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物流的爆發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破壞的難題。雙十一剛過不久,雙十二也已經到來,一場場購物狂歡背後,紙箱、膠帶等快遞垃圾也大量產生。
今年雙十一期間,日均快遞業務量便高達4.9億件,數量十分驚人。據悉,我國每年有900多萬噸紙類廢棄物、180萬噸塑料廢棄物被消耗。
面對這一境況,如何實現環保又便捷,成為業界思考的問題。同時,這也催生了一個新的環保風口,有入局者已經一年進帳6億元,它便是一撕得。
2013年,曾是橡果國際最年輕高管的邢凱看準了生態快遞箱領域,因此創建了一撕得。他創造性地為快遞箱裝上「拉鏈」,由此不僅能減少膠帶的使用,還能做到重複利用。
然而,邢凱的一腔熱血很快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一撕得紙箱因為價格太貴、雙面膠不易撕等問題,不被市場所接受。而且,邢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唯品會,也因為價格昂貴,不打算再用一撕得紙盒。
這讓當時的邢凱頗受打擊。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扎進造紙業,對產品不斷進行優化,從而降低紙盒的價格。在他的努力下,一撕得紙盒最低單價從3元,降低至不到一塊錢。
終於,一撕得的產品得到商家的認可。不僅唯品會也重新與一撕得合作,就連京東、天貓、順豐等,也都成為一撕得的客戶。
在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對一撕得紙箱給予了高度認可,並表示,商家加入天貓綠色品牌聯盟必須用一撕得。
不只是環保,一撕得新穎的設計還能讓消費者在拆解快遞時更方便,就算沒有剪刀也能輕鬆打開。而且,其產品不易受損,可以更好的保護好商品。
據了解,一撕得一年可以賣出6億元的紙箱,令人矚目。誰曾想到,靠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快遞紙盒,竟然能夠撬動這麼大的財富。可以說,快遞紙盒業其實是一個被忽視的「暴利行業」。
如今在環保這一大趨勢下,一撕得的發展潛力更是巨大,作為行業先入局者,一撕得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
接下來,快遞紙盒領域還將有「無膠帶紙箱」、綠色回收箱等產品的問世。面對如此多的新產品,一撕得能否保住自身優勢地位,值得期待。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