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漁事]釣烏子——上世紀六十年代雜憶(27)

2020-12-23 荊楚網

 

  人人說鄉愁。我的鄉愁在哪?年近花甲,寫點家鄉事,聊表鄉愁。

  文/鄉下老農

  釣烏子

  接下來,我們說說最常見的,釣魚。

  那時,有一板一板的魚鉤賣,用一個紙板從小到大排列著,分一號到十號。一板,好像是五毛錢。最小的,釣參子,一條魚不到一兩重;最大的,可釣到二十多斤的大魚——只要你拖得上來。

  我們湖區,比較有趣、有特色的,是釣烏子。

  烏子,是黑魚幼苗或幼苗群。

  黑魚,我們也叫它才魚、財魚,學名烏鱧。它是湖中的地主老財,生性兇猛,惡狠狠兇巴巴的,胃口奇大,吃起其它小魚小蝦,毫不嘴軟,一條半斤重的黑魚一口吞下一條二三兩重的鯽魚、鯉魚不在話下。有時,它甚至能大口吞食其它黑魚產卵孵出的幼苗。

  可它對自己產卵孵出的幼苗,卻是拼命護衛。

  每年五六月份,天暖,水溫,草盛,荷葉田田蒿叢搖曳,就是黑魚產卵季節。一條成年黑魚每次產籽一萬多粒。起初,這些金黃色的魚籽一團團漂浮,兩三天時間,魚苗孵出,就像一個一個小蝌蚪,油黑油黑,大團大團匯聚成一片,像朵朵烏雲集群遊動——這即是我們說的「烏子」。

  利用黑魚護子的特性,釣烏子,應時而興。

  首先,在鉤上,活活掛上一隻土殼螞(土黃色的一種蛤蟆,體型稍小,喜歡吞食黑魚幼苗),張開的口中隱含著鉤尖。再將鉤餌輕輕拋向烏子周邊處,發出咚咚咚的水聲。一見有天敵入侵,潛在烏子下方的黑魚媽媽頓時怒不可遏,張開大口吞下土殼螞——你猛地起鉤,它就中計就擒。換上餌,再下鉤,繼續這一套。這時,你會發現,原來遊在稍遠的黑魚爸爸,已替代黑魚媽媽守護在烏子下方。見到自己幼苗受到天敵威脅將被吞噬,他更是怒氣衝衝一口吞來——奮不顧身,捨生忘死,前赴後繼,死而後已,何其悲壯,又何其慘烈!父母雙亡,這一窩烏子的命運就可想而知,青蛙吞,其它魚吃,鳥兒啄,很快就全軍覆沒。

  物擇天競,殘酷無情。而在生物鏈的頂端,人也在其中播弄。

  好在,黑魚這個種群,繁殖力特強,釣烏子滅掉了這一窩那一窩,並不見得減其總量。反過來想,要不是被滅掉一些,這水中全是黑魚的天下,那其他魚哪還有活路?

  黑魚黑魚,的確是以黑為主,圓筒形的身子通體盡黑,只有腹部稍淡白。黑魚的生命力很強,據我接觸到的淡水魚來講,它居首位。有人做過實驗,把黑魚放在潮溼陰涼的陸地,可活半月之久。因為一般魚類只能吸進溶解在水中的氧,而黑魚還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它憑藉這一特異功能,當久旱無雨,湖水即將乾枯時,它能像某些動物冬眠一樣,即呈蟄伏狀態,這時它尾部朝下把身體坐進泥裡,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稱黑魚「坐橛」或「坐遁」,形成黑魚獨特的「旱眠」。這時它處於麻木狀態,可持續數周,等再次來水時便恢復正常生活。

  遲(殺,方言,取其凌遲之意)黑魚,比遲一般魚要難,它的鱗片堅固,硬梆梆的,據說靠這鱗片,它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翻個水壩,越個田埂,都是可能的,如此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也是的,有的水塘,我們明明昨夜戽過,淤泥、草叢,恨不得掘地三尺細細搜索過,但第二天,竟然又能在其中發現黑魚!這的確說明,感到威脅的它連夜從隔壁沒戽過的坑裡爬過來了!或許它知道,剛剛戽過的地方,是最安全的所在。是不是以人心度黑魚之心?誰知哩。這天下難解之謎多矣,姑且信之,姑妄言之。

  在湖區,早年,黑魚不算上等魚,主要是說它皮厚肉粗。像過年過節,一般不用來待客。可世道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赫赫有名了,先是潛江觀音壋豆瓣醬燒財魚,過路大客車川流不息接踵而至,再是漢陽「一撮毛」店招牌財魚菜吸引賓客趨之若鶩。眼下,以「荊沙財魚」為金字招牌的小店在省內外如星辰閃爍,財魚燜藕、財魚皮蛋湯……都成了美味佳餚。

  說實話,像財魚燜藕之類,是不是我孤陋寡聞?我第一次在武漢吃到時,真有些吃驚:在湖區生活那麼多年,可謂天天與藕、財魚打交道,甚至於到了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地步,可就從來沒見到這麼搭配起來吃過!

