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網:周有光——世界公民的大歷史眼光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3日電(見習記者 楊月)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0歲大壽的日子。周有光,著名語言文學家、思想家,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這也是一位力推語文現代化的大師,以「說真話」的治學精神和「接地氣」的現實關照,以世界公民視角關注中國,讓漢語和漢語拼音走向世界。
-
111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喜看《羋月傳》
經歷四個時代 111年前的1月13日,周有光出生在江蘇常州青果巷。經歷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四個時代,一生見證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見識、學識非一般人所能比,有「百科全書」之稱。他發明了漢語拼音,解決了我們識字讀字的煩惱,他就是周有光,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13日,周有光先生迎來了111歲(虛歲)壽誕,人們紛紛在網上祝他生日快樂。 沒有誰的生日,如他這樣被人惦記。周氏有光,成了人們心中的一盞明燈。
-
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走了,他曾認真思考過這個世界
也正是由於參加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參與設計、推廣漢語拼音體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不過,他本人卻一直覺得被這樣稱呼不好。他多次對張森根說:「讀過我書的人,決不會把那頂桂冠隨便加在我頭頂上」。80歲時,周有光決定讓生命重新開始。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對中文進入世界功不可沒
就在當天,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周有光先生主要文集編輯張森根在文章中寫道,「周先生的學問是我們了解歷史、走進世界最便捷的梯子。這位老人既是本土的、中國的,又是世界的。」 懷念周有光 張頤武:他是知識界人瑞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可以說是中國百年來風雲變幻、歷史變遷的一位見證者,見證了中國百年來從疲弱到富強的整個過程。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今天是「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一周年,也是周老誕辰112周年,是他,窮盡一生努力讓世界認識中國。 周有光,本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年紀越大,思想越新」。「不要談我個人,我們來談談這個世界。我是認真地思考了這個世界的」。「我比以往更關心中國的發展和走向;關心整個世界不斷出現的變化。我一直關心中國,我希望中國會變得更好、更有前途。」
-
周有光為何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據筆者有限閱讀,「漢語拼音之父」之說始於2007年8月《文史博覽》上發表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作者餘瑋)的一篇專訪。同年10月31日,周有光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新華社在報導時再度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這之前,他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教授;這以後,他轉投語言文字,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他曾在107歲生日時開玩笑,「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如今,上帝帶走了這束光。 蠟燭 不能含糊,不要和稀泥,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周有光 2016年1月13日,是周有光的111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曾稱被上帝忘記-周有光 漢語拼音方案...
昨日凌晨3點半,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1906年出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對漢語拼音的貢獻,讓他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一生做成一件事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張馬力是周有光的外甥女,周有光妻子張允和待之如親生女。
-
學拼音的都欠他一份師恩,「漢語拼音之父」112歲的周有光仙逝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於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歲!年輕時巧用金融立下抗日大功,愛因斯坦和他談笑風生;後來是語言學家,半道出家制定拼音方案,被媒體譽為「漢語拼音之父」;還是文化家,和錢偉長一道編寫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沈從文都稱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李旭之:周有光是「漢語拼音之父」嗎?
不明歷史的,從這短短的話裡,是不難做出漢語拼音方案周有光是第一人的結論,實屬與「之父」同義。 周有光對漢語拼音方案的貢獻真有如此之高嗎? 在官網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字改革的發展歷程》中見不到周有光的影子,在《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大事記》中,也見不到周有光的影子。 可以推斷,周有光在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員,應該是一名不重要的一員,說到貢獻,《什麼是民族形式》算是一份貢獻吧。僅此而已,何來「漢語拼音之父」呢?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3歲的網友
著名教育家歐陽中石(左一)、周有光(右一)做客強國論壇。(攝影:何萌)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萬世成 劉紅豔) 應人民網「強國論壇」與北京大學「清源論壇」聯合邀請,今天上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作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東西方教育差異化發展的思考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
永遠的光芒——訪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在這之前,他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教授;這以後,轉投語言文字,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作者李國輝在2012年有幸採訪周有光先生,謹以此文紀念先生。 這些故事,如今只有一個人能講述了,他叫周有光,人稱「漢語拼音之父」,2012年1月13日,是他的107歲生日。 出於對漢語拼音趣味方塊漢字的好奇和探究,筆者2月1日在北京拜訪了景仰已久的周有光老先生。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
因為,我們自小學一年級所學的漢語拼音,就是出自這個人的智慧、學識與手筆。    他,就是「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雖然我對個人生與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記憶的歷史還在前行。」    現在,上帝把這束光收走了。
-
周有光是被上帝遺忘的「漢語拼音之父」
上帝糊塗,把我給忘了……叩響國家語委宿舍樓的一戶普通單元門的門鈴後,筆者很快在家政服務員的引導下見到主人——一位清癯和藹的老人正從書桌旁的椅子上站起來迎候,他就是久聞大名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面對面坐在略顯斑駁的小書桌前開始交流。儘管老人有些耳背,採訪中偶爾還得藉助紙筆,但記者自始至終都能感覺到老先生思路的清晰、思維的敏銳和精神的豁達。
-
周有光:最反感別人叫我「漢語拼音之父」
晚年伏案寫作的周有光2017年1月14日,被媒體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其實在周有光生前,他很不喜歡這個稱呼。其子周曉平曾要求記者,「文中提到的『漢語拼音之父』幾個字務必去掉」,父親「最反感別人這樣叫他。他常說,漢語拼音搞了一百年,自己只是參與方案最終制定的幾個人之一,不能叫『漢語拼音之父』」。這既是周有光的謙虛,也是一種事實——現行《漢語拼音方案》,是在很多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 老先生一輩子活出了別人的幾輩子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老用古音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漢語拼音之父」的傳奇人生 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老,最為人熟知的成就,或許就是參與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為無數人解決了識字階段最初的煩惱。
-
年輕時迷茫困惑怎麼解脫,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一番話一針見血
第七期讓我們走進百年學人——周有光的青年時光。前半生是經濟學家,曾任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學院經濟學教授。近50歲時「半路出家」,主持擬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主導和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85歲之後,又試以撰文啟蒙思想,在文化史研究領域成就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