工作,負責勞工福利和國際聯絡,改善工人的生活狀況等。1947年,她決定出國深造,去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在這裡,她遇見了大學時期的學長郭永懷,只不過他現在是康奈爾大學的教授。異國他鄉,兩顆漂泊在外的心逐漸靠攏。第二年,他們結婚了。

1949年,郭永懷開創了一種計算簡便、實用性強的數學方法——「奇異攝動理論」,從而解決了跨聲速氣體動力學的一個難題,他因此在國際上出名。1951年,李佩在康奈爾大學語言系教授中文。雖然夫妻倆生活在美國,但他們一直想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可美國政府出了規定:禁止中國學者出境,夫妻倆只好等待一個良機回國。韓戰技術後,經我方的努力,美國被迫取消了禁令。不過,美方仍以「維護國家安全」為藉口設置重重障礙,阻止在美的中國人才回國。

1956年10月,郭永懷和李佩帶著孩子衝破了層層阻礙,終於回到了祖國。之後,兩人都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丈夫在中科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任職,是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兩彈一星元勳」。妻子負責中關村的後勤建設,還創辦了醫院,並加入我黨。1961年初,她也被調到中國科技大學,擔任外語教研室英語老師,和丈夫一起工作。多年來,李佩為我國培養了很多人才,很多知名學者都是她的學生,為外語教學和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1968年12月5日,徐永懷院士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李佩先生得知這個消息後很傷心。隨後,她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被隔離審查6年多。唯一的女兒也到鄉下插隊,後因病回京。她沒有被打倒,把精力都放在了教育事業上,直到1987年才退休。1996年,女兒病逝,令她大受打擊。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5周年校慶之際,李佩先生將丈夫獲得的「兩彈一星」元勳金質獎章捐給了學校,還把全部積蓄和丈夫的遺物分三次捐給了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和中國科技大學。

2016年5月底,李佩先生因為肺部感染住進了醫院,各界人士紛紛前去探望。2017年1月12日1時26分,她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9歲。2018年7月,為了感謝郭永懷院士和李佩先生所作出的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郭永懷星」,把212797號的小行星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相關焦點

