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報告(2019年)》司法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全國仲裁工作情況

2020-12-25 百家號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王淑梅,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姜晶,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沈紅雨,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馬東旭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本次發布會還邀請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秘書長王承傑,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副院長姜麗麗作為列席嘉賓。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當事人自治糾紛解決方式,是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要素之一。仲裁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司法的支持與監督。人民法院仲裁司法審查工作是仲裁司法監督的重要形式。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我國仲裁司法審查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

為全面展現近年來人民法院仲裁司法審查工作取得的成績,及時總結經驗,統一裁判尺度,最高法院組織編寫了《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這次也是最高法院首次發布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並以中英文雙語版的方式發布,便於國內國際社會了解人民法院的仲裁司法審查工作,對於統一法律適用、深化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加強仲裁法治的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據王淑梅介紹,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制度發展概況。通過簡要回顧人民法院仲裁司法審查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情況,指出伴隨我國仲裁事業的蓬勃發展,經過探索、完善、創新三個階段,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仲裁司法審查制度。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多份有關仲裁司法審查的司法解釋以及規範性文件,統一仲裁司法審查標準,實現仲裁司法審查機制的有益創新,有效保障了仲裁法律制度的正確實施和準確適用。同時,該部分以專節概述2019年仲裁司法審查制度的新發展,包括健全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支持自貿試驗區國際仲裁建設、建立內地與香港法院仲裁程序的相互協助保全機制等。

第二部分系2019年度全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綜述。該部分介紹了全國法院2019年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基本數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報核案件的基本情況。2019年,全國法院舊存仲裁司法審查案件1649件,新收20528件,審結20513件,結案率92.6%。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受理高級法院報核的仲裁司法審查案件204件,審結201件,結案率98.5%。

2019年全國法院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呈現出如下特點

一是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數量持增長趨勢。全國仲裁機構2018年和2019年受理案件數量分別為54萬餘件和48萬餘件,較2017年23萬餘件增長一倍以上,使得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數量也相應呈增長態勢。

二是低撤裁率和高保全率體現司法支持仲裁的立場。2019年,全國法院審結撤裁類案件11029件,其中637件被撤銷或部分撤銷,撤裁率為5.8%,較2018年撤銷裁決的案件數量714件,同比降低10.8%。審結仲裁保全案件3959件,其中3428件得到支持,保全率為86.6%,充分體現司法支持仲裁的立場。

三是報核制度統一裁判尺度效果明顯。根據報核制度,下級法院對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擬做否定性評價的,需逐級報核。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審結的201件案件中,114件支持報請法院的處理意見,佔57%;65件不同意報請法院的處理意見,佔32%;3件部分變更報請處理意見,佔2%;另有19件以其他方式結案(因不符合報核條件或者需要補充查明事實而退回高級法院)佔9%。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復函明確對報核案件的處理思路,有效發揮了統一裁判尺度的作用。

四是支持國際商事仲裁,加強區際司法協助。2019年,人民法院共審結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案件32件,僅1件因超出仲裁協議範圍而裁定部分承認和執行。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實施效果明顯,全國法院協助香港仲裁程序保全案件11件。

五是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新情況新問題較為突出。2019年審結的仲裁司法審查案件中,「比特幣案」涉及對虛擬財產的認定處分和對公共利益的理解;「殼牌公司反壟斷案」涉及壟斷糾紛的可仲裁性問題等。此外,近年來網際網路交易的拓展對在線糾紛解決提出了強烈需求,網際網路仲裁案件持續增長,但網際網路仲裁案件中當事人程序保障不足的情況較為突出,亟待規範調整。

第三部分系國內、國際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審查思路與裁判標準。該部分根據2019年度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辦理的仲裁司法審查報核案件,結合全國高級法院選報的典型案例,對審查思路與裁判標準進行了歸納總結。總體原則如下:

第一,尊重當事人的仲裁意願,秉持有利於認定仲裁協議有效的原則,支持和鼓勵當事人選擇仲裁解決糾紛,促進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發展。

第二,嚴格依據法定事由,審慎審查當事人提出的撤銷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申請,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尊重仲裁一裁終局原則,對於應予部分撤銷且裁決可分的,僅撤銷超範圍裁決的部分。符合重新仲裁條件且仲裁機構同意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機構重新仲裁。

第四,秉持謹慎解釋的原則,嚴格適用社會公共利益條款,避免濫用。但對於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仲裁裁決,應當依職權撤銷或不予執行,以維護國家根本法律秩序。

