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我看了她大學4年的愛情日記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學者方剛」,不僅有性教育,還有詩歌

背景介紹:

幾天前,我發布了要收藏別人日記的公號文章(點擊了解),收到的第一本日記,被我編為01號。

決定收集別人日記的時候,我還不知道要做什麼。讀完第一本日記,我深深地被主人公的故事所打動,於是,寫了下面這篇閱讀筆記。發表前,發給日記的作者看過了。

我把這文章發布,相信可以促動更多的人了解情愛和人生。畢竟,打動我的,相信也可以打動讀者。

我還將繼續收集別人的日記,繼續以我專業的眼光進行解讀。當你不想保管自己日記的時候,捐出來,用於促進人類的情愛,無疑是非常值得的。

即使熱戀中,她也沒有忘記自己要什麼

01號日記閱讀筆記

方剛

作者是一位女孩子。

這本日記起止日期為2003年9月15日至2007年1月25日,是作者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日記。其中,2006年暑假有幾篇日記是記錄在別的本子上的,撕下來夾到了這個本子裡面。

讀這本日記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一個堅毅、果敢的女孩子,站在十多年前的歷史邊緣,目光堅定地看著我。

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是她超凡脫俗的一面,但她同時又具有平凡的一面,像一個鄰家女孩兒。

以傳統的性彆氣質評判,她不是一個符合傳統女性形象的女孩子,但是,她同時又被性別文化建構著,偶爾會顯示出「小女生」的一面。然而,她總是非常清楚地主導著自己的命運。

(上圖:這本日記長這樣)

「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不陷入泥潭」

2003年9月15日,第一則的日記中,作者寫到:「這個學期,我希望自己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不要陷入泥灘。」

類似的自我告誡,不斷出現在大一的日記中。

「不要往那方面想,因為那種事情,現在不能發生。」

「關於異性那方面的事,我希望現在自己不必去想,堅持不讓那錯誤的思想腐蝕自己單純的思想。」

……

不斷自我告誡,其實也正說明了,她有心動的時候。但因為有更重要的目標,所以,她一次次放棄。

這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這年的幾乎每一則日記,都充斥著學習上的自我督促。從日記中可以看出,她來自經濟困難的家庭,這就使獲得好的成績又多了一份動力:獲得獎學金。

日記中記載著她申請特困生獎學金的經歷,以及一次次要拿下獎學金的自我加油:

「無論如何,都要拿下一等獎!」

「拿到獎學金,這樣我就可以自己解決學費!」

「我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特別是我的學費,我希望自己能夠貸款。」

剛開學的時候,她自稱「雄心壯志,要當系裡的『領頭羊』。現在我發現很多同學都很勤奮地學習,而我好像困於一些挫折,做些事還是沒有信心,我希望自己能早點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膽去做事情。」

她對自己不滿意時,會自我譴責,這時會用第二人稱,仿佛在教訓另一個人:

「你看,你的成績怎麼樣?!」

「你不是說要拿第一的嗎?」

「你不是要說好好學習的嗎?」

「今天你又混過了!」

「大一轉眼間就要過去了,我希望你好好把握自己的時光。」

「抓緊時間博覽群書,不要找藉口說自己不行之類自欺欺人的謊話。」

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她省吃儉用。

「最近的飲食不正常。希望以後不要這樣老是想著吃東西,若形成一種壞習慣就慘了!吃飯的時候就吃飽,平時不能吃零食!若條件允許可以吃水果,但頻率不能太高。」

所謂「飲食不正常」,看起來只是吃了零食。吃水果還「頻率不能太高」。看著讓人心疼。

她也像所有女孩子一樣,愛美。和朋友逛街的時候,買回一件嚮往已久的化妝品,就會在日記中自責,告誡自己再也不可以這樣。

為了學好英語,買了複讀機,心裡非常高興,但還是會心疼地說「花了一大筆錢」。

從這些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來自清貧人家的女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處境,立志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目標清楚,自制力強,毅志堅定。

這不等於她沒有鬆懈的時候,如果沒有,就不是人了。

終於被一位追求者打動了

雖然一再告誡自己不能戀愛,但她的內心對愛情充滿了渴望。

一次次自我告誡,其實可以視為一次次的心動,這讓我看到了她內心情感世界極為豐富的一面。

大一期間,她會因為某個男生的一個電話,一句問候而心動,甚至會想對方是不是在乎自己,自己是不是愛對方。

前一天寫到「我下定決心,如果12:00他還沒來電話,這個世界就永遠不會再有一個他!」轉天又寫到:「我太開心了,他來電話了!」

這些,不都是我們體驗過的情竇初開嗎?

