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111歲壽辰: 跨界跨得如此"任性"的漢語拼音之父

2020-12-22 人民網

編者按他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經濟、語言、文化三個領域;他是「漢語拼音之父」,愛因斯坦的「陪聊」;他是沈從文的連襟,張允和的丈夫。他就是周有光。

周有光面色紅潤,鶴髮童顏,甚至長出了黑髮;他起居定時,飲食清淡,愛吃麵包飲紅茶;他堅持讀書,筆耕不輟,用電子打字機寫作。今日是周有光先生的111歲壽辰,回顧他的一生,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精彩,他把一生活成了傳奇……

他是「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曾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主導建立漢語拼音體系,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1954年,因為之前已發表、出版過一些關於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論文和書籍,周有光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邀請擔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話的兩項標準,並提出漢語拼音方案三原則:拉丁化、音素化、口語化。

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決議,同年,漢語拼音成為全國小學的必修課。周有光在北京大學等高校講授漢字改革課程,其講義《漢字改革概論》系統、全面地總結了三百餘年漢語拼音字母的演進史和中國人自創拼音字母的歷程。

1982年,經周有光的努力,促成國際投票通過漢語拼音方案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7098)。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主編《漢語拼音詞彙》,成為電腦中文詞庫基礎。

他是跨界跨得很「任性」的學霸

年輕時的周有光

周老一生跨越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經濟、語言、文化三個領域。他早年西裝革履搞經濟,49歲後奉命研究創製漢語拼音,百歲後仍堅持讀書寫作,成為公共知識分子。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1923年進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經濟和語言學,1925年轉入光華大學學習。1927年從光華大學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等校。1933年至1935年赴日本留學。1935年回國,任職於江蘇銀行、新華銀行。1946年由新華銀行駐派美國紐約工作。1949年回國,擔任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教授。49歲後,周有光開始與語言打交道。1955年,周有光奉命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創製漢語拼音,被稱作「中國漢語拼音之父」。退休後,周老廣泛探討公眾問題,成為公共知識分子。2005年,已經100歲的周老出版了《百歲新稿》。

他是愛因斯坦的「陪聊」

愛因斯坦和周有光?乍聽到這兩個名字,你可能不會把兩人聯繫起來。事實總是會讓你大吃一驚,他們見過兩次,周有光是極少見的和愛因斯坦聊過天的中國人。

「打完仗,何廉到美國,我也到美國,他到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教授,愛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教授。他跟我說:『愛因斯坦現在空閒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興跟他聊天嗎?』我說:『當然很高興。』這樣就兩次去訪問愛因斯坦。我們是一般的談話,當時的國際形勢,當時美國發生的情況,隨便講講。為什麼我會把這個事情忘掉呢?因為談話內容沒有特點。這是一個遺憾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特點,因為他的研究方向跟我不一樣。

我跟愛因斯坦談過兩次,只是隨便的聊天,沒有學術性的,所以我就不放在心上。愛因斯坦的學術我不懂,我的專業跟他又不一樣,就是普通的朋友。小輩就說:『你多少年都不講愛因斯坦的事情。』我說:『我忘掉了。』見愛因斯坦可能是1947年。

愛因斯坦的物理學我一竅不通。我的印象就是他的人非常好,生活也很隨便。我們在銀行界,穿衣服都很講究,他在大學裡,大學的風氣跟銀行不一樣,大學教授穿衣服馬馬虎虎的,他穿的衣服還沒有我講究。他沒有一點脾氣和架子,給我的印象非常好,我們侃侃而談,沒有任何架子。他不是講話滔滔不絕的人。

——引自《周有光百歲口述》

他是沈從文的連襟,張允和的丈夫

周有光和文學大家沈從文是一對連襟。周有光娶了張允和,沈從文娶了張兆和,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或許正是他們的寫照。

右二為沈從文

張允和是安徽合肥人,長於蘇州,是當代著名崑曲研究家,也是著名的「張家四姐妹」中的「二姐」。周有光說,「我跟她從做朋友到戀愛到結婚,可以說是很自然,也很巧,起初都在蘇州,我到上海讀書,她後來也到上海讀書。後來更巧的是我到杭州,她也到杭州。常在一起,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地發展,不是像現在『衝擊式』的戀愛,我們是『流水式』的戀愛,不是大風大浪的戀愛。」

