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擊劍名宿李華華:劍緣難了 曾勝欒菊傑

2020-12-15 搜狐網

    新華社多倫多5月22日體育專電  報導員胡彥鵬

    中國女子擊劍名宿李華華在闊別劍壇20多年後,於本月在加拿大多倫多開設擊劍俱樂部。同年輕時比賽求勝的目標不同,李華華希望俱樂部學員們通過練習擊劍,成為生活中的冠軍。

    5月的多倫多,雖然天氣並不炎熱,氣溫也已接近20攝氏度。擊劍俱樂部內,李華華身穿厚厚的擊劍訓練服,頭戴黑色頭盔,身為活靶,與學員進行一對一的進攻練習。幾乎每十分鐘,李華華都要停止練習,摘下頭盔,擦去滿臉的汗水。

    在擊劍俱樂部的牆上,掛著四幅李華華的巨幅照片,記錄著她往日的輝煌。最左邊的一幅,是她在1986年亞運會上和欒菊傑決賽的照片。在那屆亞運會上,她最終戰勝欒菊傑,獲得冠軍。

    館內的另一條賽道上,李華華的19歲兒子正帶領其他小學員們進行訓練比賽。學員年齡雖小,擊劍動作已頗為正規,長刺、飛刺,賽後的敬禮,一招一式,都初見專業選手的風範。這些學員中,有的在俱樂部開業兩年前,就隨著李華華在租用的場地上練習擊劍,並已在加拿大一些賽事中取得獎牌。

    作為中國女子擊劍名將,李華華曾於1982年獲得中國擊劍全國成年組冠軍、1983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擊劍冠軍,並在1986年的亞運會上取得個人、團體兩枚金牌。她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退役,1993年移民加拿大,在多倫多定居,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沉寂將近20年。

    原以為自己就此封劍,告別這項運動,但兩年前李華華通過教授自己孩子以及鄰居孩子練習擊劍才發現,這項運動已經融入到她的生命中,難以割捨。這讓李華華在年近50歲時,毅然決定開設擊劍俱樂部,培養年青一代擊劍選手,延續自己的冠軍之路。

    擊劍俱樂部成立不到一個月,已經招收了20多名學員,多數學員不滿18歲。李華華認為,擊劍運動能讓孩子們強身健體,反應敏捷,更能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我的理念是,不僅讓孩子成為擊劍冠軍,而且要成為生活中的冠軍。我要把我身上那種『不到最後一分鐘絕不言輸』的精神全部傳授給學生。我不看重你是否在比賽中舀冠軍,我要的是這種精神,」李華華說。

    李華華的擊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最軟弱、想要放棄時,父親的兩句話鼓舞了她,成為她一生的座右銘:「擊劍不如人家,人格不比別人低」和「輸劍不輸人」。如今,她要向學員們傳授擊劍場上的人生哲理,讓她們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談到建立擊劍俱樂部的目的,李華華坦言,創辦俱樂部的最終目標是讓其成為中加擊劍愛好者交流的平臺。

    雖然冠軍的光環早已褪去,擊劍這項運動卻永遠不可能從李華華的生活中消失。退役後的李華華在大學進修過,經過商,還做過家庭主婦,但不管做什麼,都能看到擊劍運動對她的深刻影響,而這將伴隨李華華的一生。(完)

(責任編輯:厲勝男)

