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橋鄉打堡村完小優秀黨員教師劉永對用一腔熱血奉獻鄉村教育,從教29年堅守教育初心,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傳授知識,培育桃李芬芳。
沿著蜿蜒的山路到達了打堡村完小,在學校的教室裡,一名老師正在給學生上數學課,他書寫著板書向學生講解知識,不時互動提問,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氛圍輕鬆活躍。
這名上課的老師就是劉永對,今年是他來到打堡村完小支教的第二個年頭。2018年,在上高橋中心完小任教的他得知中心校推行副高級教師到村級完小支教的消息,想到家鄉教育相對落後的現狀,他主動申請選擇回到家鄉支教,為家鄉教育盡一份力。
在支教期間,劉永對擔任著打堡村完小的校長、黨支部書記,肩上的擔子很重,備課、教學、查夜、帶領學生跑操、和師生開展校園綠化、負責教研活動等等,為方便工作,他把家搬到了學校,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的管理中。他說,他是土生土長的打堡人,打堡村完小是自己的母校,那裡的條件跟中心完小的相比較,各方面都比較差。看到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光,更加堅定了他在打堡村完小支教的信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教好書、育好人。
教好書、育好人,這是29年以來劉永對教學生涯堅守的初心和使命,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從1991年畢業後,劉永對相繼在上高橋鄉龍堡村沙池小學、團結村營坪小學任教,曾經歷過所在鄉村不通公路、不通水電的艱苦條件,但這些沒有磨滅他對教育的熱情,反而讓他更加明白了農村教育的重要性。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劉永對挨家挨戶做動員入學工作;為讓行動不便的學生得到教育和陪伴,他和同事每月到學生家中上門教學,自費購買學習用品、書籍;對於學生,他亦師亦友,生活中,與他們談心、交朋友,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入戶家訪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狀態;教學中,他注重課堂互動,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給予學生及時輔導和幫助。
馬慶黎是劉永對的學生,在她的眼中,劉老師對同學們很溫柔,有什麼事都會積極幫忙處理。她說, 劉老師是五年級春季學期來教我們的。自從他來教我們之後,我的數學成績大大提升,我覺得這個老師很好。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無止境,劉永對深知這個道理。工作後,他自學考試取得雲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學歷。除了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外,為了與時俱進,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他還積極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參加鄉內外各種學習培訓,查閱資料、書籍,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探討教學經驗,並根據實際教學的情況反饋,優化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充實自己,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在打堡村完小支教期間,劉永對帶領全校教師開展教研活動,今年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在全鄉統測成績中有五個科次拿了第一名,三個科次拿到第二名。
劉永對的這份教學責任感,不僅僅來自於對職業的熱愛,也因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29年的教學生涯,劉永對的工作態度、教育教學工作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他先後7次獲得縣、鄉政府的「優秀教師」稱號。今年,他被推選為雲南省鄉村學校從教20年以上優秀教師,獲得「雲南省優秀鄉村教師」稱號。
「他平時在生活當中待人好,在學校裡面工作當中待同事也是一樣的,待學生更像是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今年劉老師被評為鄉村優秀教師,我覺得是實至名歸的,劉老師憑他的個人作風以及他時時處處事事以一個黨員的準則來要求自己,這個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是打堡村完小教師陳堅對劉永對的評價。上高橋鄉黨總支部書記、中心校校長馬超由衷地稱讚:「劉永對老師有一種對教育深深的情懷,那就是『我從山村來,就要到山村去』的情懷。」
面對獲得的榮譽與褒獎,劉永對謙虛而清醒,表示將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紮根農村,做學生們的引路人。他說,獲得雲南省鄉村教師這個榮譽,是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一份鞭策,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會更加努力,把打堡教育事業推向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