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美康兩億負債抵消存疑,供應商無證銷售、保薦人違規被罰

2020-12-18 中金在線

嘉和美康兩億負債抵消存疑,供應商無證銷售、保薦人違規被罰

2020-10-19 14:46:04 來源:壹財信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9月3日,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和美康")擬科創板上市獲得上交所受理,本次IPO擬發行新股不低於34,469,376股,不低於本次發行完成後股份總數的25%,融資金額7.50億元。

  《壹財信》發現,嘉和美康此次IPO疑或"負重前行":報告期內連續虧損,管理與銷售費用高企,負債與壞帳持續增長,雖不存在依賴大客戶但賒銷嚴重,合併報表抵消負債超2億元;而供應商暨大客戶還因無證銷售被罰,保薦人受到監管部門處罰。

  費用高企、負債攀升

  2億元負債抵消存疑

  嘉和美康是國內最早從事醫療信息化軟體研發與產業化的企業之一,長期深耕臨床信息化領域,在臨床醫療信息化領域擁有長期的領先優勢。其客戶遍布全國覆蓋醫院1,300餘家,據IDC國際數據公司統計,嘉和美康在中國電子病歷市場中連續六年排名第一。

  據招股書,嘉和美康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在2017-2019年、2020年1-3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612.32萬元、25,630.34萬元、44,376.70萬元和2,566.34萬元。

  但嘉和美康至今都沒有擺脫虧損的窘境,出現了連年虧損和現金流持續"缺血"的情況。

  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報分析,營業成本攀升和費用高企或是導致嘉和美康持續虧損的原因之一。

  招股書中列舉了東華軟體、衛寧健康、萬達信息、創業慧康、東軟集團、思創醫惠、麥迪科技、和仁科技共8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由於嘉和美康目前處在業務快速增長而營收規模仍較小的階段,報告期內其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均高於上述公司平均值;同時,嘉和美康的資產負債率也高於同行業均值,且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

  (數據來自招股書和同花順)

  另外,嘉和美康的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較高。據招股書,2017-2019年嘉和美康向前五大客戶銷售合計佔比分別為22.14%、19.28%、14.31%,並不存在大客戶依賴現象,但嘉和美康的應收帳款餘額佔營業收入比例都在65%以上,賒銷情況比較明顯,壞帳準備金額也較高。

  (截圖來自招股書)

  並且嘉和美康的"高齡"應收帳款還呈現增長趨勢。報告期內,嘉和美康5年以上帳齡的應收帳款已從期初的945.49萬元增長至2,945.07萬元,佔比從5.59%提升至13.74%,這部分款項或難以收回都已按100%計提壞帳準備。而此前嘉和美康早就被各類損失拖累,報告期內其壞帳損失、存貨跌價損失以及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達6,153.32萬元。

  除上述問題外,《壹財信》還注意到,嘉和美康母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的兩億負債在合併報表中被抵消。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嘉和美康母公司的其他應付款分別為11.69萬元、33.13萬元、21,781.00萬元、21,962.72萬元,同期合併報表的其他應付款分別為341.33萬元、502.33萬元、21,526.04萬元、675.31萬元。

  "其他應付款"這一科目在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都存在母公司數據高於合併報表的情況,差距最大的2020年第一季度其他應付款在合併後少了21,287.41萬元。

  招股書披露,其他應付款具體分為應付利息、應付股利、關聯方資金、押金及保證金、報銷款、往來款、代收款、其他,而上述合併數據中超過兩億元的負債抵消或需要嘉和美康披露具體的內容。

  供應商無證銷售被罰

  保薦人被出具警示函

  據招股書,2017-2019年嘉和美康的第一大供應商均是中國儀器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儀器");且中國儀器在2017、2018年還分別是嘉和美康的第四和第一大客戶,但無論是作為供應商還是客戶,招股書均未披露雙方之間的具體交易內容。

  招股書顯示,嘉和美康向中國儀器的採購包含了向其控制的北京中儀萬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中儀")和中儀英斯泰克進出口有限公司,但北京中儀曾涉無證銷售受到處罰。

  據西環保輻射罰字[2018]第002號文件顯示,2018年11月8日北京中儀因"無許可證銷售射線裝置"的行為被北京市西城區環境保護局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合計2.03萬元。

