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在...

2020-12-16 百家號

新華財經南京11月27日電(鄒晨潔、王宇靜)為進一步發揮江蘇地區金融業界智慧力量,推動金融科技領域交流互動,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11月26日在南京舉辦。新華社江蘇分社黨組成員、副社長杜曉明,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聶振平等發表致辭,來自江蘇地區金融監管部門、專家學者、金融業界人士等參加研討交流。

高質量的金融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信息供給,準確、權威的信息可以穩定市場預期。杜曉明在致辭中介紹,新華社在做大做強金融報導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專業信息業務,服務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圍繞做強金融信息業務,新華社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金融信息平臺,優化金融信息產品體系,為維護國家金融信息安全提供輿論支持。

聶振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金融領域呈現出數位化、智能化等特點,金融科技面臨獨特的發展上升期和戰略機遇期。他指出,今年以來江蘇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經濟科技賦能作用。江蘇省具有物聯網技術優勢,與金融科技結合起來,更加能發揮自身的優勢。目前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小微企業數字實驗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及央行數字貨幣等多個國家級金融試點工作在江蘇省落地。

中國經濟信息社總裁助理、國家金融信息中心副總經理楊苜在研討交流會上表示,新華財經國家金融信息平臺正在全面學習、努力耕耘,力爭更全面和完整地理解中國金融機構的業務需求,在業務設計上更接中國地氣,助力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他還表示,未來新華財經在業務發展上將更加重視服務中小金融機構。

華為中國政企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趙長亮在致辭時表示,華為依託創新的科技實力為全國多家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華為也正全面參與到江蘇各金融機構的轉型發展中,在金融服務智能化、移動化等方面加大合作,助力江蘇金融行業向前發展。

江蘇省金融研究院院長吳先滿在會上表示,未來江蘇省應當以數位化、多元化和普惠化為方向,搶佔下一輪金融科技發展的制高點。他認為,江蘇省發展金融科技應該從三個角度入手:一是通過「區塊鏈+供應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二是推進普惠金融向農村地區更深層發展;三是運用大數據中心對整個產業實施強監管和預先研判。

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張革展在會上表示,新興科技手段向金融領域滲透,對金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建設銀行主動擁抱科技革命,順應產業變革,旨在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來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普惠、共享、開放的新價值、新金融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理念要求。建設銀行發展新金融方面主要是用金融力量整合社會資源,解決社會痛點問題。通過金融科技賦能,該行在社會治理、鄉村振興及住房租賃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包括建設政府智慧服務平臺;使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實現精準服務,差異化自動審批,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江蘇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鬱新以《Fintech,讓金融更簡單》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認為,藉助新興技術手段,未來金融服務將更快從過去網點「面對面」「接觸式」的服務模式,向著遠程化、線上化、智能化的「零接觸」服務轉變,前景廣闊。江蘇銀行主動向金融科技要「進化」,化客戶體驗為增長驅動力。把「智慧進化」聚焦到客戶體驗上,並以科技敏捷帶動業務敏捷,精準解決客戶痛點,讓金融服務更簡單。

張家港農商銀行副行長孫瑜就探索上市農商行自主可控金融發展議題作交流分享。張家港農商銀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自主可控戰略。通過推動大數據平臺實施,業務連續性能力得到新的提升。未來該行還將深入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推進數位化營銷流程的建設,傾力打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智慧銀行」。

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產品研發部副總經理李健介紹,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普惠金融要求,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江蘇省聯社著力於產品線上化和營銷精準化開展金融創新工作,重點打造線上貸款平臺、網格化營銷系統兩款產品,同時以系統為依託,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推進三訪三增 助力『六穩』『六保』」專項勞動競賽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華為中國政企金融業務部首席銀行專家陳平表示,要把握歷史機遇,以科技創新點亮智慧金融。華為的願景是做金融行業可信賴的科技創新夥伴,包括網絡、數據中心等一系列解決方案作為基石,保證業務正常流轉、產品正常供應,做到供應鏈上的業務連續性。專注科技,助力金融科技高速發展;開放創新,支持傳統技術架構;恪守邊界,關注數據處理。

