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執法人員正在對西瓜經營戶進行檢查。(市食藥監局提供)
半島都市報4月2日訊(記者 徐新東 魏海洋 實習生 焦劍) 近日,即墨、膠州等地共17位消費者在食用了海南「黑美人」西瓜出現了嘔吐、頭暈症狀,本報對此進行了連續報導。4月2日下午,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發布關於「問題西瓜」事件的處理情況,經檢測確認患者食用的西瓜為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涕滅威(aldicarb)超標。事件發生後,全市食藥監管部門檢查經營單位1152家,檢查西瓜70663公斤,對來源不明等沒有質量保證的西瓜下架封存3918公斤。
4月2日下午,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對「問題西瓜」事件的處理情況進行了第三次發布。市食藥監局發布說,衛生部門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結論確認,患者食用的西瓜為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涕滅威(aldicarb)超標。患者食用的西瓜均來源於即墨市青島東方鼎信國家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兩家批發商,即墨市公安機關已介入處理。
發布同時說,另根據即墨市衛生局調查,即墨市人民醫院4月1日B超檢查顯示,食用「問題西瓜」的孕婦胎兒未見明顯異常,是否有其他問題,目前尚無法確定,而其他患者已無明顯症狀。4月2日上午,記者也了解到,該孕婦已經出院,目前在家休養準備做下一步診療。
為了避免「問題西瓜」再流入市場,自3月29日晚上,市食藥監局就組織全市食藥監管部門連夜對西瓜市場進行了檢查。截至目前,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出動執法人員870人次,檢查經營單位1152家,檢查西瓜70663公斤,對來源不明等沒有質量保證的西瓜下架封存3918公斤。
4月2日,由萬寧市農業局和食藥局成立的聯合調查組抵達即墨大信青島東方鼎信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對「問題西瓜」展開調查。4月2日上午,記者聯繫到了萬寧市食藥監局局長許曉,他表示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市食藥監局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涕滅威主要用於防治蚜蟲、蟎類等病蟲害,可通過吸入、食入、經皮吸收等方式危害人體健康。早期中毒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昏、眼花、舌頭髮麻、乏力、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等,一般情況下病程較短,在人體內代謝迅速,經水解後代謝產物隨尿排出。消費者如食用後出現以上不適症狀,請立即到醫院就診,並及時撥打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12331進行投訴舉報。
事件波及,瓜市遇寒流4月2日下午,在黑龍江南路上的青島市果品批發市場內,來自臨沂的一對夫婦坐在瓜棚內,身後就是一大堆西瓜,桌子上放著一個黃色瓜瓤的西瓜,據夫妻倆介紹,這種西瓜品種是「特小鳳」,同樣產自海南。記者也注意到,瓜棚內除了有「特小鳳」之外,還有「麒麟」以及引起該事件的「黑美人」西瓜。
「現在不光黑美人賣不動,其他西瓜也無人問津。」這位瓜販說,他們的銷量出現下跌。「這幾天批發價每斤也跌了兩三毛錢了,可依然沒有銷量。」根據瓜販透露,他們的瓜也都是由半掛車從海南直接運來,一般每次卸瓜2萬餘斤,四五天即可賣完,可這幾天卻沒人要。據瓜販介紹,當天凌晨4時許,他們就來到了市場上,可一天下來只賣了500多斤,不足平時的1/10。 記者 徐新東
■連結半島都市報4月2日訊(記者 郭玉華) 2日,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醒,最近本市即墨、膠州等地,十幾名市民因吃西瓜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青島市疾控中心檢測,罪魁禍首為「涕滅威」,其中毒表現與有機磷農藥中毒類似,阿託品是其特效解毒藥。
據介紹,涕滅威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殺蟎、殺線蟲劑,是目前商業化農藥中毒性最高的品種。涕滅威施於土壤後,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傳導到植物地上部各組織器官。撒藥量過多或集中撒布在種子及根部附近時,易出現藥害。
因涕滅威對人體健康、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及非靶標生物有較大潛在的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禁止使用涕滅威。我國雖然沒有禁止使用,但規定了嚴格的限制使用範圍,公告明令禁止涕滅威在蔬菜、果樹、茶樹和中草藥材上使用。
市疾控中心提醒,有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菜農、果農的監管,禁止在蔬菜、水果非法使用涕滅威,指導合理使用農藥,加大流通環節的抽樣檢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