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的英語環境差異有多大?事在人為,在國內也可以實現80%左右

2021-02-19 透析英語

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起飛的一刻,伍教練抓住最後機會保存一些網站的資料,又連看好幾個YouTube視頻,直到777離開地表的4G信號層,終結了我一年半的英語國家之旅。在兩個帝國之間穿越,環境差異巨大,這種經歷也檢驗了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都說語言能力跟有環境有關,而在國內很多人英語不好經常怪「沒有語言環境」,但是現在網絡發達,完全可以用手機、電腦等打造一個英語環境,甚至可以做到跟英語國家差不多。

直到我有機會長期在英語國家生活,才能親身比較國內外的語言環境差異,以及技術手段(特別是國內的特殊網絡條件之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用英語」的環境?伍教練嘗試簡單粗暴地用百分比表達我的主觀印象,歡迎各位補充。這對在國內提升個人英語水平,以及打造兒童雙母語,都有參考價值。

在英語國家,自然有很多機會用英語跟老外交流,細分有兩類:1是跟老師、同學、朋友、房東進行的長時間學術討論、主題演講、文化交流等,深入細緻;2是跟超市收銀員、餐廳服務員、銀行電話客服等進行的短時間交流,比較表淺,辦完事就拉倒。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比較宅的留學生的情況,如果你談了個不說中文的女友,或者做到同等的深度融合,在生活接觸中說英語,輸出量可以翻倍再翻倍。

伍教練與碩士課題導師John Swettenham博士

在國內只要建立個人口語圈,跟身邊熟人約定說英語,你就有大把機會表達,在口語輸出量上超過「留學宅」是很容易的。如果你跟老婆孩子等最親的人形成只說英語的習慣,輸出量可以做到接近娶了英國老婆——100%難說,70%以上是沒問題的。我跟兒子從來只說英語,跟老婆連吵架都用英語,在國外國內確實沒有太大區別。多說一句,心理學研究說用外語討論更容易對事不對人,所以用英語吵架會比用中文吵架更有利於團結……

明顯的差距不在量,而在質:老外(主要是英語母語人士)即時反饋的口語比國內同胞的質量高很多,而在一對一口語交流的時候你聽得最認真,再加上即時互動的各種身體語言(目光、手勢等)、語用學信號等,習得效果明顯優於一般國內同胞的「中式英語」。實質上這種差距在於語言輸入,而不是輸出,其實是很好解決的,在國內大量讀原著、聽「真英語」,通過大規模積累詞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當然,上述跟老外即時互動的效率仍然是跟「老中」互動難以企及的,例如我的蘇格蘭房東Scott說院子裡的儲物房是store,我只聽一遍就學會了,下次跟他或者其他蘇格蘭人交流也跟著說store。

在國內跟「老中」說英語,還有一種提升口語質量的操作:即時逆透析,即說到一些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表達的詞彙時,就立刻掏出手機查詞典app(往往用到在線詞典),查出比較標準、地道的英語表達,然後接著說。例如回國後,我帶Tritium給開煙檔的舅爺拜年,看見開動的吊扇很好奇,我即時查得ceiling fan,然後告訴他,他立刻就ceiling fan、ceiling fan地歡呼起來,因為風吹跑了一些叮他的小蚊蟲,結果就是父子倆都習得了新的口語詞彙。

詞典app越做越好,漢譯英查詞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信賴的,至於是不是完全地道就不好說了,例如查「儲物室」出來

storage room

locker room

store room

只有第三個接近蘇格蘭東北部Doric方言區的地道表達,但前兩個未必就不地道,可能英格蘭、美利堅、澳大利亞等某處的老外也愛說storage room呢?無論如何,詞典app縱然尚不完美,但總比自己粗暴翻譯出來的中式英語更「正宗」一點。

跟自己人說英語也有獨特的優勢,就是有更大的空間停下來查詞。我跟兒子說英語時無拘無束,慢慢查慢慢說一點都不著急,其他自己人也不會怪我「不尊重」,但換成跟UCL的教授、蘇格蘭的房東等交流的時候,基本不可能有查詞的操作,既不禮貌,也來不及。

寫作也是語言輸出,類似口語,但據我的觀察和體驗,在國內寫英文的比例要低很多,因為在國內寫東西往往是要幹正事,若不是在外企等國際化場景,工作語言只能是中文,你是不可能改變的。能改變的是社交媒體,在網上聊天可以改用英語,但這也涉及受眾的問題,你寫的英語稍微長一點就不會有人看。

有人會通過一些社交網站跟老外交流,例如當年的ICQ、Omegle等,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類似的,反正Whatsapp也被剿滅了。就算還能用,也只能偶爾上去體驗一把,只要做不到日常使用,語言環境仍然建立不起來。