第五,準確認定涉外仲裁協議準據法,積極查明外國法,恪守國際條約,依法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為裁決的跨境執行營造「仲裁友好型」的司法環境,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持續推進我國涉外法治建設。

第六,依法認可與執行港澳臺仲裁裁決,辦理協助香港特區仲裁程序保全事項,優化便利仲裁領域的區際司法協助,拓展區際司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國際國內形勢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司法審判工作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民法院在今後工作中將進一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尊重仲裁的特點和規律,依法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提升仲裁司法審查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保障仲裁法律制度的正確實施和準確適用,不斷促進我國仲裁公信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在本次發布會上,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姜晶代表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通報了全國仲裁工作的總體情況。

2019年以來,司法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仲裁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履行指導監督全國仲裁工作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2019年3月,司法部在上海組織召開仲裁法頒布25周年以來第一次全國仲裁工作會議,對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見》進行全面部署安排,組織實施「中國仲裁2022方案」,推動實現中國仲裁發展新格局。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設立260家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6萬餘人,累計處理各類案件300萬件,標的額4萬多億元,案件當事人涉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019年全國253家仲裁委員會共處理案件48萬餘件,其中傳統商事仲裁案件為28萬餘件,比2018年增加9萬3千多件,增長50%;案件標的總額為7620億元,比2018年增加670億元,增長率為9.6%。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和不予執行的仲裁裁決始終在1%以內。今年7月,司法部專題向黨中央、國務院報送了貫徹落實兩辦《若干意見》情況的報告。

2019年以來,圍繞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司法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進現行仲裁法修改工作。組織開展了仲裁法修改理論研究課題徵集、委託、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多次專家論證、座談研討。

二是加強涉外仲裁能力建設。會同國資委政策法規局、委託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組織開展了百家涉外企業和百位涉外律師的涉外商事仲裁需求專題調研,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服務舉措,積極支持和培育打造面向世界的仲裁中心。

三是加強仲裁宣傳和國際交流。加大中國仲裁的對外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境內外各類大型、高端經貿研討活動宣傳我國仲裁,傳播中國仲裁聲音,指導支持北京、上海、廣東等地仲裁機構開展仲裁國際交流活動五十餘場。

四是加快中國仲裁協會籌建工作,推進建立仲裁行政指導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

五是研究推進仲裁機構內部治理結構綜合體制改革。明確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真正使仲裁機構成為面向市場提供仲裁服務的非營利法人。組織開展全國仲裁機構內部治理結構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研究制定仲裁委員會內部治理結構綜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六是推動網際網路仲裁發展。2019年,全國有31家仲裁委員會採取網上仲裁方式處理仲裁案件20萬餘件,佔全國案件總數的42.21%。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各仲裁機構積極通過網上立案、網上審理等方式辦理仲裁案件,為當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務,也為推進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協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積極支持推進亞太經合組織在線爭端解決機制建設工作,推薦有關機構參與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七是不斷提升仲裁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進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到2019年底,仲裁服務全部進駐地市級以上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12348熱線平臺和省級以上法律服務網絡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務。各地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仲裁委員會積極探索與人民法院建立相互銜接的工作協調機制,共同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仲裁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司法的支持與監督。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履行仲裁司法審查職能,支持和監督仲裁制度實施,為仲裁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司法監督環境。下一步,司法部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若干意見》,不斷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推動構建仲裁與訴訟有機銜接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相關焦點