  因招股書未披露北京中儀向嘉和美康提供的具體產品或服務內容,不知此次處罰涉及到的產品是否銷售給嘉和美康。

  此外,本次IPO與嘉和美康"攜手"的保薦機構及保薦人近期也有一份處罰在身。

  嘉和美康此次IPO聘請的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而華泰聯合以及籤字保薦代表人之一的孔祥熙因另一項目違反了多項規定被證監會出具了警示函。

  (截圖來自證監會官網)

  據該處罰決定,華泰聯合作為獨立財務顧問,未能對廣東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報告書的真實、準確、完整性進行充分核查驗證,而孔祥熙、程益竑、邵劼作為財務顧問主辦人,對華泰聯合的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廣東監管局對華泰聯合證券及孔祥熙等人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多事之秋"的嘉和美康能否如願登陸科創板?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應收帳款佔比營收超六成 嘉和美康賒銷「兇猛」
    主營醫療信息化業務的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和美康」)即將迎來申報科創板IPO的首輪問詢。  從招股書可以看到,嘉和美康目前仍處於快速成長期,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增長較快。但同時,其研發投入、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的高額投入也推高了成本,目前仍未實現盈利。2020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其虧損幅度甚至進一步加大。
  • 西安萬科多個項目涉嫌無證違規銷售
    西安萬科多個項目涉嫌違規銷售  「2013年5月左右,萬科方面才向我們下發了購房合同書。當時我還納悶兒,現在才明白,原來那時預售許可證才剛下來。」王霞說。  與王霞同處一棟樓的兩位業主向法治周末記者提供的付款單據也顯示,西安萬科在沒有拿到預售許可證前就已違規銷售住房。金色悅城11號樓的業主表示,11號樓也存在此類情況。
  • 龍利得IPO疑雲:詭異的「非終端銷售」 供應商資質規模存疑
    供應商資質規模存疑龍利得的供應商也多有不尋常之處。數據顯示,2017―2019年,龍利得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原材料的金額佔採購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81.07%、76.90%和74.88%。供應商集中程度較高,若主要供應商不能及時提供原材料,將影響龍利得的生產經營。據龍利得2017年5月報送的招股書,上海昱暢紙業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昱暢紙業」)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均為公司的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分別為1.29億元、1.62億元和1.28億元,分別佔當年採購總額的33.27%、41.84%和34.47%。
  • 光弘科技:應收帳款居高不下供應商真實性存疑
    另外,在查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後,公司的原料供應商深圳品網科技有限公司、應付帳款客戶美亞電子有限公司同樣查無此人。最後,公司旗下子公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雖然公司表示,報告期各期末,應收帳款餘額增長主要系銷售收入增長所致。但是銷售收入的增加和應收帳款的增加並非一定呈正相關,前者體現銷售能力,銷售的多不採用大量賒銷同樣不會有那麼多的應付帳款。  另一方面,公司的負債也不容小覷。
  • 8家銀行違規銷售保險被罰 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是常招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除發布風險提示之外,今年以來,因違規銷售保險產品,8家銀行被處罰。值得注意的是,除常規的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虛假宣傳之外,有銀行因為「存在發放貸款時變相要求購買特定保險公司產品」被罰款11.1萬元。8家銀行因違規銷售保險被罰銷售誤導,欺騙投保人依然是銀行受處罰的重災區。
  • 銀盛支付兩項違規被罰26萬,吉林信託違規被罰90萬
    今年以來,銀盛支付已多次涉違規被監管處罰。7月,銀盛支付寧波分公司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存在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推送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被罰款535萬,4名相關責任人被罰合計27萬元。
  • 擅自處置建築工程垃圾渣土,無證土方車被罰5000元
    原標題:擅自處置建築工程垃圾渣土,無證土方車被罰5000元因擅自處置工程渣土,5月12日,蘇州一家渣土運輸企業被蘇州滸墅關城管部門依法處以5000元的處罰。然而,因渣土車違規運輸導致的城市環境汙染問題時有發生,一直以來都是城市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 獨家|招商香港因失職被罰2700萬港元 瑞銀被罰3.75億港元 招商證券...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夏欣 北京報導5月27日,香港證監會公告,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香港」)因在擔任中國金屬再生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再生」)IPO保薦人時失職,對其譴責並罰款27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2376萬元)。