寫作在表面上比口語容易,其實是比口語更高級的語言輸出,對於非母語人士來說易學難精,即使不遺餘力查詞典也不頂用,除非在從小在國外上學。

無論在國內國外,你都能完全掌控閱讀的語種,取決於個人是否建立了讀英語的習慣——我的建議是#每天讀1萬詞#,用制度保證計劃,用計劃養成習慣,在大劑量中實現質量。各種搜書網站讓你能下載到數百萬高質量的英文原著,你再也沒理由抱怨國內的圖書館(特別是小的圖書館)缺少英文書了——我甚至認為國內外的圖書館都是多餘的,真的為了「人類文明傳承」之類宏偉目標,請把館藏圖書都掃描識別成電子版,掛網上就是最大的功德。

非要說國內不如國外,就是路上、產品包裝上、各種文件材料等上面的英文,國內自然就是中文,但這些點滴文字跟大規模的閱讀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我逛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花了一整天讀了63處仍然只有8500詞。

另一個差距就是國內讀不到某些英文網站的內容,例如回來發現BBC沒法看了。至少還有Yahoo、Wikipedia等一大堆英文網站可以看嘛(回國後發現我在777上保存的好幾個Wikipedia網頁居然全部能打開,然後我就沒興趣讀了……)。先做能做的事情,足以填滿你的閱讀「產能」,例如#每天讀1萬詞#,所以對於個人來說,國內外閱讀環境差不多。最近還發現一個驚喜,就是Twitter的app回到國內後雖然看不了,但經常會有推送。

按理說,聽力環境是國內可以做得最精彩的一環,發達的網絡讓你在國外也沉浸在全英語的視聽語音環境。其中,各類視頻網站有大量英文電影,資源豐富程度不亞於國外,就是很多掛了無法消除的中文字幕,需要通過鍛鍊「無視」,這點尚不如國外的Netflix。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在國外的中國人翻牆回國內看視頻,特別是一些英文電影,免費啊!

國內最大的不足是上不了YouTube,結果就是失去了主動權。在YouTube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搜到想看的東西,例如有一次家人看了國內的電視購物廣告想買一款進口變焦眼鏡,我在YouTube上就看到很多用戶感受和測評的視頻,有吹也有黑。在國內,Bilibili等不乏比較有價值的英文紀錄片,但是只能從現有的資源中選擇看,觀眾是被動的。

電臺方面,國內流媒體資源相當豐富,好幾個app都能流暢收聽英美實時廣播。我就在國內開車跑長途的時候用手機4G連汽車音響收聽BBC Scotland,彷佛又回到了蘇格蘭高地「世界最美公路」NC500自駕遊。

播客也基本可聽,蘋果一直流暢,就是國內市場不容易找到英文播客,你可以在電腦上搜英美的iTunes播客排行榜,然後直接搜名字就可以了。之前有網友告訴我說安卓上的CastBox被剿滅了,但我回國後實測發現CastBox的大部分播客還是能聽的。

國內聽英文歌也很方便,各種音樂app,就是跟幾年前相比,能下載mp3的歌越來越少,例如我推薦的歷年Billboard年終top 100排行(1956-2014)過去能下載個90首以上,現在每年能下載10首都不到,幸好還能在線免費聽。儘管如此,跟國外聽歌的方便程度還是差不多的。

有聲電子書,國內比國外的選擇是少了點,但優點是免費,知足常樂吧。

國內差距比較大的是電視,各種新聞臺app即使還能看也是卡成翔。不過我在英國沒怎麼看電視,因為看電視要交1000多元電視費。理論上說,在英國用網絡看中國的央視電視頻道也要交這筆錢,奇葩了。也許這是英國的產業政策,要加速淘汰電視媒體?其他國家大多沒有這種規定,可以隨便看,YouTube上面就有很多新聞臺的直播頻道。不過能看YouTube,也沒必要看什麼電視節目了。在國內的話,往往只有CGTN(央視英語頻道),聊勝於無。

綜合來看,國內英語環境能通過各種手段實現接近80%左右,這還不算科學上網,也沒有積極結交老外呢。

「國內缺乏英語環境」只是一個藉口,一切事在人為。只要你願意,在國內一樣可以過上「英文版」的人生,甚至在國內外沒什麼兩樣。反之,很多人即使出了國,仍然沒有用英語的意識,總是走不出中國人的圈子,待上幾十年也可能毫無長進。

各種手段技術上雖然做不到100%的純英語環境,但也足夠你大幅度提升英語能力,足夠嬰幼兒建立英語第二母語。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希望實現的是精通雙語而非只懂英語,因此國內英語環境的「不完美」反而是好事。

