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Stack助力江蘇大學建設中英文智慧科研雲平臺

2020-12-14 IT168

當前,全國很多高校以現有IT設備為基礎構建統一的教學、科研平臺,但是面對多種品牌的豐富IT資源如何通過同一平臺進行管理、滿足多種實驗需求,提高資源利用率,又如何實現輕量級運維,成為各大高校亟需解決的問題。

與大多數國內一流院校相同,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首批全國來華留學生質量認證高校。學校貫徹以學為中心、教為主體,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十餘項,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堅持國際開放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合作與交流水平。獨立建制江蘇大學海外教育學院(OEC),負責外國留學生的招生、教學和日常管理,組織實施漢語國際教育。目前,江蘇大學留學生規模已達到2600人,分別來自五大洲115個國家,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留學生和語言生、進修生(含博士後)等。英文授課專業包括MBBS、國際貿易、工商管理、 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工工程、藥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漢語言文學等。

中英文教研資源靈活切換

為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江蘇大學建立了計算中心,該計算中心作為江蘇大學校本部最大的計算機實驗平臺,支撐全校80%的考試及上機實驗,同時也承載留學生的教學平臺。為了滿足海外留學生的需求,計算中心專門為其準備了60臺英文作業系統的PC機。但由於系統為全英文,這些PC機無法給中國學生使用,在留學生不使用期間,這些PC機處於閒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並且,由於不同學院的留學生對系統內安裝的應用不同,計算中心管理員需要重複安裝系統以及對應的軟體,每次重建都是一件重複率特別高的低效操作,還增加了運維難度,耗時耗力。

為此,江蘇大學軟體學院決定搭建統一教研雲平臺,可實現計算中心平臺雲化,將60臺英文PC機的計算、網絡、存儲資源一體化。同時,該平臺可實現計算中心的一鍵批量搭建實驗平臺、多租戶隔離、不同租戶下創建不同類型的實驗環境等功能。

經過多次選型及驗證,江蘇大學最終選定中國領先的開源雲計算提供商易捷行雲EasyStack的超融合(ECS Stack)構建計算中心的實驗平臺。

避免重複搭建,提升資源利用率

通過ECS Stack,江蘇大學計算中心實現了一個平臺滿足多種實驗需求,避免重複搭建,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同時,該平臺可實現360°全方位監控,隨時掌握計算中心資源狀態,並支撐靈活在線升級、擴容,業務無感知。

在實施過程中,ECS Stack體現了絕佳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可以快速識別和江蘇大學計算中心不同品牌、多種型號的IT設備,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實驗需求。

同時,計算中心管理員在管理後臺時,可以為學生分配定額的IT資源,並通過圖形化拖拽實現編排,甚至規劃二級、三級網絡。另外,後臺為管理員開通了計費功能,方便量化每個組合的資源使用情況,對於在限定期限不用或利用率較低的用戶,也可以統一回收或減少IT資源配額,從而提升IT資源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情況出現。

而學生在上機操作時,也可以在管理員預先設定的資源限制內任意創建雲主機、雲硬碟、網絡等資源,滿足自己的實驗需求。對於一些特殊IT資源需求的實驗,學生也可以向管理員發出資源申請,為其動態調整某些帳號的配額以滿足一些大型實驗所需。