甚至遇到過一個自己喜歡的男生,在圖書館裡讓男生坐自己身邊,但男生卻沒過來,而是和別的女生有說有笑。

這些心動都僅僅停留在「心動」的層面。

大二開學後不久,她在日記中寫下:「愛情是甜美的,只可惜如今我還沒有嘗到那種酸酸甜甜的滋味,但這也沒關係,我還有更多的選擇。」

愛情並沒有讓她等太久。

在大一的日記中,就數次出現了一個在異地的男生的名字,他是她的高中同學,他們會偶爾通個電話,寫封信,介紹一下彼此的現狀。可以看出,她是把他當作好朋友的。而到了大二第一學期末,這位男生向她表白了。從高一開始,他就一直在暗戀著她。

一開始,她是拒絕的。沒有寫下拒絕的理由,只是寫「這樣對雙方都不好」,同時又寫到:「我在遠方永遠地支持你,我希望你感受到我真心的祝福。」

但是,她還是忍不住會想他;接不到他的電話,還是會難受;覺得兩人的友誼都維持不下去了,很傷心。畢竟可能是她生命中的第一個明確的求愛者,又是有好感的好朋友,她的心動與心亂,是非常真實的。

這時,她一次次告誡自己:「不要分心影響學習!」

她寫到:「我要擺正心態,好好學習!就要考四級了。我要好好學習了!以後就要定嚴謹的學習計劃,不要隨意變動!不管怎樣,不要去想他!!!」

很清楚,她一遍遍說「不要想他」,就是在非常地想他。

這樣大約兩個星期之後,在一次電話之後,她接受了他。日記中並沒有留下接受的原因,只提到一句和男生的好朋友通話後,很感動。

所以,可能是男生的真情打動了她,但在我看來,她自身對愛情的渴望也是重要的原因。

這一天,她還在日記中寫到:「現在我接受他了。但我要明確地知道,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條件還未成熟,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既然接受他了,那麼我就要好好珍惜他,學會關心他,學會喜歡他,欣賞他。但我要時時刻刻地銘記,我們都還是學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否則再完美的愛情都是泡沫花!」

但是,「既然接受他了,那麼我就要好好珍惜他,學會關心他,學會喜歡他,欣賞他。」這句話讓人聽起來,總感覺她還沒有真的喜歡他,欣賞他。

這些,都顯示了這份被動而來的愛情,有些先天不足。

「我並非完全依賴他!」

在接受男友求愛一個月後,她在日記中寫到:「現在我發現我真的喜歡上他了。」

現在掉過頭看,我很懷疑這是一種相處久了的錯覺。

相處兩三個月的日記中,她寫到:「今晚我跟他因為一些小事而互相不開心,我因他衝動說了那些東西,讓我很傷心。算了,矛盾解決就好了,不要在意那些事情。我只想以後能好好地處理學習與愛情的關係。」

她再一次告訴自己:「這學期我要當學校的三好學生!」

即使是目標明確如日記的作者,也會有一些傳統文化建構下的女孩子的思維。在戀愛關係確定四個月後,她在日記中寫到:「他這種人現在很少了!沒有他,我活不下去!」把愛情,特別是戀愛中的對象看得重於生命,是非常有害的愛情觀。

大三開學後,戀愛關係更進一步。日記中第一次出現「我愛你」這樣的表述:「我愛你,親愛的!」

有一次,甚至出現了「大壞蛋」這樣的暱稱。這在這本日記中是唯一的一次。「我在等大壞蛋的電話。但他今晚沒空理我,搞得我心情怪怪的。我很想你!大壞蛋,快給我電話!」

兩人在相距不遠的城市,到了周末,有時他來找她,有時她去找他。從日記看,更多時候是她去找她。每次見面很辛苦,但是,她寫到:「雖然累,我很高興。」分手的時候,她有時會偷偷地落淚。

這一階段,愛情的甜蜜與對學業的追求相伴而行,如果有所不同,原本只是為了自己的學習,現在似乎多了一些為愛情的感覺。日記中充滿了不斷用愛情激勵學習的話。

她寫到:「我努力也是為了你!現在我們能在一起的時間很少,畢竟我們都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為了我們以後能好好在一起生活,我們都要好好努力。因為你,所以我有信心!這學期學習的時候要投入,平時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和親愛的在一起。」

「為了辛勤工作的父母,為了深愛著我的情人,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我要奮鬥,我要進取,我要進步!!」

