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是媽媽們最希望的,因為母乳中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抗體,在補充營養的同時能夠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但有很多媽媽會遇到「奶水不足」的情況,如果「奶水不足」的情況不及時解決,寶寶就只能依靠配方奶粉,媽媽的泌乳量也會越來越少。
通常遇到奶水不足的情況時,很多新手媽媽們的常規操作是選擇喝各種鯽魚湯、豬蹄湯等「下奶」湯水,而其結果往往都不理想。其實,乳汁的增加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並不是寶寶一出生,寶媽們就會有充足的奶水餵養,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就說明奶水可能不足了:
1、乳房無明顯漲感。
2、寶寶吃奶時間較長,用力吸吮卻聽不到連續的吞咽聲。
3、寶寶睡眠很淺,吸吮母乳後不久又哭鬧,來回找乳頭。
4、寶寶大小便次數少且量也少。
5、寶寶體重不增或者增長緩慢。
1、 減少情緒影響
研究顯示,母乳的多少受情緒的影響較大,所以哺乳期一定不要生氣。很多新手媽媽因為奶水不夠而產生焦慮,尤其是新手媽咪,因不知道如何解讀新生兒的需求,所以衍生許多潛在的壓力,而當產婦擁有了這種壓力、失去自信及充滿懷疑時,就更會加重這種情況。老話常說「生氣回奶」,這也是不無道理的,所以產婦要想保持奶水充足就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著急上火,如果跟婆婆不好,可以暫時讓自己媽或請別人來幫忙。
2、 充足的睡眠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受很多激素影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於激素平衡,激素平衡有利於奶水的合成和分泌。所以新手媽媽一定要休息好,月子裡照顧寶寶常常休息不好,但當媽媽的一定要盡力休息好,寶寶睡你就睡,保證充足睡眠對下奶是有幫助,要做到規律睡眠,而不是熬夜後第二天悶頭猛睡。
3、多讓寶寶吮吸
讓寶寶多吮吸是催奶的最佳方法,吮吸的過程能夠促進乳母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能促進乳汁的合成和分泌,所以經常不限制時間和次數的餵奶可以刺激奶水的分泌,讓奶水早點來,也可以避免隨之而來的乳房腫脹。另外,要讓寶寶對兩側乳房交替吮吸,兩邊乳房都受到刺激的話,就都可分泌更多的奶水。
4、 多喝水
乳汁中接近80%都是水分,所以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於奶水的合成和分泌,當然,除了喝水外,也可以適當多喝富含水分的湯和粥,但一定要記得這個湯要少油少鹽。
5、 補充營養
產婦要多吃些魚蝦、畜禽瘦肉、蛋、奶和大豆等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充足的優質蛋白攝入可以提高轉變為乳汁蛋白的效率,對提高奶水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