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喜看《羋月傳》

2020-12-17 搜狐網

周有光在家過111歲生日。

  周有光

  生辰:1906年1月13日

  出生地:江蘇常州青果巷

  職業:中國著名經濟學、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奉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語言文字研究領域十分寬廣,研究的中心是中國語文現代化。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周先生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訂者,並主持制訂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85歲以後開始研究文化學問題。

  經歷四個時代

  111年前的1月13日,周有光出生在江蘇常州青果巷。經歷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四個時代,一生見證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見識、學識非一般人所能比,有「百科全書」之稱。

  曾是銀行家

  50歲以前,他是個銀行家;50歲到85歲,他是語言文字學家,他的精力都傾注在語言學上;85歲以後,他是啟蒙思想家。1988年12月31日,82歲的周有光退休,但仍繼續工作。

  愛看電視新聞

  外甥女毛曉園說,老人聽力不大好,但是他能看見電視字幕。他最愛看的是新聞,看到巴黎發生恐怖襲擊,還讓保姆打電話喊相熟的編輯來跟他聊天、交流。有時候晚上精神好,還會看看電視劇解解悶,比如《大秧歌》《羋月傳》都會看一點。


  他是銀行家、著名經濟學家,後來他對語言文字感興趣,又成了語言學家、文化史專家。他發明了漢語拼音,解決了我們識字讀字的煩惱,他就是周有光,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13日,周有光先生迎來了111歲(虛歲)壽誕,人們紛紛在網上祝他生日快樂。


  沒有誰的生日,如他這樣被人惦記。周氏有光,成了人們心中的一盞明燈。


  「一百一十一歲等於一歲」


  111歲,周有光依然豁達、堅強。


  他思考著國家、世界和人類的未來。在電視新聞上得知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他讓保姆喊相熟的編輯來家裡交流看法。晚上精神好的時候,他也會看一點電視劇,比如《大秧歌》、《羋月傳》。


  對於自己的高壽,周有光曾在自己的著述中寫道,「我以前說過『上帝把我忘記了』,把我遺忘在世上了。感謝上帝,讓我在這個年紀還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和思考能力。雖然我對個人生與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記憶的歷史還在前行。」就在幾日前,周老曾對前來北京看望他的老家常州市領導幽默地說:「一百一十一歲等於一歲,一事無成,很可惜的一百一十一歲。實在沒有多少話講,要少講空話。」


  111年前的1月13日,周有光出生在江蘇常州青果巷。經歷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四個時代,一生見證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見識、學識非一般人所能比,有「百科全書」之稱。壽過期頤之後,他仍保持強烈的文化意識和探索精神,筆耕不輟,思考不斷,這也讓他在晚年聲名日隆,受到越來越多的文化界人士的推崇。


  「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國」


  周有光一生分了三個階段:50歲以前他是個銀行家;50歲到85歲,他是語言文字學家,他的精力都傾注在語言學上;85歲以後,他是啟蒙思想家。1988年12月31日,82歲的周有光退休,但仍繼續工作。三年後,他正式離開工作崗位。


  85歲後的周有光潛心思考和研究文化學、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等宏大問題,並撰寫了大量兼具學術性與通俗性的文章和讀書札記。100歲時,他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時出版《朝聞道集》,105歲時出版《拾貝集》。110歲出版《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兼有理性、嚴謹和人本主義關懷的思考,讓此前一直作為專業知識分子的周有光在公共思想領域很快引起了讀者的矚目,「世界公民」的自我定位,對世界主義的弘揚,使他的思想,卓爾不群,備受學界推崇。


  這位出生於清末的百歲老人,歷經世紀滄桑,近些年反覆提倡要有世界觀,擴大世界觀,強調不能以中國的眼光看世界,而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國」。


  對話/


  周有光外甥女毛曉園:舅舅長壽,在於積極、達觀的心態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曉園女士,是一位高級工程師。是周老在北京為數不多的親人之一,與周老感情深厚。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也通過電話,再次聯繫到毛曉園。


  華西都市報:毛老師好。2015年1月13日,周老110歲生日時,當時您說:「2014年,我舅舅過得確實比較辛苦。」一年又過去了。2015年這一年,周老的健康狀況怎樣?


  毛曉園:2015年對舅舅來說,是更辛苦了,人清瘦不少。舅舅經歷了胃部大出血、胰腺和肺部感染,幾次收到病危通知書。可以想像,他經歷多麼大的身體和精神折磨。但6月以後,他開始慢慢恢復過來。醫生都說,這是一個奇蹟。


  華西都市報:周老現在狀態怎樣?聽說他現在還很關心國際大事,偶爾還會看電視劇?


  毛曉園:他聽力不大好了。但是他能看見電視字幕。他最愛看的是新聞,看到巴黎發生恐怖襲擊,還讓保姆打電話喊相熟的編輯張森根、葉芳來跟他聊天、交流。有時候晚上精神好,還會看看電視劇解解悶。比如他看一些《大秧歌》,說「蠻好看」。《羋月傳》也會看一點。


  華西都市報:今天(1月13日)是周老的生日。家裡人給他有慶祝嗎?


  毛曉園:家裡人沒怎麼給他做壽。老家常州的人,對舅舅非常好。每年都有家鄉的人,送來一桌菜和蛋糕來給舅舅過生日。我們會去舅舅家一起吃。今年還給他戴上了生日小帽子,點蠟燭,他蠻高興的。雖然年齡大了,沒有多少精力待客,但他熟悉的人,家鄉人來了,他還是願意聊天的。


  華西都市報:長壽的周老有什麼養生秘訣嗎?