相關焦點

  • 專訪欒菊傑:昔日揚眉亮劍 今朝「擊劍媽媽」
    中新社加拿大埃德蒙頓2月28日電 題:專訪欒菊傑:昔日揚眉亮劍 今朝「擊劍媽媽」  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  欒菊傑,一個曾經家喻戶曉、激勵無數中國人的名字。中新社記者近日在加拿大埃德蒙頓偶遇這位曾為中國奪得首枚奧運擊劍金牌的老運動員。  欒菊傑告訴記者,自己到埃德蒙頓定居已整整28年。
  • 中國新聞周刊:欒菊傑鄒振先 見證狂喜與失落
    那段日子裡,欒菊傑經常夜裡輾轉反側,最後得出結論:「還是得苦練,雖然不敢確保結果,但只要自己練到最苦,就能在國家隊裡堅持久一點。」  當時欒菊傑已蜚聲國際劍壇,是中國擊劍的唯一的金字招牌。但面臨嚴重傷病,醫生建議她立刻結束運動生涯。能走多久,欒菊傑心裡沒底。  4年時光的確能改變許多。  4年中,「病病怏怏」的欒菊傑每天靠吃中藥、打吊針,撐了下來。
  • 巴赫當上南京體院名譽教授 邀請老友欒菊傑吃飯
    巴赫說,「超過3000年之前,中國道家的人也號召弟子們練習武術、鍛鍊身體。定時地健身運動,不管是對學習還是對生活,都能夠讓年輕人的成功率更高。」巴赫甚至知道中國獨生子女的國情,他認為孩子被家庭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所以更加需要鍛鍊身體,這樣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 擊劍運動項目介紹
    擊劍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持劍互相刺擊,被先擊中身體有效部位的一方,為被擊中一劍。有多種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並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運用各種戰術取勝。  比賽項目男子有花劍、重劍、佩劍,女子有花劍、重劍。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團體賽為每隊3人的隊際相遇賽。
  • 擊劍世界盃擺擂購物中心,中國「小眾運動」如何走出困局
    據王峻燕介紹,中國擊劍協會已經計劃在今年10月推出中國擊劍大師賽,同時,協會也和國際劍聯密切溝通,希望促成國際擊劍大師賽在中國落戶,然後從單站賽事開始,吸引商業資本的介入。「我們的規劃中有希望在未來引入社會資金,一直有這種考慮,而這些國際大賽就是發展的基礎。」
  • 專訪國家一級擊劍裁判員喬上:希望專業人才投身擊劍產業發展 傳承...
    不少人對擊劍存在誤區,認為它是一項花哨的運動,其實不然。擊劍運動不但可以增強體魄,還能培養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和反應能力。為更好的了解擊劍這項運動以及擊劍運動員背後的故事,本網記者對話國家一級擊劍裁判員喬上先生,聊了聊他對於擊劍運動的理解以及他豐富的擊劍經歷。
  • 擊劍世界冠軍也栽了,女子跳馬決賽僅5人,現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乎同時進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全國擊劍冠軍賽上,也曝出了「亂象」: 體操全錦賽女子跳馬決賽當中,由於體能測試被淘汰的運動員太多,竟然只有五人參加(正常是八人),而且競爭水準很低; 全國擊劍冠軍賽當中,備受關注的女子重劍個人賽,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
  • 第二屆中國擊劍大師賽在南昌紅谷灘新區落幕
    人民網南昌10月7日電 (記者 秦海峰)10月5日,2019「問劍紅谷灘」第二屆中國擊劍大師賽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落下帷幕。最終,許安琪?獲得女子重劍冠軍,梁建豪獲得男子佩劍冠軍。
  • 北京擊劍隊外教:中國擊劍選手的待遇令人羨慕
    來自匈牙利的德克斯父子是正在參加全運會的北京擊劍隊佩劍項目的教練,談起中國擊劍,父子倆共同的看法是:中國選手的待遇讓外國運動員十分羨慕。  「中國大部分擊劍運動員可以每個月都領到薪水,而且隊伍裡都會提供很好的裝備,為他們提供了很優秀的條件,這些都是讓外國運動員非常羨慕的地方。」兒子塔馬斯·德克斯說。  由於父親桑多爾·德克斯英文不靈,小德克斯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全程充當翻譯。據他介紹,德克斯家族是個擊劍世家,父親從事擊劍事業已經50多年了。
  • 中國擊劍協會主席:希望在寧打造中國擊劍學院
    為備戰將於19日—27日舉行的擊劍世錦賽,國家擊劍隊重劍組、佩劍組一行43人來到南京體育學院進行賽前訓練。昨天上午,中國擊劍協會主席王海濱在南體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家鄉人傑地靈,「回來的感覺很親切!在南京,不少學校開設了擊劍課程,進入擊劍俱樂部學習的孩子也越來越多,但是師資力量一直匱乏,社會培訓缺乏專業的教練。對於這樣的現狀,「中國擊劍掌門人」王海濱已經在規劃中。「未來擊劍運動的開展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協會計劃打造中國擊劍學院,培養更多有資質的教練員,也可以培養更多的擊劍後備人才。」