即使在這段熱戀時期,她仍然矢志未移。

兩人間,小的衝突還是會不斷出現。有一次,她甚至做好了分手的準備。

大三下學期的一則日記中寫到:「如果不行就不要勉強了。他不在乎我了,我為什麼還要在乎他?說我小氣也好,什麼也好,我不會屈服的!我要對自己負責!現實是很殘酷的!但我一定要堅強!」

這時,她又體現出剛毅的一面。

但是第二天,忽然就換了完全不同的口氣:「既然我是乖乖,我就要聽話,懂事。我是愛他的,他亦很愛我!」

這短短一句話中所呈現出傳統女性角色的一面、男性的「乖乖女」的一面,和整本日記中呈現的她的形象非常不符。這可以理解為用主流性別話語的自我勸誡。但是,她本性不是這樣的女孩子,所以這種自我勸誡最多只會短暫有效。

像所有戀愛中的人一樣,她也說過一些「痴話」:「他是唯一一個值得我一輩子全心全意去愛的男人。」

同一天,她寫到:「我希望有個男人在我身邊一直寵愛我,不知道他是否願意寵愛我一輩子呢?如果不願意,那怎麼樣呢?」

她又立即自問自答:我想擁有自己的生活,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受任何束縛,不屈服於任何人……這是我的人生目標嗎?沒有了人生目標,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受主流性別文化規訓的傳統女性附屬角色的一面,但更多的看到的是她與傳統女性角色相悖的一面。而這,才是真實的她。

戀愛關係中,有人會暫時迷思自己,按著主流性別角色規範去實踐,但是,同樣有人會不接受這樣的規範。

幾天後兩人有了一次衝突,她寫下了整本日記中對這份關係質疑最強烈的一則日記:

有一件事讓我難以理解,也很不開心。一旦知道有男生打電話給我,他情緒就如七八月的天空,變化得很快。很久以前,我處理的不好,他生氣了。但現在我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或許他還不放心我,太緊張我。但這樣誰都不開心。以前因此類事情說了不少,爭論了不少,一聽他的聲音變了,我的心就煩!真不知怎樣才好!世界那麼大,不可能只有他一個朋友。當然戀愛關係的男朋友只能擁有一個。

交往是多人的!不可能為了戀愛,放棄與男生交往。

做任何事都要有分寸,不要破壞彼此的原則就好。以後的路還長,若這些事情都解決不了,那這段感情怎能讓彼此開心、幸福、長久?我希望能跟他長久地在一起,但現在的問題是他的步伐比我慢很多。但我想,真愛一定能克服各種困難,真愛一定能給彼此帶來甜蜜、幸福的生活!

雖然開始懷疑這份感情,但她又表現出對所謂「真愛」的力量的信仰。這仍然是主流社會戀愛觀中騙人的部分。愛情的力量遠遠沒有那麼強大。

幸運的是,她內心中反傳統的一面仍然是主導的,同一天的日記中她又寫到:

猜不透他的思想,知道他不開心,我覺得全身都不舒服!

我知道我沒錯,若他總是這樣我也沒辦法了!因為我也依他的意願做了許多改變,若他一直那樣對我緊張兮兮的,我也沒辦法!其實誰也不願意這樣的!以後不開心的事就不想!若還是因為此類小事而鬧不和,我也不會再花時間去難過與憂慮!

愛本來是高興的——這是我對愛的追求!若不高興,我還要它幹嘛?

不要再想這些事情了,花點時間在自己的身上吧!

這則日記,是非常觸動我的。我在其中看到了對愛情的留戀與努力,也看到了對原則的堅守,更看到了她的自信。

事實上,即使在熱戀中,即使說出過「我是乖乖的」這樣的話,她也從來一刻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

就在寫上面這則日記的幾天之後,她寫到:「畢業後我想進入大公司,我想做大公司的CEO!我追求高檔生活,想有個舒適、溫暖的家!」

戀愛,沒有改變她。她自己對此非常清楚,在日記中寫到:

「也許因為戀愛,自己變了點。但是,我讀書,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我會去愛他,讓他來愛我,但我並非完全依賴他!」

事實上,她不是「並非完全依賴他」,她是:從來就沒有依賴過任何人!

她一直是清醒的!