  • 她與丈夫的名字,被命名為「夫妻行星」,在黑夜中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她去世的第二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用李佩及其愛人郭永懷的名字命名了兩顆小行星。從此,在茫茫的太空中出現了「李佩星」和「郭永懷星」,當然,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夫妻行星,他們夫婦以後將在黑夜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 此人是清朝的女科學家,著作很了不起,有顆小行星都以她名字命名
    在她小時的王家絕對可以算上是書香門第,王貞儀的祖父是當時的知府大人,而且精通算術,學識淵博;她父親精通醫術,是當時著名的學者。她的奶奶和媽媽都是書香門第之後,都十分精通詩學。所有在這些學霸的薰陶之下,在年幼的王貞儀教育中,體現了那個時代罕見的開明。王貞儀在才華橫溢、書香氣很濃烈的家庭之中成長,順理成章地培養了對書卷和知識的強烈渴望。她從小最粘的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祖父。
  • 命名「高魯星」 宇宙小行星有了長樂人名字
    宇宙裡的小行星有了長樂人的姓名啦!昨日,記者從長樂市科協獲悉,為紀念長樂人高魯先生對我國近現代天文學做出的貢獻,由北京天文臺CCD小組發現的一個小行星,近日被命名為「高魯星」。此前,用福州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林則徐星」。  高魯為長樂城關人,是中國現代天文學開創者。
  • 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為表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一任主任、原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07年5月19日發現、國際編號為218914號的小行星,近日正式被命名為「唐敖慶星」。
  • 科學家用該鳥類名字命名小行星上的結構!
    據消息稱,小行星「本努」的表面特徵得到了一些官方名稱!去年夏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統命名工作組批准了Bennu的命名規則,這顆小行星目前正在軌道上運行,並由奧西裡斯-雷克斯宇宙飛船進行研究。命名的主題是「神話中的鳥類和類似鳥類的生物」。因此,前12部相關動物的電影名字現在已經公布。
  • 張國榮梅豔芳劉德華古天樂……他們都有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星星!
    網友紛紛表示:楊光宇先生大概是個很浪漫的理工男!楊光宇先生發現的小行星,很多都以他喜歡的明星命名。「以你的名字呼喚星星」,也許是世界上特別又高級的追星行為了吧~其實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有另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張國榮」。這次已經是哥哥的名字第二次被用來給小行星命名。
  • 小行星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合適嗎,你怎麼看?
    其中四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命名,它們分別是: 編號55381 Lautakwah,劉德華小行星;編號55382 Kootinlok,古天樂小行星;編號55383 Cheungkwokwing,張國榮小行星;編號 55384 Muiyimfong,梅豔芳小行星。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新聞—科學網
    「這使得延續了半個世紀的命名法缺陷之處日益顯現,那就是可供選用的神話精靈數量的有限和不足,再說也不是哪位天文學家都通曉西方神話的細節。」李競介紹說,為此,從事小行星觀測的歐美幾個國家的天文學家協商,將命名的範圍從天上神靈擴大到世間的人和物,但名字必須是女性化的規定不變。「這可能是認為小行星成員都該是清一色女性的學究式偏見所致,於是凡是男性稱謂的文字拼寫都得改為陰性。」
  • 一太陽系小行星被命名為"王選星"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魏武)由九三學社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方正集團共同主辦的"王選星"命名儀式31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出席了命名儀式。
  • 日本宇宙機構用童話人物為小行星地貌命名,甚至連石塊都有了名字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簡稱:宇宙機構,英文縮寫:JAXA)研製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圍繞小行星龍宮飛行了半年之久了。它先後釋放了巡視器MINERVA-II1和著陸器MASCOT,但卻遲遲無法親自著陸在小行星龍宮上。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人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近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業餘天文愛好者再獲殊榮 名字被命名小行星(圖)
    陳韜告訴記者得知這個消息他也很意外:他經常瀏覽「國際小行星中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網站,該網站每兩個月都會發布一次小行星命名最新消息,10月7日,當他打開網站時,意外地發現了國際永久編號為19873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陳韜」星。「當時相當驚喜,就打電話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電報中心主任格林教授,能夠和『李四光星』一起被命名實在是我的榮幸!」
  • 孫堅實力「追星」獲小行星命名 小行星命名權如何購買?
    4月19日,孫堅工作室在網上發文稱:「感謝雪梨天文臺將這顆編號703034的小行星贈予我們,並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孫堅,從此宇宙中將有一顆星星叫做孫堅了。」此外孫堅還在評論中暖心表示:「當時媽媽在旁邊,我轉身對她說等以後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在那裡相會,那裡是我們另一個家。」
  • 中國院士小行星命名
    湘籍院士黎介壽從醫60載 獲永久性小行星命名新華網湖南站 2014年04月26日 10:00人的名字: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黎介壽,從南京軍區司令員蔡英挺、政委鄭衛平以及中國科學院領導手中,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 一顆小行星竟然以一個藝人的名字命名,才知道他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都是小編特別喜歡的佳作。古天樂還經常參加公益活動,不是作秀,而是真有作為。2009年,古天樂代表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受災地區捐贈價值約20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物資。同年,古天樂成立慈善基金,到2011年在貴州習水、遵義等地捐錢建了49間學校、20多間醫療所和50口水窖。並會每月派出監察人員去到內地各城鎮了解,看城鎮是否缺學校、醫療所或水窖。孩子們還親切叫他「古校長」。
  • 國際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
    國際編號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南仁東星」 政前方微信公眾號 2018-10-15 19:20
  • 夫妻倆皆姓「馬」,給孩子取了個「諧音名」,上學第一天哭著回家
    導讀:夫妻倆皆姓「馬」,給孩子取了個「諧音名」,上學第一天哭著回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夫妻倆皆姓「馬」,給孩子取了個「諧音名」,上學第一天哭著回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細數吳汝康的成就
    朱進介紹,小行星是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最早,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發現者對小行星進行後期觀測,從而把小行星的軌道定準。同時,如果小行星光有編號沒有名字,在使用時都是數字容易出錯,也不容易讓大家對這顆小行星有印象。
  • 十萬分之一的「緣分」:妻子捐腎救夫,丈夫用妻子名字命名麵館
    妻子孫國芳忙著煮麵,丈夫李方東在一旁往面碗裡放調料,狹窄的灶臺邊,夫妻倆默契地配合著。芳芳麵館以孫國芳的名字命名,平靜的生意背後藏著的是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6年前,李方東被確診患有尿毒症,一度心灰意冷,陸續接到過5次病危通知書。孫國芳選擇「不離不棄」,以十萬分之一的概率配型成功後將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丈夫。在孫國芳看來,「幸福其實很簡單。」
  • 日本小行星機器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HIBOU和OWL
    今年9月,這些小型探險者從他們的母船「隼鳥2號」(Hayabusa2)宇宙飛船出發,降落在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上,完成了一次歷史壯舉。在此之前,還沒有移動探測器成功登陸過小行星,更不用說探索小行星了。此前這兩個機器人一直被稱為MINERVA-II1A和MINERVA-II1B,與其說這兩個是名字,還不如說它們是型號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