  創造性地吃,美食,豐美著人們的生活。

  ——————————————

  湖村漁事——荊楚網約你講述釣魚那些事

  家住長江邊的湖北人,對漁事有著別樣的記憶和感情。

  釣魚,捉魚,流連於大江大湖,小河流水之間,留下的是快樂,對自然的嚮往。

  被繁忙生活裹挾前行的你,可能許久未能再續漁事之樂。

  此刻,還能用文字描繪出捉魚釣魚的美妙記憶嗎?

  趕緊敲起你的健盤,分享你經歷過的「漁事」吧!

  【投稿方式】

  1、東湖社區:在【湖北文壇】版塊的【湖村漁事】欄目發起主貼,標題統一定為:【湖村漁事】+主題。

  2、投稿郵箱:1517842714@qq.com。

  【文章要求】

  來稿文章必須為原創首發,體裁不限,字數在300-2000個以內,有圖有真相。(註:文字及圖片上不得帶有外網連結,及帶有廣告性質的內鏈,如有網友投訴質疑,經查實後,取消比賽資格並做刪帖處理。)

相關焦點

  • 兩張畢業證書 折射上世紀六十年代教師的成長路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已徵集展品數千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報導9月10日正值第35個教師節,你可知道上世紀六十年代,從高中畢業生成長為人民教師需要經歷哪些階段的學習和培訓?教師這個職業又有著哪些要求?
  • 《海上漁事糾紛與治安案件調處》正式出版
    由大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與人文學院教師與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實務專家聯合撰寫的海上執法實務教材《海上漁事糾紛與治安案件調處》日前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近年來,由於我國海洋漁業體制的變化和漁船增多、漁場擁擠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海上漁事糾紛增多。同時,由於海上漁事糾紛不能得到妥善處理而引發的治安案件數量也呈上升趨勢,給漁民生命財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已成為影響我國漁區社會穩定的消極因素,廣大漁民對此反應強烈。
  • 寧夏二道湖村:羊與草、人與沙的生態帳越算越清
    新華社銀川10月5日電(記者靳赫、溫競華)秋日的清晨,一場雨水驟然而至,正在寧夏鹽池縣城辦事的陳自彪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在街邊攔下一輛計程車,直奔鹽池縣青山鄉二道湖村附近的一座山頭而去。  40歲的陳自彪是二道湖村村民,也是村旁山頭的護林員。
  • 上世紀50年代美國轎車的售價是怎麼樣的
    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不僅是世界唯一的普及汽車的國家,也是唯一的富裕人口大國,更是世界第一的汽車工業強國。 上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年產汽車500多萬輛(其它國家汽車產量總和都沒有美國多)。
  • 《山居雜憶》
    她與兒子徐家禎合著之《山居雜憶》以其特定的年代和經歷,寫就了這段歷史,成為杭州乃至中國特定時代的教科書。這本書也成為了解和觀察那個時代、那座城市、那個階層的獨特範本。
  • 會議|六八50周年:跨國互通與全球意識下的全球六十年代
    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烏拉圭、挪威、澳大利亞、阿聯、土耳其等國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並做了論文報告,在1968五十周年之際回溯上世紀風起雲湧的全球六十年代,嘗試從其富有創造性的、烏託邦式的豐富遺產中尋找揭開當今世界諸多癥結的思想資源。會議現場。
  • 溫州記憶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處可見的保齡球館
    溫州記憶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處可見的保齡球館 2016/10/16 07:09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編輯:尤詩章 瀏覽:4721
  • 說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過春節,你那裡都吃些什麼?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農村過春節,我們這邊吃「六大盤」,寓意「六六大順」,盤子比較大,一盤頂現在4盤菜,我家是祖傳青花鯉魚盤,與電視裡鑑寶青花官窯大盤差不多大。那個時候我家九口人吃飯,6盤菜過年足夠了。
  • 「文革」結束40年,季羨林《牛棚雜憶》出英文版
    「文革」結束40年,季羨林《牛棚雜憶》出英文版 張新蕾 2016-01-31 14:04 來源:澎湃新聞
  •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啟東小學畢業證書
    啟東縣城東小學薛近英六十年代小學畢業證書崇明向化中心小學學生沈皆的八十年代小學畢業證書啟東縣久隆中心小學邱益珍七十年代的畢業證書啟東縣北新中心小學陳靈八十年代畢業證書啟東七十年代空白畢業證封面啟東七十年代空白畢業證內頁
  • 六十年代中國畫報英文版封面,刊登的都是普通人
    中國記憶,六十年代初畫報封面上的人們 中國記憶,六十年代初畫報封面上的人們