此外,深圳市長亮核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杰、江蘇開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徐志榮等專家也就分布式核心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現場交流。

國家金融信息平臺——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重點項目,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中國經濟信息社建設運營,是我國金融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之一,肩負著維護國家金融信息安全的使命。

研討交流會以「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為主題,由新華財經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來自江蘇地區金融監管部門、專家學者、金融業界人士,圍繞科技賦能金融提質增效,聚焦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展開研討,分享、交流金融與科技融合健康發展的新應用、新機制和新模式,賦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作為聯合主辦方之一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國金融市場投放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廣泛服務於國內460多家金融機構,在推進金融行業移動化與智慧化轉型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相關焦點

  • 江蘇銀行向金融科技要「進化」 讓金融服務普惠更簡單
    為進一步發揮江蘇地區金融業界智慧力量,推動金融科技領域交流互動,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11月26日在南京舉辦。江蘇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鬱新作《Fintech,讓金融更簡單》主題分享。
  • 一帶一路江蘇風:金融互聯 開放融通
    導讀  五年來,處在「 一帶一路 」交匯點上的江蘇,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主動參與 「 一帶一路 」 建設,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不斷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的新空間。
  • 江蘇銀行榮獲「年度最佳普惠金融創新中小銀行」獎項
    「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金龍獎」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十三屆,自推出以來,以其權威金融媒體的公信力和國家金融研究機構的專業智慧,成為中國金融行業著名的評選品牌。上榜的各家金融機構,都是金融業改革創新的踐行者和開拓者,是金融業在大變革中不斷前進的榜樣力量。
  • 發揮政策性金融優勢賦能江蘇自貿區建設
    作為一家以支持開放型經濟發展和實體經濟發展為主責主業的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口行」)的職能定位與江蘇自貿區「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的目標定位有著天然的融合之處,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作用、支持江蘇自貿區建設正當其時。
  • 金融自主創新、金融超腦、場景金融?2020神州信息將三箭齊發
    2019年7月,神州信息與華為聯合發布了「銀行關鍵業務系統聯合解決方案」和「雲化開放銀行聯合解決方案」,從底層基礎設施到上層應用全面實現了自主創新技術與產品的充分結合,且符合金融業務發展需求,完美解鎖了金融安全問題。該聯合方案還在中國國際金融展、人民銀行「安全可控、開放創新科技專區」內展覽,獲得央行領導點讚。
  • 海澱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用科技創新勾勒金融...
    以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金融科技、人才引進、「2+1」三區共建為抓手,先行先試一批科技體制改革政策、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招商引資重大項目實現突破。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1+N」引領產業集群發展。強化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先行先試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打造全球創業投資中心,做實做強「海澱創新基金系」。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用科技創新勾勒金融服務新形態。
  • 江蘇銀行亮相第七屆江蘇網際網路大會,描繪數字金融新圖景!
    立足"智慧公司"目標,打造以金融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的綜合金融服務營銷平臺--"智盛交易銀行",創新特色產品服務方案,助力企業興"盛"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江蘇銀行2015年上線的"稅e融"產品已累計放款超30萬筆,累計發放貸款超350億,有效破解了小微民營企業貸款難題。"
  • ...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規劃(2019—2023年)的通知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為將五象新區建設成為廣西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和後臺集聚,推動面向東協的金融創新,打造中國—東協金融城,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2019—2023年)》《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方案》《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總體規劃》《廣西金融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 綠金回顧 | 2020 年江蘇省綠色金融優秀論文:《五大綠色金融試驗區綠色金融模式及對江蘇的啟示》回顧