  毛曉園:完全沒有任何養生秘訣。舅舅從來不吃補藥。日常吃得比較清淡。他對運動也有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如果只知道鍛鍊肌肉,不鍛鍊頭腦,那又有多大用?我覺得,舅舅長壽的原因,主要在於他積極、達觀的光明心態。


  周有光的隻言片語


  關於「口述史」


  「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我非常願意聽到不同的意見和聲音。我的口述如果能讓更多人關心中國的前途和歷史,那是我期望看到的。」


  關於「全球化」


  「農業化時代,安土重遷,沒有全球化。工業化時代,不斷擴大國際貿易,開始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穿透各國的國境界線,全球化一往無前。」


  對於「西化問題」

  「文化像水,是流體,不是固體;它永遠從高處流向低處;如果築壩攔截,堤壩一坍,就會潰決。文化有生命,需要不斷吸收營養,否則要老化,以至死亡。」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news.huaxi100.com/show-226-729673-1.html report 4646 周有光在家過111歲生日。周有光生辰:1906年1月13日出生地:江蘇常州青果巷職業:中國著名經濟學、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原名周耀平,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奉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 談話集面世
    聖昔供圖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將迎來111歲生日,儘管他有個「不做壽、不寫自傳、不立遺囑」的三不主義,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他。昨天,搜狐文化主辦的「周有光先生111歲華誕座談會」在北京彼岸書店舉行,資中筠、楊天石、葉芳等學者、出版人齊聚。  前些天,常州老家的客人曾專程赴周有光先生家中拜訪。
  • 周有光111歲壽辰: 跨界跨得如此"任性"的漢語拼音之父
    編者按: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經濟、語言、文化三個領域;他是「漢語拼音之父」,愛因斯坦的「陪聊」;他是沈從文的連襟,張允和的丈夫。他就是周有光。今日是周有光先生的111歲壽辰,回顧他的一生,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精彩,他把一生活成了傳奇……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50歲,是他人生的對摺點。這之前,他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教授;這以後,他轉投語言文字,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他曾在107歲生日時開玩笑,「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如今,上帝帶走了這束光。  蠟燭  不能含糊,不要和稀泥,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曾稱被上帝忘記-周有光 漢語拼音方案...
    昨日凌晨3點半,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  而就在13日,周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上帝糊塗,把我忘了!」這曾是他最愛說的一句話。  周有光1906年出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對漢語拼音的貢獻,讓他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3歲的網友
    著名教育家歐陽中石(左一)、周有光(右一)做客強國論壇。(攝影:何萌)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萬世成 劉紅豔) 應人民網「強國論壇」與北京大學「清源論壇」聯合邀請,今天上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作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東西方教育差異化發展的思考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簡介個人生平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解說】1月14日凌晨,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此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永遠的光芒——訪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編者按: 2017年1月14日,在112歲生日的第二天,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很難用寥寥數語概括這位老人。他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生於常州,長於蘇州,學於上海、遊歷日美,最終落葉歸根。50歲是他人生的對摺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周有光為何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據筆者有限閱讀,「漢語拼音之父」之說始於2007年8月《文史博覽》上發表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作者餘瑋)的一篇專訪。同年10月31日,周有光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新華社在報導時再度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時間:2017-01-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1月14日,我國 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4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1周歲。周老早年專攻經濟,年近50轉行研究語言,主持編寫了至今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耄耋之年又成為文化研究學者、思想家,百歲後依筆耕不輟。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對中文進入世界功不可沒
    方舟子:老而不糊塗更難  我看過幾篇周先生百歲之後的訪談,思想依然敏銳,評論切中時弊,在105歲時還寫過一篇文章支持我揭露學術造假,他用「了不起」來評價我揭露學術造假的努力,但我覺得,這三個字用在他身上更合適。他講人類思維經過神學、玄學、科學三個階段,講「不能批評的真理不是真理」,呼籲學術自由,都是真知灼見。  說他是「漢語拼音之父」誇張了。
  • 李旭之:周有光是「漢語拼音之父」嗎?
    他的一死,一個大大的光環蓋在了他的棺蓋上——「漢語拼音之父」。  蓋這個光環的有《人民日報》的官微,新浪網的官微「頭條新聞」,還有官微「央視新聞」。雖然「央視新聞」是這樣報導的:「【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今日,112歲語言學家周有光辭世。他以26個拉丁字母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寫了至今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簡歷照片成就 逝世時間享年112歲
    周有光。資料圖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中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從照片上看,老人雖然衰老但精神狀態尚可,估摸著他大概80歲左右的年紀。青城君要告訴大家的是,拍攝這張照片時老人已經108歲高齡了。也許你們會以為我將要講一個關於長壽養生的故事。哦,不對。我將要講一個為什麼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能識字、能上網的故事。照片上的這位老人名叫周有光,是我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 周有光111歲 三更半夜想起過世的兒子,還是會哭(組圖)
    100歲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出《朝聞道集》、105歲出《拾貝集》、108歲出《周有光文集》,110歲時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問世。  「我的身體狀況還是好的,只是年紀大了一些。年紀老了,但思想不老。」昨日,著名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迎來111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