  • 陵水清水灣一樓盤進行無證認購 涉嫌違規銷售遭罰
    近日,陵水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向其開出罰單,責令停止違規銷售行為,並處罰款5萬元。  知情人稱:「樂活城市」發售會員卡 進行無證認購  眾所周知,商品房銷售要在取得包括預售許可、規劃許可證等「五證」齊全情況下才能進行,然而近日,有多名購房者向記者反映,位於陵水清水灣的「樂活城市」項目樓盤, 在沒有取得房管部門頒發的預售許可證前提下,就向社會公開發售會員卡,每張會員卡賣2萬元。
  • 嘉和美康:打造國內醫療信息化行業領先企業
    □本報記者劉楊日前,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嘉和美康」)的科創板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本次闖關科創板,公司擬募資不超過7.5億元投向專科電子病歷研發項目、綜合電子病歷升級改造項目、數據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
  • 嘉和美康IPO:連續六年電子病歷市場排名第一,至今仍未盈利
    近日,在中國電子病歷市場中連續六年排名第一的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嘉和美康」)的上市申請已獲科創板受理。嘉和美康本次闖關A股市場,擬募資不超過7.5億元,主要投向專科電子病歷研發項目、綜合電子病歷升級改造項目、數據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
  • 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介紹 嘉和美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3日,公司於2011年11月27日由內資企業變更為外商投資企業。
  • 患者悄然「被研究」 多家醫院違規使用無證試劑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多家醫療機構使用「無證試劑」外,部分第三方檢測機構所使用診斷試劑的來源也存疑問。為全國16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檢驗外包服務的金域檢驗,今年3月份剛剛披露IPO申報稿。記者發現,金域檢驗的第二大試劑供應商上海曼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或代理的發光試劑並未經過註冊。
  • 去年934家公司累計被罰超兩億元-嚴監管成去年保險業關鍵詞
    2020年,財險業合計被罰超1.08億元,其中,針對機構罰款8778.3萬元,針對個人罰款2107萬元,此外,還涉及6家保險分支機構高管被撤職,5家保險分支機構被暫停新業務。  2020年以來,財險業百萬罰單亦頻頻出現,涉及4家險企8家分支機構。其中,平安產險廣東中支單張罰單295萬元創年內單張罰單新高。同時,平安產險湛江中支也因虛構經濟業務事項等多項違規被罰120萬元。
  • 嘉和美康衝刺科創板 :中國人壽、阿里健康參投,三年累虧過億元
    另外,阿里健康也是嘉和美康的股東之一。2017年5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公告稱,2017年5月19日公司附屬弘雲久康擬向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入現金人民幣約2.91億元,其中1504.59萬元用於增加註冊資本,約2.76億元用作資本儲備。截至上市前,阿里健康旗下弘雲久康持有嘉和美康15045882股,佔比14.55%,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 阿里健康(00241)旗下弘雲久康擬對嘉和美康及嘉美在線增資
    公告 阿里健康(00241)旗下弘雲久康擬對嘉和美康及嘉美在線增資 2017年5月21日 20:57:26
  • 三力製藥IPO:高新技術企業身份存疑,第一大供應商或為「空殼」
    然而我們深入研讀招股書後發現,公司或存「研發投入及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存疑」、「生產人員薪酬存疑」、 「主要供應商存疑」等諸多問題,恐怕會成為公司此次上會的實質性障礙。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2016年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諸多條件,其中包括以下兩條:(1)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於
  • 濟南沃爾瑪、多家銀座超市銷售過期食品被罰10萬
    (原標題:濟南沃爾瑪、多家銀座超市銷售過期食品被罰10萬)
  • 淮安這家婦產醫院違規從事體檢被罰;商超產品不達標,你買過沒
    淮安澤明婦產醫院體檢中心違規從事體檢活動被罰在「推崇年輕既王道」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醫護人員的印象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年齡=經驗,能給人帶來安心,然而淮安這家婦產醫院卻連最基本的合規操作都沒做到,怎能叫人不慌?
  • 娃哈哈供應商百龍創園欲衝刺IPO 曾採用違規方式獲取融資
    目前百龍創園正衝刺IPO,公司披露,在2018年2月前,資金上有壓力的百龍創園,曾為了融資有過違規行為。 生產益生元且是娃哈哈、農夫山泉的上遊供應商,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龍創園)欲衝刺IPO。日前,百龍創園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2019年之前的3年,百龍創園營收規模超過3億元,淨利潤規模在60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