周老還在書中說,「結婚前,我寫信告訴她,說我很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她說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獨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當時的思想也比較開明。」談到婚後生活,周老說,「的確,我們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諧的。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們每天上午10點鐘喝茶,有的時候也喝咖啡,吃一點小點心。喝茶的時候,我們兩個『舉杯齊眉』,這當然是有一點好玩,更是雙方互相敬重的一種表達。下午三四點鐘,我們又喝茶,又『舉杯齊眉』。有朋友來家裡特別是記者,看到我們『舉杯齊眉』,都覺得有趣得不得了。」直到2002年8月14日張允和去世,二人都感情和諧,這種流水潺潺的戀愛也許正是二人相守相伴七十多年的原因吧。

二老的感情羨煞旁人

2015年2月份,周老住院,三個多月時間內,幾次被下達病危通知書。但最終還是挺過來了。

今日是周老的111歲壽辰,我們也在此祝願周老身體永健康,快樂永相伴!

(陳燦)

(責編:陳燦、陳苑)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 談話集面世
    聖昔供圖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將迎來111歲生日,儘管他有個「不做壽、不寫自傳、不立遺囑」的三不主義,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他。昨天,搜狐文化主辦的「周有光先生111歲華誕座談會」在北京彼岸書店舉行,資中筠、楊天石、葉芳等學者、出版人齊聚。  前些天,常州老家的客人曾專程赴周有光先生家中拜訪。
  • 111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喜看《羋月傳》
    周有光在家過111歲生日。85歲以後開始研究文化學問題。  經歷四個時代  111年前的1月13日,周有光出生在江蘇常州青果巷。經歷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新中國四個時代,一生見證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見識、學識非一般人所能比,有「百科全書」之稱。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50歲,是他人生的對摺點。這之前,他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教授;這以後,他轉投語言文字,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他曾在107歲生日時開玩笑,「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如今,上帝帶走了這束光。  蠟燭  不能含糊,不要和稀泥,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3歲的網友
    著名教育家歐陽中石(左一)、周有光(右一)做客強國論壇。(攝影:何萌)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萬世成 劉紅豔) 應人民網「強國論壇」與北京大學「清源論壇」聯合邀請,今天上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作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東西方教育差異化發展的思考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曾稱被上帝忘記-周有光 漢語拼音方案...
    昨日凌晨3點半,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  而就在13日,周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上帝糊塗,把我忘了!」這曾是他最愛說的一句話。  周有光1906年出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對漢語拼音的貢獻,讓他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永遠的光芒——訪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編者按: 2017年1月14日,在112歲生日的第二天,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很難用寥寥數語概括這位老人。他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生於常州,長於蘇州,學於上海、遊歷日美,最終落葉歸根。50歲是他人生的對摺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簡介個人生平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4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1周歲。周老早年專攻經濟,年近50轉行研究語言,主持編寫了至今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耄耋之年又成為文化研究學者、思想家,百歲後依筆耕不輟。
  • 周有光為何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據筆者有限閱讀,「漢語拼音之父」之說始於2007年8月《文史博覽》上發表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作者餘瑋)的一篇專訪。同年10月31日,周有光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新華社在報導時再度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解說】1月14日凌晨,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此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李旭之:周有光是「漢語拼音之父」嗎?
    他的一死,一個大大的光環蓋在了他的棺蓋上——「漢語拼音之父」。  蓋這個光環的有《人民日報》的官微,新浪網的官微「頭條新聞」,還有官微「央視新聞」。雖然「央視新聞」是這樣報導的:「【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今日,112歲語言學家周有光辭世。他以26個拉丁字母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寫了至今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時間:2017-01-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1月14日,我國 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離世,貴陽親戚懷念二姑爹
    (張以與二姑爹周有光。)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自己112歲生日。據介紹,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0歲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出《朝聞道集》、105歲出《拾貝集》、108歲出《周有光文集》,110歲時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問世。  14日一早,本報記者從安徽文藝出版社副總編岑傑的朋友圈獲知周有光去世的消息,隨即與他本人取得了聯繫。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
    原標題: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藉助這兩樣「寶貝」,這位108歲的老人始終還關心著時下最熱門的事情,在他看似隨性的言談中,說得最多的也是他對這些新鮮事的看法。  當年身無分文出國推廣拼音  今日漢語拼音讓手機更易用  對於國人來說,周有光最為人所知的頭銜,當屬「漢語拼音之父」這個稱謂,由他主持編制的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澤被億萬人。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簡歷照片成就 逝世時間享年112歲
    周有光。資料圖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26個字母搞了三年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