  • 六十年代精品文,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
    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大家都喜歡看內容很精彩的小說,希望各位在小編的分享這裡找到喜歡的小說,喜歡的就點擊書籤加入書架閱讀吧!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她帶空間穿回六十年代,小日子安排得風生水起!
  • 一組珍貴老照片:真實反饋六十年代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張六十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慰問越南人民軍時候的老照片,照片裡一位少女在縫補衣物,那個年代的人們不僅勤勞刻苦,而且還特別的心靈手巧。照片裡的少女在縫補的時候嘴角掛著淡淡的笑容,想必是在為自己的解放軍男友縫補物品吧。這是一張六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裡是一對軍人情侶。
  •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年運動,給後世留下什麼?
    青年人們不管是各種問題,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條件下,最重要也最主要的生力軍就是學生們和青年人,到了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學生與工人在政治上的聯姻成為了革命群體的最主要構成模式,當運動出現,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責任歸結於學生或者青年人們年紀小,少不更事或不懂事。
  • 帶你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杭州
    這輛325路公交車打著「致匠心時光運輸有限公司」的招牌,勾起了不少人關於上世紀80年代的記憶。  傳統手繪廣告 一筆一畫向老匠人致敬  「我們為了向當年純手工手繪公交車身廣告的老匠人致敬,開展了這次『致匠心』活動。
  •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小丑》2019電影故事背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9月18日,在金獅獎大放異彩的影片《小丑》發布全新IMAX海報。由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小丑穿著紅色西裝在城市街頭洋洋自得,背景中一輛被點燃起火的汽車照亮整個夜晚。在8月底威尼斯短暫亮相後,10月4日,全球觀眾將會一睹這部電影的風採。
  • 《常春藤詩叢》再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詩壇
    《常春藤詩叢》分為五卷三十八冊,呈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活躍在中國,且至今仍在全國詩壇具有影響力的詩人的成就以及他們詩歌創作的面貌,是表彰新時期新詩創作成果,紀念「五四」以來新詩百年的重要作品。 上世紀八十年代崛起了一條條詩歌山脈,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及華東師範大學,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詩歌重鎮,詩人們具有的探索、獨立、豐富多彩的詩風,構建和豐富了當代詩人特有的詩學與美學傳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詩歌成就。
  • 上世紀60年代懸案,女會計攜百人工資失蹤,21年後在水泥地裡挖出
    而刑偵條件不是特別發達的年代,就很容易出現驚世駭俗的懸案,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礦山機械廠的女會計攜百餘人工資離奇失蹤,21年後才從工地挖出。時間撥回上世紀六十年代,年輕姑娘李揚上礦山機械廠的一名會計,她的收入在當時很不錯,所以每天都過著鮮豔的生活。她尤其喜歡進城去百貨大樓購物,而有一次在為自己添置新鞋時,意外發現服務人員張葆珍竟與自己是同鄉。
  • 山居雜憶 人情夯實生活,安於悲喜,地久天長(組圖)
    《山居雜憶:一個大家閨秀的百年家族記憶》作者:高誦芬、徐家禎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我一想,這不就是《山居雜憶》裡的桂花糖嘛!  桂花糖與親子意趣  《山居雜憶》這本書,作者高誦芬老太太是個民國閨秀,據說連學堂都沒進過,婚姻也是老式包辦的,社交半徑狹小,書裡沒啥波瀾壯闊的亂世風雲,倒是濾掉這些,寫了些舊時吃食,僕傭奶媽,塾師繡娘,女眷交際。整個就是民國《清嘉錄》,大家庭殷實有序的日子,過得就像孟玉樓走路「行時香風細細,坐而嫣然百媚」。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老照片,這一組照片記錄了當年北京人生活的狀況以及人們的娛樂活動,窮時很快樂,富裕煩惱多!如今北京的生活方式已經越來越好,但是你知道當年的北京是怎麼樣的呢?圖為上世紀的北京四合院,如果放到現在誰有一套四合院的話就已經發財了。從圖中很容易看到這是當年北京的四合院街區,還有在一面牆上還有一條標語,一下子就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時代,當年的道路也很寬闊,大人小孩都在這裡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