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簡歷照片成就 逝世時間享年112歲

2020-12-12 閩南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資料圖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他的一生分了幾個階段: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精力都傾注在語言文學領域;85歲以後,是思想家。(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常州,那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他的一生經過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有人戲稱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將他看做百年中國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一個縮影。

  「半路出家」從經濟學家到語言學家的轉變

  十歲時,周有光隨全家遷居蘇州,進入當時初始興辦的新式學堂讀書。中學畢業後,周有光考上了上海聖約翰大學,後來又改入光華大學繼續學習。大學畢業後,他與夫人張允和同往日本留學。1935年,周有光放棄日本的學業返回上海,任教光華大學,並在上海銀行兼職。(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50歲之前,周有光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家,50歲之後,他從上海移居北京,從事語言文字研究:1955年,他去北京參與文字改革會議,結束後就決定留在北京,改行語文。他先後擔任文改會委員和副主任、國家語委委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委員、《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名譽會長。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兼教育組副組長。

  「周老曾戲言自己50歲起由經濟學教授改行從事語言文字學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廢,後者是半路出家,兩個「半」字合在一起,就是個圓圈,一個『零』字。事實上,他在學術生涯中所獲得的成功、成就和成績,達到了近乎圓滿的境界。」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張森根如是評價道。

  也正是由於參加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參與設計、推廣漢語拼音體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不過,他本人卻一直覺得被稱呼為「漢語拼音之父」不好。張森根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周老(指周有光,下同)曾多次對他說:「讀過我書的人,決不會把那頂桂冠隨便加在我頭頂上」。他的外甥女毛曉園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曾提到,「舅舅覺得,漢語拼音很早就出現苗頭,有一個發展過程,不要把功勞都歸在一個人身上。他不希望這樣。舅舅有很多機會可以有名有利,但他從來不追求這個」。

  制定的《漢語拼音方案》載入史冊 百歲之後仍出版三著作

  周先生對於推廣普及民族共同語有全面而詳盡的論述。他指出:「一國人民,如果語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盤散沙,不是一個現代國家。」「推廣共同語是國家現代化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先行工作。」他還說:「『文明古國』要想成為『文明今國』,不能不進行現代化的改造。『現代化』必須以『教育現代化』為基礎,『教育現代化』必須做好『語文現代化』的準備。」周先生認為「語文現代化」的首要目標就是普及現代共同語,學校、公共場所和集體活動一律說共同語,實行共同語和方言的「雙語言」制度。他認為,「語音標準是否確定是共同語『成年』的標誌;共同語是否普及,首先在全國學校成為校園語言,是教育『成年』的標誌。凡是認真工業化的國家都以普及共同語作為建國大事。」 周先生還提出普通話普及的標準,即「全國學校以普通話為校園語言,全國公共活動以普通話為交際媒介」等等。

  作為《漢語拼音方案》的主要創製人之一,周先生在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方面的功績已載入史冊。《漢語拼音方案》以其國際化、音素化的嚴密設計,使得不能準確表音的漢字有了科學的注音工具,更使掃除文盲、推廣普通話、索引排序、工業產品編碼、制定旗語、燈語、手語、盲文和少數民族文字有了強有力的工具和憑藉。《漢語拼音方案》誕生後不久就成為用拉丁字母轉寫中文的國際標準。特別是計算機應用普及以來,採用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方面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為漢字信息化、漢語國際化、普及普通話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半個多世紀以來,周有關在語言文字學領域裡一直進行著廣泛的探索和創造性的研究,尤其是在中國語文現代化和比較文字學方面成就卓著。周有光是我國語言規劃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語言文字學理論對我們實施國家語言規劃,推廣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中國語文現代化的基本內容是「語言通用化,文體口語化,文字簡易化,拼音字母化」,資訊時代應增加「中文電腦化」和「術語國際化」。

  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出版了《百歲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聞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貝集》。

