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風是中醫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一種腦血液循環障礙,主要症狀是突然暈倒,意識不清,嘴巴彎曲,語言困難和偏癱。由於突然發作,症狀是多方面的,病情迅速變化,善行的特徵類似於中風,因此被稱為中風和中風。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它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這種疾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中風」。
01中風有什麼分類呢?這幾點要知道,全面了解才能夠做到預防
1、缺血性中風(中風)
(1)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損:局部神經功能缺損持續超過24小時,但可在3周內完全恢復。
(2)進行性中風:腦缺血的症狀逐漸發展並惡化,在幾個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並有梗塞。它在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腦梗塞中很常見。
(3)完全中風:腦缺血的症狀發展迅速,在發作後幾分鐘至1小時內達到高峰。
2、出血性中風(中風)
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實質性出血,腦室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實質性出血包括基底節出血,丘腦出血,腦葉出血,腦幹出血,椎體出血,小腦出血和腦室內出血。
02中風這麼嚴重,它是怎麼引起的呢?可能是這幾種原因,別忽視
(一)總述
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的原因不同。缺血性中風是由向大腦提供氧氣和營養的血管變窄或阻塞引起的。出血性中風是由大腦內或周圍的出血引起的。高血壓是腦出血的最常見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是腦血栓形成的最常見原因,心源性栓子脫落是腦梗塞的最常見原因,顱內動脈瘤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
(二)基本原因
1、動脈炎
如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結核,梅毒,結締組織疾病和動脈炎可引起動脈增生,肥大和狹窄,並促進中風。
2、先天性血管疾病
如顱內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可因破裂和出血而引起出血性中風;先天性血管狹窄可引起缺血性中風。
3、創傷性血管損傷
由外傷,壓迫,腦部手術,導管插入和穿刺引起的血管損傷可導致出血性中風。
4、血液異常導致血栓容易形成
例如高粘度(發原性貧脫水,紅細胞增多症,高纖維蛋白原性血症,白血病等),血友病和血流異常變化導致血液粘度增加和血栓形成前狀態。
5、血壓異常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最常見原因。血壓低會導致大腦供血減少,並導致缺血性中風。
6、心臟病
心肌病和其他心臟病發作可導致低血壓;心律不齊,尤其是房顫,會導致在其他部位形成的栓子脫落並游離。它可能最終進入大腦。
(三)風險因素
1、不可控制的危險因素
(1)年齡:年齡越大,中風的風險越高。
(2)性別:男性的風險大於女性。
(3)種族:研究發現,不同種族的人的患病率存在一定差異。
(4)家族病史:如果一家人有中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病史,則患病的風險將會增加。
(5)有中風病史的患者,如果沒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他們仍然處於危險之中。
2、可控幹預的危險因素
長時間熬夜,吸菸,酗酒,體育活動不足,肥胖和超重。
03中風的症狀很明顯,但是分類多,大家一定根據自己的症狀去改善
(一)總述
由於不同的原因和病變,中風的症狀也不一致。中風可能突然發生,也可能逐漸發展。例如,起初,患者可能只會感到輕度疲勞,但是一段時間後,上肢和下肢的一側將無法移動。但是,有些患者會突然發作並急性發作,為響應和搶救預留的時間非常短。
(二)典型症狀
1、偏癱,即肢體無力的一側,活動受限,無法運動,有時表現為突如其來的跌倒,行走困難,頭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以及無法照顧自己。
2、傾斜的感覺障礙,即面部,舌頭,手或腿和腳的麻木和呆滯,多發於身體的一側,有時伴有耳鳴,聽力下降或旋轉感。
3、半盲症,即雙眼的同一側看不見。
4、失語症,即語言障礙,主要表現為語言不佳,說話困難,失語或不理解,無法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語,不理解和無法寫出可以讀寫的單詞。
5、不明原因的嚴重頭痛,有時伴有嘔吐。
6、頭暈伴隨噁心和嘔吐。頭暈意味著看到事物在旋轉或感覺旋轉。
7、發音和吞咽困難,說話時舌頭變鈍,說話含糊,喝水和進食時咳嗽。
8、視力異常,主要表現為短暫性黑蒙病。病人突然眼前變黑,視力模糊,有時甚至出現復視,即視物為雙影。
9、意識障礙,表現為全身乏力,整天想睡覺或昏昏欲睡,許多病人會經常打哈欠;有些會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冷漠,行動遲緩或多語言易怒;有些會暫時失去意識;有些會崩潰並失去知覺。
(三)併發症
1、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
發生率很高,並且沒有大量的樣本統計數據。醫生將給予甘露醇,速尿和其他利尿劑脫水治療以降低顱內壓,必要時開顱手術以減壓。
2、梗死後的出血性轉移
該患者因腦血管狹窄或阻塞引起的腦梗塞入院。在隨後的治療中發生腦血管破裂和出血。發病率約為8.5%30%。可以通過停止可能引起出血的藥物來預防。
3、癲癇病
早期發病率約為2%33%,晚期約為3%66%。可以對症抗癲癇治療。不建議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不建議在單獨發作或控制急性期疾病後長期使用抗癲癇藥。對於中風後2至3個月復發的癲癇病,建議照常治療癲癇病。
4、吸入性肺炎
發病率約為5.5%,這是由於吸入酸性物質(例如動物脂肪,食物,胃內容物,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或其他刺激性液體)引起的,這些酸性物質會引起肺部損害。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綜合徵。早期治療和避免誤吸可以防止吞咽困難。
5、尿路功能障礙和尿路感染
在尿失禁的患者中(約佔總數的40%-60%),約有29%的患者存在這種病情。預防方法:尿失禁的人應避免將尿管留在體內,留下的人應測量膀胱中的殘留尿液。它可以與物理按摩,針灸等方法相結合,以促進泌尿功能的恢復。如有必要,可以使用間歇性或留置性導管插入術。尿路感染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決定抗感染治療。
6、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發病率約為2%,鼓勵提早起床可以預防這種情況。
7、壓瘡
臥床不起的中風患者經常伴有肢體癱瘓和感覺障礙等症狀,這使患者易於出現血液循環阻塞,營養不良,皮膚壓力,水腫和感覺喪失等異常情況,很容易引起褥瘡。因此,患者的日常護理非常重要,陪同人員應幫助患者翻身並經常清潔身體,以防止褥瘡。
8、營養失調
大約50%的患者吞咽困難並且可能患有營養失調。如有必要,給予液體和營養支持。促進腸內營養支持。
9、中風後的情感障礙
應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應注意中風後的焦慮和抑鬱症狀,並在必要時邀請心理學家協助診斷和治療。中風後焦慮和抑鬱症狀的患者應進行相應的幹預。
10、應激性潰瘍
當身體遭受嚴重創傷(包括大手術),感染和其他壓力狀況時,將出現急性損傷,例如糜爛,淺潰瘍,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的血液滲出。
結語:中風的現象很嚴重,如果我們不能夠儘早地重視起來,後面的併發症我們更加難以忍受。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篇文章,對於併發症有一個好的了解,這樣才能夠讓自己遠離併發症的危害,才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