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在這春末夏初的季節,看著明媚的天空中一排排從南方飛回的大雁,田野中鮮花綠草隨著春風快樂的搖擺,還有在那地裡邊辛勤勞動的農民。
自古至今,是勞動創造了財富,創造了價值,創造了幸福,創造了文明。因為社會的需要,戰線不同,崗位不同,任務不同,勞動者們的分工也不一樣。農民要種地,工人要做工,老師要育人,醫生要看病,科研者要發明,當兵者要保家衛國,不管他們從事什麼樣的行業,他們都是辛勤的勞動者。
現在要說的就是那些在田地裡辛辛苦苦勞作一輩子的農民。也許現在社會上好多人都瞧不起這些最基層的農民,但是如果不是有他們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可能有蔬菜、大米等的農作物來治我們的「五臟廟」,也許你會說這有什麼大不了呀!但是你有那麼好的耐性嗎?可以受得了那麼辛苦的工作嗎?
他們每天早上外出辛勤耕耘,夜晚依然孜孜不倦的工作著,透亮了農民們的敦厚淳樸的性格。他們面朝黃土被朝天,頂著熾熱的大太陽,汗流浹背,辛辛苦苦的種植農作物,對他們來說,豐收就是財富,只有不斷勞動,才能不斷豐收,所以他們勞動,為了遠離貧苦而勞動,為了人們能吃上食物而勞動。
我出生在農村裡,在很小的時候,放學回家都會跟著爸媽去地裡插秧,翻地,埋肥,鋤草等。家裡除了種植著梨樹以外,還有小麥,玉米和棉花,春天梨花盛開的時候,跟著爸媽去樹地裡授粉,去棉花地裡除苗鋤草,每天都會幹到天黑的時候才會回家,看著他們粗糙有些乾裂的雙手,胳膊上清晰可見的青筋,慢慢地體會到了他們的不容易。
夏天的時候,看著一片片金黃的小麥,到了一波收穫的季節,我興高採烈地拿著鋒利的鐮刀跟著爸媽去割小麥,把割下來的小麥綁個捆,扔到拖拉機鬥上,因為擔心會下雨,都會帶上簡單的飯菜,中午的時候吃上幾口,繼續辛勤的勞作,當滿載而歸的時候,我坐在金黃的小麥上,吹著愜意的小風,感受著爸媽從辛勤耕種到收穫果實的那種愉悅的心情。
在收穫小麥的同時,梨樹上碩大的果實也要紛紛的被摘下,從冬天給梨樹剪枝再到發芽開花授粉,再到數果套袋,可算是歷經了漫長的過程,在正午時分,爸媽以及其他的勞作者還沒趕得及回家吃飯,依舊堅守在工作的崗位上;黃昏時,天邊微微泛起了一抹紅霞,大雁也成群結隊的回巢去,村裡的其他人們正在做晚膳,煙囪升起了嫋嫋炊煙,可爸媽還在農田上勞作,夕陽映襯著他們深沉的背影,是多麼的辛苦勞累,是多麼得可敬可嘉啊!
也許辛勤勞作的農民們是最基層的勞動者,但是他們卻是最樸實的。他們為社會中提供著豐富充足的糧食,讓人們的物質基礎得以保障,他們吃苦耐勞,心地善良,任勞任怨,鄰裡和睦相處不斤斤計較,寬容待人,這些都是建設和諧社會所必備的高尚品質!
勞動人民最光榮致敬那些辛辛苦苦在田地裡勞作的農民們,你們是最可愛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