  對待學術問題,周有光的態度一向嚴謹,並且歡迎批評。張森根指出,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周有光先生就關注語言文字,認識到語言文字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說「語言使人類別於禽獸,文字使文明別於野蠻,教育使先進別於落後」。周有光並不避諱別人的批評。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書的「尾聲」中,周有光提倡「不怕錯主義」:他認為自己的百年口述史中出錯是難免的,所以他不僅不怕別人提出批評,相反更希望聽到不同意見。

  一位待人寬厚的老人 曾笑稱「上帝把他忘了」

  周有光曾笑稱,「大概是上帝糊塗了,把我忘記了。」剛剛過完112歲生日的凌晨,周有光與世長辭,消息傳來,震驚四方。

  在很多親朋好友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維敏銳的學者,也是一位寬厚待人的老人。每年過生日,都有不少人去看望他。曾為周有光策劃、編輯了《周有光文集》、《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的葉芳女士曾說過,近年周有光身體很弱,坐那麼長時間聽別人說話是很耗費體力,「但他特別寬容,不會阻止別人說話,靜靜等著人家離去。這是一種很高的人格」。

  樂觀,是身邊人對周有光的另一個印象。張森根回憶,周有光先生年輕時身體很弱,一位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但現在他活過了比三個35歲還長,「周老幽默地說:不能怪算命先生,那是因為科學發達了;他所以能活得健康。還有,就是上帝把他忘記了。他從81歲開始,作為一歲,從頭算起,他還要繼續讀書、思考和寫作」。

  「周老晚年遭受兩次致命的打擊,一次時是98歲時喪妻,另一次是110歲痛失哲嗣周曉平。因為他有常人不具備的生命力和定力,都挺過來了。」張森根透露,2016年12月5日周有光因發燒進醫院裡住了三周,然而當月27日又平安出院回到家裡,「當下,他已經頑強地跨入了112歲的門檻。他真是返老回童,返璞歸真了,又回到了『嬰兒』時代,不願意多說話,只是用手勢和眼神表示他的存在,今日的他,真可謂無言勝有言」。

  任天荒地老,多情人不老

  「任天荒地老,多情人不老」有媒體這樣形容周有光和張允和兩人的感情。她就是民國最後的閨秀,張允和。他是漢語拼音之父,「百歲大師」周有光。「民國的舊時月色已成往事,但他們依然是從民國時期走出來的才子佳人,相濡以沫,琴瑟和鳴,沐浴了七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的愛情如涓涓細流般流淌至生命時光的深處。」報導這樣寫道。

  合肥張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均出生於名門望族,在中國乃至國外都赫赫有名,她們在書香世家的薰陶中長大,學習古文,國學,以及高雅的崑曲,還深得新學精髓。張允和是「九如巷的張二小姐」,自小便修得智慧與靈氣的心性。她年輕時有一幀黑白照,眉目傳神,鼻梁堅挺,清秀的臉上透著一種韌勁。氣質脫俗,盡顯大家閨秀風範。她被人形容為,「年輕時她的美,怎麼想像也不會過分。」

  葉聖陶先生也曾欣羨地說:「誰娶了九如巷的姑娘,誰就會幸福一輩子。」

  而娶了「九如巷的張二小姐」的,正是我國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他曾在《逝年如水》中回憶與張允和的戀情,他說他們的戀愛是慢慢地自然發展的,「流水式」的。好的愛情永遠是潤物細無聲的,亦有一種無言卻深邃的力量,於歲月和靈魂深處叩響動人恆遠的聲音。(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張允和曾贈詩人、作家俞平伯夫人詩句:「人得多情人不老,到老情更好」。而這也是他們兩人愛情的真實寫照。漫畫家丁聰曾給他倆畫過一幅溫情的漫畫:90歲的他騎著一輛小三輪,身後坐著他80多歲嬌小的公主。一個博學仁厚,一個才情非凡,這是一對讓人羨慕的夫妻。

  然而,生離死別總無情。2002年8月,張允和因心臟病突發先他一步而去,帶著她的多情走了。即便她的美驚豔了時光,也未能留住她的生命。她走的時候,依舊保持著美麗的姿態,一頭盤結髮,一襲深紅衣。坐在床前的周有光一直握著她的手不放,不願她離去。一向豁達的他難以自抑,他說,我的半邊天塌了。