    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研綠金院」) 是在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經濟時報社、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和陸家嘴綠色金融發展中心共同倡導下,由國研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區新金融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江蘇綠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全國第一家致力於綠色金融領域研究的專業化、公司制的智庫平臺。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二、開放金融中金融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因素將BigTech的運作模式、功能屬性與我國當前的金融發展環境結合分析可以發現,開放金融中金融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是三個因素共同驅動的結果:技術上龐大的數據基礎和新興信息科技的支持;需求上現有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和客戶需求的持續升級;供給上金融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業務拓展的需要。
  • 精英人士共商跨境金融創新開放合作共贏
    原標題:精英人士共商跨境金融創新開放合作共贏   昨日,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在南寧舉辦。
  • 北京銀保產業園:將建「園中園」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記者從12月24日舉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獲悉,石景山區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分別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54萬平方米載體建成投用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園中園」,加快打造首都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 智慧金融 融耀兩江|馬上消費受邀共話「智慧金融」發展
    作為深耕數字經濟的持牌金融機構代表,馬上消費金融(下稱「馬上消費」)受邀出席,並作為3家重點企業之一,向在場領導、同業機構分享智慧金融建設及服務應用情況,共話「智慧金融」發展。近年來,在智慧化浪潮之下,重慶順應科技發展大趨勢,明確將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 優化金融服務 推進開放創新
    蘇州與廈門國際銀行籤約合作 許昆林會見王曉健章德春一行蘇報訊(記者 趙焱)昨天,蘇州市政府與廈門國際銀行及其兩家境外附屬機構澳門國際銀行、集友銀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引入境內外資金、推動綜合金融服務創新、提供跨境金融支持等方面深化合作。
  •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一行蒞臨華雲數據、江蘇...
    研討金融信創發展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一行蒞臨華雲數據、江蘇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攻關基地參觀調研 研討金融信創發展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一行蒞臨華雲數據、江蘇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攻關基地參觀調研 2020-12-04 14:50:50  來源:極客網
  • 江蘇銀行隨e融榮獲「2020年度金融科技產品創新突出貢獻獎」
    央廣網南京12月31日消息 日前,在《金融電子化》雜誌社主辦的「2020服務優秀創新獎頒獎典禮」上,江蘇銀行基於多方安全計算的普惠金融服務「隨e融」榮登「2020年度金融科技產品創新突出貢獻獎」榜單。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電子化》雜誌,是我國金融科技領域權威媒體,致力於報導央行及各金融機構的重大活動、表彰金融科技及服務創新項目,推動金融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本次頒獎是對在金融科技和業務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進行表彰,來自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和學會、第三方支付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以及信息產業界的200多家單位與會。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
    中央財經大學黨委書記何秀超發表致辭,中央財經大學將攜手石景山區政府建立以金融科技創新研究院為核心的高端智庫。突出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科技等重點,開展金融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落地工作,引領推動金融科技供給優化提升,並在北京銀保產業園先行先試,為石景山區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 與「懂行人」同行,探路未來智慧金融
    來源:時刻頭條11月19日,以「開放同行,智慧金融」為主題的2020華為金融商業銀行峰會在重慶成功舉行。多年來,華為致力於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發展,助力金融行業客戶成功邁進移動化智能新時代。面向下一個新常態,商業銀行呈現勃勃生機與發展活力,在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機遇和挑戰。
  • 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英文版)正式發布
    新華財經南寧11月28日電(關志薇)28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作為中國—東協信息港的重點項目,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英文版)正式啟動上線。2018年12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3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據了解,按照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任務,新華社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同負責建設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 信息科技時代銀行業網際網路金融建設的路徑分析
    (三)建設網際網路金融是提升銀行業服務能力的根本舉措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科技時代,「數據和信息」、「供給與需求」均可通過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進行分析、配對。網際網路金融可提供高效精準的供需匹配、能降低現代金融的獲得成本;同時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進一步開放和普及,降低了銀行業的服務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