  • ...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 司法部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王淑梅,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姜晶,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沈紅雨,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審判員馬東旭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
  • 最高法、司法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就2019年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回答記者提問
    答:2019年以來,最高人民法院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通過出臺與仲裁相關的司法解釋及司法政策,依法辦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在支持和監督仲裁方面取得了新進展。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
  • 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00《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
    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的有關情況。 [10:03:55][王淑梅]: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當事人自治糾紛解決方式,是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要素之一。仲裁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司法的支持與監督。
  • 最高法首次發布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網際網路仲裁案件持續增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這是最高法首次發布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網際網路交易的拓展對在線糾紛解決提出了強烈需求,網際網路仲裁案件持續增長,但網際網路仲裁案件中當事人程序保障不足的情況較為突出,亟待規範調整。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當事人自治糾紛解決方式,是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最高法首次發布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 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數量呈增長...
    ,即《最高人民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法院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數量持增長趨勢,全國仲裁機構2018年和2019年受理案件數量分別為54萬餘件和48萬餘件,較2017年23萬餘件增長一倍以上,使得仲裁司法審查案件的數量也相應呈增長態勢。
  • 司法部:真正使仲裁機構成為面向市場提供仲裁服務的非營利法人
    在最高人民法院12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關於全國仲裁工作總體情況。據悉,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設立260家仲裁委員會,工作人員6萬餘人,累計處理各類案件300萬件,標的額4萬多億元,案件當事人涉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梁鷹: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述評丨中法評 · 專論
    2019年12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所作的《關於2019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這是自2017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三次聽取審議年度備案審查工作情況。
  • 審計署2019年度整改報告 已整改問題金額2118億
    記者從審計署獲悉,12月23日,受國務院委託,審計署審計長侯凱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 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答...
    近日,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就《意見》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制定出臺《意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國務院《「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作出部署。
  • 年度商事仲裁報告出爐:國際貿易合同違約數量明顯增加
    9月18日,《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19-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自2015年起,該《報告》已連續發布5年。此次發布的年度報告覆蓋了2019年至2020年6月的案例和數據,除前言和年度小結外,包括《股權轉讓仲裁實踐特別觀察》《建設工程法律與仲裁實踐的熱點問題》等5個章節。
  • ...年度趕考——省審計廳召開市縣審計機關主要負責同志述職報告...
    年度趕考——省審計廳召開市縣審計機關主要負責同志述職報告工作會議 1月12日,省審計廳召開市縣審計機關主要負責同志述職報告工作會議,萍鄉市、鷹潭市、宜春市、上饒市、豐城市、安福縣4個設區市和2個省直管縣審計局長依次進行了現場述職。
  • 2019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工作啟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據國家財政部網站消息,為全面掌握2019年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深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根據《財政部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
  • 市教育局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市教育局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一、>總體情況2019年,江門市教育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認真貫徹落實《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加強信息發布、解讀和回應,依法依規答覆信息公開申請等
  • 司法部負責同志就《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近日,司法部公布了《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明確了法律職業資格申請受理、審查核查、審核認定、證書頒發等內容,對於規範法律職業資格服務管理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司法部負責同志就《管理辦法》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制定出臺《管理辦法》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 六安市水利局2019年度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評價報告_六安市人民政府
    通知》(財績[2020]67號)要求,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自評97分,現報告如下、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六辦〔2019〕24號),市水利局主要職責包括:1、負責保障全市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2、負責全市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的統籌和保障;3、按規定製定水利工程建設有關制度並組織實施,負責提出市級水利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方向、具體安排建議並組織指導實施;4、指導水資源管理保護工作;5、負責節約用水工作;6、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保護與綜合利用
  •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發布2019年社保基金年度報告
    主要職責是:  1、管理運營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2、受國務院委託集中持有管理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單獨核算,接受考核和監督。  3、經國務院批准,受託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  4、根據國務院批准的範圍和比例,直接投資運營或選擇並委託專業機構運營基金資產。定期向有關部門報告投資運營情況,提交財務會計報告,接受有關部門監督。
  • 嶽陽市2019年度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其中《推動嶽陽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思考》、《2018年嶽陽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等多篇文章被國家統計局網採用,《前5月嶽陽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嶽陽經濟活力不斷增長》等多篇文章被《中國信息報》採用,《關於我市主要經濟發展指標監測分析情況的報告》被李愛武市長批示:「要加強數據監測調度,壓實部門和分管領導責任,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實現」,李摯常務副市長批示:「建議印發給市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
  • 司法部關於2019年度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典型案例的通報
    近年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切實履行監管職能,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依據投訴、舉報、「雙隨機,一公開」執業檢查和鑑定意見使用部門提供線索,依法對違法違規鑑定行為進行查處,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司法鑑定監管工作和司法鑑定行業起到示範及警示作用。現將2019年度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典型案例予以通報(見附件)。
  • [年報]深華發A:2019年年度報告
    ◆繼續重點加強公司內部控制 公司將在2020年度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嚴格落實和提高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公司管理層及相關部門嚴格按內部控制文件要求執行資金使用審批程序管理規定、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內部審計工作制度、重大信息內部報告制度等相關制度。
  • 2019年度中共德陽市委員會辦公室部門決算
    (10)負責市委值班和承辦相關文電情況反映及重大突發事件相關情況的報告。部門預算管理按照財政局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019 年度的預決算編制,以《中共德陽市委辦公室 2019 年度部門預算編制有關事項說明》文件上報 2019 年預算編制情況,詳細列明了我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