  「我不知所措,終日苦思,什麼事情也懶得動。我們結婚70年,從沒想過會有一天二人之中少了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使我一時透不過氣來。我在紙上寫: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那是唐朝詩人元稹的詩,現在真的都來了。」

  文/記者黎史翔 綜合新華網等媒體報導

  (原標題: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他一輩子活出別人幾輩子)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簡介個人生平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 「他一生只承認自己做成了一...
    ■本報見習記者張熠本報記者李君娜  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昨天凌晨去世,就在前一天,他剛剛度過自己的112歲生日。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周有光外甥女張馬力則說,舅舅一生只承認自己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漢語拼音。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先後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光華大學學習經濟學、語言學。新中國成立前,他曾被當時供職的銀行派駐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新中國成立後毅然回國。他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放棄原本的專業方向,投入文字改革事業中。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老街坊:平易近人沒架子  【解說】1月14日凌晨,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此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時間:2017-01-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1月14日,我國 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在112歲生日後第二天去世,一個名副其實的...
    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周有光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被稱作「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1月13日,周老先生剛過完他112歲的生日,今日即駕鶴西去。昨天的人民網官微還轉貼了周有光在100歲時寫的幾行字以示慶賀。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走了,他曾認真思考過這個世界
    今日(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1935年,周有光放棄日本的學業返回上海,任教光華大學,並在上海銀行兼職。在此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基本都在經濟、金融領域工作,並出國任職。解放後,放棄了海外優裕的生活,毅然選擇回國,並在50歲左右時,改行專職研究語言學,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有人將他的一生分了三個階段: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精力都傾注在語言文學領域;85歲以後,是啟蒙思想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 老先生一輩子活出了別人的幾輩子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老用古音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漢語拼音之父」的傳奇人生  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老,最為人熟知的成就,或許就是參與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工作,為無數人解決了識字階段最初的煩惱。
  • 這位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走了,他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人民日報記者經與周有光先生的家人核實,今日(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26個字母搞了三年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揭"四朝元老"傳奇人生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陳苑)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轉行,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四朝元老」周有光 百歲後仍然筆耕不輟    周有光,生於1906年1月13日江蘇常州,一生經過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有人戲稱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將他看做百年中國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一個縮影。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他一輩子活出別人幾輩子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學拼音的都欠他一份師恩,「漢語拼音之父」112歲的周有光仙逝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先生於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歲!年輕時巧用金融立下抗日大功,愛因斯坦和他談笑風生;後來是語言學家,半道出家制定拼音方案,被媒體譽為「漢語拼音之父」;還是文化家,和錢偉長一道編寫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沈從文都稱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離世,貴陽親戚懷念二姑爹
    (張以與二姑爹周有光。)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前一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自己112歲生日。據介紹,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0歲出版了《百歲新稿》、104歲出《朝聞道集》、105歲出《拾貝集》、108歲出《周有光文集》,110歲時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問世。  14日一早,本報記者從安徽文藝出版社副總編岑傑的朋友圈獲知周有光去世的消息,隨即與他本人取得了聯繫。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4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1周歲。周老早年專攻經濟,年近50轉行研究語言,主持編寫了至今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耄耋之年又成為文化研究學者、思想家,百歲後依筆耕不輟。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曾稱被上帝忘記-周有光 漢語拼音方案...
    昨日凌晨3點半,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  而就在13日,周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上帝糊塗,把我忘了!」這曾是他最愛說的一句話。  周有光1906年出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對漢語拼音的貢獻,讓他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按直音法,寫作「音舟」,即兩字讀音相同;按反切法,可注為「知勾切」,意為「知」聲母zh和「勾」韻母ou……  如今,我們能在手機、電腦上,迅速用拼音輸入「zhou」並打出這個字,歸功於一個年代和一個人:1958年,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112歲生日的第二天,周有光去世。  很難用寥寥數語,概括這位傳奇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