相關焦點

  • 理財-百夫長黑金卡如何辦理國內外百夫長黑金卡有何差異?
    現在就去關注下百夫長黑金卡如何辦理以及國內外發行的百夫長黑金卡差異比較。百夫長黑金卡如何辦理百夫長黑金卡不接受申請,僅通過邀請制的形式籤發給精選的極少數最高端客戶。百夫長黑金卡的邀請對象是那些經常出行,在與旅行相關的品類、奢侈品和餐飲方面的消費水平非常高的人士,而且他們追求與眾不同的專屬體驗和尊崇身份、增值服務和終極個性化服務。至於百夫長黑金卡如何辦理,具體如下。
  • 高考英語和託福的差異
    國外大學採用的是申請制,不像國內是統一高考,一錘子買賣。當然,國外申請也要求出具一定的考試成績,例如託福、SAT等。託福滿分120分,考查聽、說、讀、寫四科,每科30分。託福考試,在國內基本每周末都有1-2場,考點遍布全國,考試次數沒有限制,學生可以隨意刷分。對於一直在備戰高考的學生來說,託福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呢?
  •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央行論文:國內外評級差異大,應進一步開放國內企業評級市場 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了題為《中外企業信用評級的差異及其決定因素》(下稱《論文》)的工作論文,論文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的蔣賢鋒和國際清算銀行的
  • 日中「英語學習環境」的差異在哪裡?
    日本「東洋經濟在線」 7月7日文章,原題:日中「英語學習環境」的決定性差異 今年對日本的英語教育來說是邁向全面改革的開始——從小學5年級開始,英語教育義務化。而中國規定小學英語教育義務化是在19年前。為什麼日本英語教育落後,而中國卻領先呢?
  • 智商的可遺傳性有多大?為何會存在差異?這本書中有答案
    為了回答智商的可遺傳性到底有多大的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思考可遺傳性的含義是什麼。可遺傳性的界定是,在某一特定群體中,某種特徵,諸如智商的差異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遺傳因素引起的。一些研究表明,智商的可遺傳性估計高達75%至80%(儘管這些估計可能有些過高)。
  • 美國高中與國際學校的差異有多大?
    石老師將會從五個方面為大家逐步解答,差距一、師資力量和建校歷史美國頂尖寄宿學校和走讀學校的高級教師比就是碩士學位以上教師所佔比例可以達到80%。目前國內的國際學校教師們通常流動性很大,師資力量很難保證,而且達到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資源很少。大部分美高特別是寄宿美高,許多學校的建校歷史都在百年以上,甚至一些學校可以達到200年以上,例如Lawrence Academy還有威明頓友好學校建校歷史都接近300年,這些頂尖學校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沉澱,在教育理念和手法上已經可以說是爐火純青。
  • 國內外出版社內容+AI聚能,獨角獸噠噠英語不再隱形
    藍鯨TMT記者 李弘自2017年9月CB Insights公布全球200多家獨角獸企業,中國上榜55家的消息以來,國內頓時颳起一陣獨角獸熱潮。延續至今,多部門發布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涵蓋各行各業,不盡相同。然而,這些紛雜的名單,究竟對市場、對投資人有多大的參考價值,猶未可知。
  • 同一個專業,在國外和國內讀到底有什麼差異?
    我們可以從一個具體的專業了解這其中的差別,本文中就拿快要統一地球的計算機專業來舉個例子。兩所大學的大學文化有很多本質上的區別,對於清華來講,大部分的不同並不是源於這所學校本身,而在於學生學習的觀念不同。在清華,待在校園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學習最好的知識和技能。而在MIT,學習並不是他們為什麼要在那裡的理由。他們可以作為黑客侵入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有的學生宿舍可能有焊接設備,木材切削機械和大量的電子工程站,走廊上隨處都是混凝土以及木材。
  • 國內外都有預科課程,留學生怎麼選?
    編者按:大多數中國學生在準備去英國讀本科或碩士的諮詢過程中,都會問到要不要讀預科,在國內讀還是去國外讀?如今,為方便中國學生出國深造,國內外教育機構和大學都有開設相應的大學本科和碩士預科課程,而中國留學生無論是在國內讀預科,還是去國外讀預科,都有不同的適應人群,也各有利弊,家長和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理性選擇。
  • 與國內差異有多大?日本最暢銷冰箱都啥樣
    雖然像東芝、夏普等廠商在國內市場都因產品定位等問題,並不被國內消費者所廣泛接受,而逐漸退出冰箱市場。但是在日本本土,這些品牌的產品都擁有先進的工藝與功能,仍然有較大的市場佔有率。海爾在日本推出的冰箱產品暢銷冰箱以多開門為主  不像國內有雙開門、三開門、對開門、多開門等多種冰箱種類可供選擇,日本的暢銷冰箱主要為多開門與雙門冰箱兩種,可以想見家庭人口多的用戶主要選擇多開門產品
