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IPO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近日,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和美康」)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華泰聯合擔任其保薦機構。公司擬募資不超過7.5億元。
關鍵詞:中國人壽、阿里健康系大股東
嘉和美康是國內最早從事醫療信息化軟體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療信息化核心技術與產品體系,覆蓋臨床醫療、醫院管理、醫學科研、醫患互動、醫養結合、醫療支付優化等產業鏈環節,致力於向醫療相關機構提供綜合信息化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面向醫療機構提供醫療信息化軟體產品、軟體開發及技術服務。根據 Frost&Sulliva數據,公司在2019年中國電子病歷市場中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兼CEO夏軍持有公司24690198股,佔比23.88%,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人壽控股的國壽成達(上海)健康產業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19569619股,佔比18.92%,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另外,阿里健康也是嘉和美康的股東之一。2017年5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公告稱,2017年5月19日公司附屬弘雲久康擬向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入現金人民幣約2.91億元,其中1504.59萬元用於增加註冊資本,約2.76億元用作資本儲備。截至上市前,阿里健康旗下弘雲久康持有嘉和美康15045882股,佔比14.55%,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關鍵詞:連續三年虧損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嘉和美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2.56億元、4.44億元和2566.34萬元。儘管營收呈增長趨勢,但嘉和美康的淨利潤依然持續為負。報告期內其淨利潤分別為-5960.72萬元、-7260.77萬元、-78.66萬元和-3895.93萬元。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5.04%、44.42%、54.65%和31.94%,波動較為明顯。
圖片來源:招股書
按業務劃分,2019年該公司來自醫療信息化業務(自製軟體銷售、軟體開發及技術服務、外購軟硬體銷售)的收入為3.94億,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88.89%;來自醫療器械的收入為4896.81萬元,佔比11.03%;其他收入33.34萬元,佔比0.08%。
各報告期期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527萬元、-1.24億元、-1.64億元和-9529萬元。該公司對其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的解釋是,客戶回款周期較長,前期投入較大,經營性應收款項和存貨規模逐年增長。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嘉和美康的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1.23億元、1.16億元、2.22億元和1.47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07%、67.51%、67.05%和835.19%,呈上升趨勢。
關鍵詞:銷售費用率是同行3倍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322.32萬元、7924.77萬元、7124.05萬元和2660.64萬元,各期末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2.49%、30.92%、16.05%和103.67%。
圖片來源:招股書
多年持續的研發投入後,截至招股書披露時,公司共形成24項核心技術,但公司核心技術業務收入佔比卻並不高,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各期佔比分別為59.11%、66.65%、80.98%以及43.06%。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916.02萬元、5977.14萬元、8379.99萬元和1638.57萬元,銷售費用金額逐年上升。
圖片來源:招股書
嘉和美康的銷售費用率也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2017年-2019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為19.19%、23.32%、18.88%,數倍於行業平均值。到了2020年1-3月,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達到驚人的63.85%,差不多達到了行業平均值的3.7倍。
對此,嘉和美康在招股書中稱,公司銷售費用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由於:1、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正處於擴張和推廣的重要時期,公司在維護既有客戶的同時,還在不斷開發新的客戶,因此銷售人員數量相對較多,市場推廣投入相對較大;2、儘管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快速增長,但營業收入規模仍小於同行業可比公司,使得公司銷售費用率處於較高水平。
關於嘉和美康上市的相關進展,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將保持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招股書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節點財經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節點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