從資源管理再到用戶以及應用的具體需求,EasyStack以一站式的交鑰匙工程服務於江蘇大學科研平臺,得到了學校師生的認可,最終助推學校的課題研究和科研計算實現加速。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徐州移動「智慧校園」建設助力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智能化教學
    近日,徐州移動圓滿完成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搭建智能黑板等信息化系統,助力校園教育教學進一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共建高 近日,徐州移動圓滿完成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搭建智能黑板等信息化系統,助力校園教育教學進一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 江蘇有線鎮江分公司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金山網訊 日前,江蘇有線鎮江分公司接到江蘇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的報修電話,稱校園內部分地區無線信號比較弱。公司運維機構的技術工程師立即上門檢測。我市正在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校園網絡系統更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程。江蘇有線鎮江分公司積極助力「智慧校園」建設,去年以來,先後在紅旗小學、潤州區機關幼兒園、八叉巷小學、鎮江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開展智慧校園建設,開展校園網絡系統、多媒體教學、視頻監控系統、網絡廣播系統等智能校園項目。
  • 華為助力上海師範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雲平臺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高等學校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營造信息應用環境,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科研、學習、管理、後勤服務等各方面全面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信息化。在各個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就環境建設與資源建設方面,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平臺。二是個性化門戶。三是應用支撐系統。
  • 連雲港海州移動 「雲技術」助推校園智慧教育「雲生態」建設
    對江蘇海洋大學來說,近年來隨著校園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也持續攀升。但在隨之而來的校園信息化數據爆炸式增長的同時,傳統PC模式下硬體平臺性能資源不足、運維管理難度大、協同共享不方便等問題也越發凸顯。為了改善校園信息化基礎環境,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的高效共享,擁有3個校區、68個專業、20000多名在校大學生的江海大學迫切需要開啟校園「上雲」之路,通過進行無線校園網絡建設,有效地解決硬體資源緊張,數據安全、快速部署、節能環保等問題。在此背景下,連雲港海州移動主動承擔責任,支部書記牽頭,與黨員骨幹一起制定校園雲方案,最終方案得到了江海大學的認同。
  • 安徽移動雲教育平臺助力數字校園建設
    高水平的教育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助力,面對不同地區教育資源不平衡、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校園監護管理難等現狀,安徽移動結合5G、數據智能分析等新興技術,在模式、技術、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助力各類雲教育項目紛紛落地,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助力教育機構實現信息化轉型升級,智慧雲平臺讓教育更智慧、更貼心。
  • 騰訊與國家行政學院探索轉型 騰訊雲助力構建智慧校園生態
    本次,騰訊與國家行政學院的合作,雙方還將發揮各自優勢,將騰訊最先進、最成熟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到行政學院智慧教室建設中。  騰訊雲物聯網系統管理平臺,助力構建智慧校園生態  目前,校園場景普遍存在硬體設施升級不及時、難以統一化管理的現象,這不僅造成了某些資源的浪費,更進一步拉低了教學的質量。
  • 智慧公安先行 MapGIS全國產化雲平臺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善用新基建、新科技,通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手段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 「羅湖智慧教育雲平臺」發布 騰訊教育助力實現數位化治理
    羅湖區智慧城市建設中心主任樂知透露,智慧教育雲平臺建成後,全區將實現統一購買服務、部署使用,達到全角色、全年級、全學科100%覆蓋。智慧教育雲平臺將各系統的數據互相融合和打通,通過教育大數據重構教與學的評價方式,構建全面的評價體系。
  • 雲之翼高性能雲桌面 助力山東農大雲教學與實訓一體化平臺建設!
    山東農業大學是具有百餘年歷史的省屬重點高校,非常重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實驗室不僅是面向教師和學生的窗口,也反映了高校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和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 如何優化實驗室管理,適應新時代教育信息化2.0的需求,讓教師和學生都能享受到更便捷舒心的智慧教育服務?
  • 「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在...
    新華財經南京11月27日電(鄒晨潔、王宇靜)為進一步發揮江蘇地區金融業界智慧力量,推動金融科技領域交流互動,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11月26日在南京舉辦。
  • 網易企業郵箱助力金智教育打造一體化智慧校園平臺
    智慧校園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描繪了一幅「智慧校園」的藍圖: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
  • 中教雲助力重慶高新區智慧教育「五智」體系建設
    科學之城,建設「5+N智慧教研」重慶高新區的發展定位是科學之城、創新高地,始終堅持「科創高新•智慧教育」發展理念,以「5+N智慧教研」為載體,紮實開展智慧教育活動。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局長周文楊介紹,「高新智慧教育大講堂」是「5+N 智慧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是高新區營造智慧教育濃厚氛圍的重要抓手,「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是推動教師智慧教學、學生智慧學習的重要途徑。此次培訓會以「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臺」豐富的數字教材、數字資源以及數字應用為依託。
  • 打造北控「智」生活雲服務平臺 助智慧城市建設
    6月14日,貴陽網際網路金融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北控智慧城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署框架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北控「智」生活雲服務平臺項目,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副市長王玉祥出席並見證籤約。2016年12月16日,貴陽市政府就與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雲」技術 江蘇廣電「荔枝雲平臺」摘得2018年度廣播影視科技...
    會上,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完成的「荔枝雲平臺」項目摘得2018年度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突出貢獻獎,為媒體融合發展,迎接智慧全媒時代提供了「江蘇樣板」。   「荔枝雲平臺」是由江蘇廣電總臺技術部門和內容生產部門,根據媒體融合發展規律共同設計、建設而成的 。在建設過程中,分成了多個項目小組,每個小組分別對應不同的具體業務部門,參與到節目採編和製作中去,從而深入了解一線採編真正的需求,了解融合新聞生產最迫切的問題。
  • 華雲大咖說丨安超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從目前來看,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這不僅是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關鍵路徑和有力支撐,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本期大咖說,邀請到華雲數據資深售前解決方案工程師張曉宇為大家帶來「安超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 華雲大咖說丨安超助力智慧校園建設
    從目前來看,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這不僅是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關鍵路徑和有力支撐,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本期大咖說,邀請到華雲數據資深售前解決方案工程師張曉宇為大家帶來「安超助力智慧校園建設」。精彩觀點1.
  • 華為雲助力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從數位化邁向智慧化
    在推進智慧園區建設探索過程中,引入公有雲平臺,公有雲+邊緣計算+私有雲的混合架構,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建設成本,整合全面各類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兼顧新建和既有改造,提高園區的服務和治理水平。該方案基於華為雲,結合華為雲EI大數據處理、視頻分析、IoT、企業集成平臺等,將園區內IT、OT結合,整合園區物聯設備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智慧大腦,實現園區人員、車輛、設備的統一管理;同時全面整合園區內外資源,實現園區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管理精細化、公共服務便捷化、資源利用綠色化、產業發展智能化,促進園區發展向產業集聚型、生態環保型、綠色節能型轉變。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召開
    12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冠營向大家介紹了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項目情況  據介紹,按照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和管理的要求,東營市立足於打造新時期的標杆和典範,積極爭取、主動作為,協同推進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設試點和測繪自主可控試點,順利完成時空大數據云平臺建設任務,試點成果多次受到部、廳領導的表揚。
  • 智慧雲行 商旅無憂一一「雲行商旅」平臺今日上線
    他介紹,為貫徹落實雲南省「數字雲南」發展戰略,推進「上雲用數賦智」,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實現客戶「業財融合」需求,運用領先數位技術,依託多年資金結算平臺運營經驗,以「客戶管控數位化,商旅管理智慧化」為思路,秉承「連接 、協同 、共享」的原則,開發了雲行商旅平臺。
  • 江蘇徐州市智慧財產權「新共享 雲超市」平臺正式上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經多方精心籌備,12月4日,江蘇省徐州市智慧財產權「新共享 雲超市」平臺正式上線,徐州市智慧財產權發展保護共同體宣告成立。市政府副市長徐東海、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周國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吳德法、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虞濤、中國礦業大學科研院院長冉進財、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館長於廣雲、江蘇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唐恆、中國(徐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主任羅豔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