  • 關於國慶節英語作文 80字左右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關於國慶節英語作文 80字左右 2013-01-15 14:35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對葛優躺完全無感,老外與國內青年在創意的理解上分歧有多大?
    (原標題:對葛優躺完全無感,老外與國內青年在創意的理解上分歧有多大?)「葛優躺」出自1993年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葛優在劇中飾演的角色紀春生,以耍賴為生,不工作也沒有責任感和道德約束,正好站在了各種責任壓力的對立面,讓了看了覺得可以鬆口氣。一個二十多年前的姿勢竟然復興了,就像曾經在網絡上流行過的A4腰、iPhone腿、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火得莫名其妙。
  • 國內外差價極大的食物,日本西瓜均價200,國內夏天「人手一瓜」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那些國內外差價極大的食物吧!第一種:西瓜夏天到來,正是吃西瓜的好季節,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的番茄紅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且西瓜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用來解暑和補充水分。在國內家庭,只要到了夏天,家中西瓜基本就沒有斷過,價格也不是很高,物美價廉。但是在日本就不一樣,日本的西瓜平均價格高達200元,商家經常會將西瓜切成1/2、1/4甚至更小來售賣。
  • 透視SAP差異核算實現
    ,材料價格波動,員工生產效率低下,機器換模時間過長等問題並及時採取控制措施;    (3).方便分析各種差異, 促成成本控制目標實現。    下面以石化集團煉化企業為例簡介一下差異核算在SAP中的實現,在煉化行業,物料平時核算使用標準價,期末通過物料分類帳分攤差異實現實際成本價,同時達到財務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需求.
  • 真實走進英國家庭:看看他們一日三餐吃些啥,和國內差異有多大?
    有很多事情可能本身並沒有接觸過,但是聽別人說的次數太多,就會在腦中形成一個印象,例如我國大部分人實際上都沒去過英國,但在提起黑暗料理之國的時候,大家腦海中還是會反射性的想起英國這個國家來,可見先入為主的印象有多根深蒂固。
  • 2021國內外英語考試及留學趨勢教育峰會
    高考考試時間延期;各類留學英語考試相繼經歷停考;國外疫情肆虐,出國留學受阻即將到來的2021年,各類英語考試趨勢是否有新的變化?對於預備留學學生來說有哪些新的機遇與挑戰?2020年12月20日13:00,由派特森英語舉辦「2021國內外英語考試及留學趨勢教育峰會」,即將在道裏區友誼路555號香格裡拉酒店拉開帷幕。
  • 英語、法語、德語,只是方言差別?歐洲人之間語言差異究竟多大?
    再加上歐洲歷史上很少有統一帝國的存在,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歐洲各個語言之間的差異,總體上是比漢語各個方言之間的差異要大得多,特別是分屬不同語族的語言。如屬於日耳曼語族的英語和屬於拉丁語族的法語,其差異其實可以說類似於漢語普通話和同屬漢藏語系但卻不屬於同一語族的藏語的差異。所以從這個角度,歐洲語言和漢語不同方言是不能簡單類比的。
  • 在國內如何給自己創造一個英語學習環境
    我們經常都會聽到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如果能夠擁有語言環境將會對英語學習很有幫助,可是出國學習生活費用高昂,並非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條件,別擔心,就算不出國也可以給自己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一次來學習下面方法吧!
  • 鑽戒珠寶知識:你知道80分鑽戒有多大尺寸?
    市場中常見的鑽戒一般是30分鑽戒、50分鑽戒等,而80分大小的鑽戒就比較冷門,針對80分鑽戒,人們比較關注其尺寸大小、價格等,那麼80分鑽戒有多大?80分鑽戒時多少克拉呢?下面就一起來關注吧。80分鑽戒是多少克拉「克拉」和「分」都是鑽石的重量單位,1克拉等同於100「分」。在鑽石市場中,珠寶商會直接用」分」 來描述一顆重量小於 1 克拉的鑽石。 比如,0.25 克拉的鑽石又被稱作「25分」,50分鑽石又是0.5克拉,舉一反三,那麼80分鑽戒就是0.8克拉。80分鑽戒有多大80分鑽戒尺寸有多大?
  • 電熱水器一級二級三級能效耗電量差異有多大,如何選購好
    所以一級能效60升容積熱水器的固有能耗為60×0.015+0.8kwh=1.7,1.7×0.6=1.02,一天24小時把水加熱到設定的50度左右,不使用熱水的耗電量是1.02度電。二級能效耗電量是1.7×0.7=1.19,三級能效1.7×0.8=1.36。上面說的是熱水器通電熱水後不使用24小時的耗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