  • 擊劍外教"眼饞"中國選手待遇:每月都有薪水
    「中國大部分擊劍運動員可以每個月都領到薪水,而且隊伍裡都會提供很好的裝備,為他們提供了很優秀的條件,這些都是讓外國運動員非常羨慕的地方。」兒子塔馬斯·德克斯說。由於父親桑多爾·德克斯英文不靈,小德克斯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全程充當翻譯。據他介紹,德克斯家族是個擊劍世家,父親從事擊劍事業已經50多年了。
  • 陝西擊劍:長劍礪鋒再出徵
    在我國,擊劍運動1955年隨著蘇聯擊劍教練在北京體院(現北體大)開設該項目專修課而正式開啟了推廣普及的大門,也正是在那一年,這項昔日的「貴族運動」傳入了歷史上英雄和俠客輩出的三秦大地,「 1959年的第一屆全運會上,擊劍被列為表演項目,到了1965年的第二屆全運會,擊劍就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咱們陝西省擊劍隊也正是在1965年組建成立的。」
  • 體操全錦賽女子跳馬決賽僅5人,擊劍也尷尬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乎同時進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全國擊劍冠軍賽上,也曝出了「亂象」:體操全錦賽女子跳馬決賽當中,由於體能測試被淘汰的運動員太多,竟然只有五人參加(正常是八人),而且競爭水準很低;全國擊劍冠軍賽當中,備受關注的女子重劍個人賽,2019年世錦賽女重團體冠軍成員無人入圍8強,其中山東名將孫一文,因體能測試成績不佳,止步16強。
  • 亞洲青年擊劍錦標賽中國首日摘兩金一銀
    亞洲青年擊劍錦標賽中國首日摘兩金一銀 發布時間:2016-02-24 來源:總局政府網站 作者:王向娜 字體:
  • 世界擊劍史:古老的劍術傳承
    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家十分盛行。據有關記載,早在公元前11 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並有劍師授課。而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家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在擊劍的歷史當中,中世紀的歐洲應當是最燦爛輝煌的。
  • 2019中考奧運會英語詞彙:Fencing 擊劍
    擊劍(Fencing)是從古代劍術決鬥中發展起來的一項體育項目,它結合優雅的動作和靈活的戰術,要求運動員精神的高度集中和身體的良好協調性,體現出運動員良好的動作和敏捷的反應。早期的擊劍由於缺乏良好的護具,容易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創傷,引起流血,重傷,甚至死亡。
  • 中國擊劍協會與福田區達成戰略合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徐麗 通訊員 陳超12月12日下午,「中國擊劍協會與福田區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福田區委機關大樓會議室舉行。中國擊劍協會主席王海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二級巡視員韓星元,中共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中共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大偉,福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漫,中國擊劍奧運冠軍、福田體育名人雷聲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籤約儀式。
  • 居正國際擊劍重磅企劃—教學篇
    旨在培養和儲備擊劍人才,促進擊劍運動的發展和擊劍文化的傳播。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專業連鎖體育(擊劍)品牌。關於擊劍什麼是擊劍?比賽項目男子有花劍、重劍、佩劍,女子有花劍、 重劍、佩劍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現代的擊劍項目中引入完善的保護衣具並採用鈍的劍尖,已經大大消除了這項運動的危險性,也極大的促進了這項運動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為什麼學擊劍?
  • 擊劍少年|讓擊劍陪伴我一生
    鍛鍊體能的運動項目很多,但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家長喜愛擊劍,是因為擊劍使訓練者自內而外地發生品格和氣質的改變。邱子昀就讀於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曾獲2019年山東省冠軍賽重劍丙組團體季軍、山東省全民運動會個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