2007年1月,她和男友外出旅遊一周,非常開心。就是這次旅遊之後的日記中,她開始稱男友為「老公」。1月25日的最後一則日記中,她寫到:「和老公在一起,我覺得很開心!我很想讓這種感覺一直持續下去。過去的許多爭吵讓我更加了解他,我相信擁有了一個真正優秀的男人!我們都在為我們的理想而奮鬥!一定要努力行動,才可以實現一切!」

同時,也出現這樣勵志的話:「為了能夠更好在一起,我們都不能偷懶!」

這樣一位女孩子的未來,幾乎是完全不需要為她操心的。

日記中偶爾也寫到其他同學,從一個側面透露出當時校園中的一些情愛狀態。

大四這年的上學期,一位女同學懷孕了。她覺得很接受不了,但是,當事女生卻很平靜。

還有同學失戀了,她寫到:「今晚去陪她。朋友有難是不能不理的,能幫則幫,但不要受他人影響。」

日記中還多次提到,同宿舍的一位女生經常帶男友來約會,影響了她學習,而且他們在宿舍過於親密,讓她非常鄙視,日記中稱那女生為「狗」,可見是氣壞了。有一天她便在日記中寫到:「本來今晚想在宿舍好好學習,沒想到狗帶男朋友又來打擾我安靜的學習環境!昨天宿舍裡那條狗做的太過份了!……不管他們有多恩愛,都應注意那是共同宿舍,而不是他們的家!從他們的所作所為,我得出結論,他們一點羞恥心都沒有,這樣的人會優秀嗎?」

但她還是寫到:「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令我討厭至極,但我也不能太顯露出來,學會做人!」「我可以原諒她。」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她能夠做到容忍與包容。

這就是一個女性主義者

什麼才是女性主義者?在我看來,這位寫日記的女孩子就是一位女性主義者。

她出身貧寒,志存高遠,自我賦權,不斷進取。戀愛關係中,她也一直保持著獨立的自己,沒有被愛情所迷惑。

絕大多數的人,做不到這一點。

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對日記作者的現狀感到好奇。

雖然我在閱讀的時候便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她和日記中自大二開始戀愛的男友最終一定是分手了,而且我也清楚地知道,這個女孩子的人生不會太差。但是,我還是向她進行了核實。

「和大學時這個男友,結局如何?」我在微信上問她。

「當然是分手了。」

「你是否實現了你當年的夢想?」我又問。

「當然,完全實現了。」她說。

現年35歲的她,已經是一家跨國大企業的高管。

我沒有問她具體的職位,但我想,這已經算是實現了她「我在成為大企業CEO」的理想了。

方剛給讀者朋友的話:

我期待更多的朋友,願意捐出日記給我收藏,我也將做這樣的分析和解讀。目前,我已經收到了6位朋友的日記,風格各不相同,但這都是最真實的,也最豐富多彩的人生!分析與解讀將陸續發布在「學者方剛」公號。

也許,經過我的解讀,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我也將自己青春期的日記整理出版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喲:

相關焦點

  • 方剛:從羞澀少女到性治療師(05號日記閱讀筆記)
    01號日記閱讀筆記:《我讀了她大學四年的愛情日記》(點擊查看)02號日記閱讀筆記:《一個「懷春」的女孩兒》(點擊查看)03號日記閱讀筆記:《她愛上了自己的老師》(點擊查看)04號日記閱讀筆記:《被性侵後,她向心理醫生求助》(點擊查看)05號日記閱讀筆記:就是這篇!
  • 北京林業大學方剛:性教育越早開始越好
    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編者按:2013年7月29日14時,性教育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青少年的性教育7月25日,廣州一名12歲的留守少女懷孕7個月卻對自己懷孕毫無知覺,最後被迫引流,父母怕丟臉不敢深究不報警,對此您怎麼看?就這樣讓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嗎?未成年人該如何保護自身?家長又應該怎麼做?   【方剛】:有幾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如果是一個被性騷擾、性侵犯的,當然應該要實施者受到法律的追究,看你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是否能夠處理得很好。
  • 方剛:2020年,我做了什麼
    2020年,我做了什麼方剛 又到了寫年終總結的時候了
  • 魏秀:學習性教育,從懷疑方剛開始
    學習性教育,從懷疑方剛開始               賦權型性教育講師  魏秀(成都)       剛開始學習性教育講師初級課程時,我是非常質疑的。2016年,我獲得西華師範大學的教育碩士文憑,從我讀研開始,關於性別差異的生物決定論就已深深植根於我的大腦中。
  • 親密關係的理論基礎~方剛老師開系列課啦!
    ,性與性別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聯合國 「聯合起來制止針對婦女暴力運動」男性領導人網絡唯一中國成員,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絡召集人,中國性學會理事,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
  • 方剛駁性愛"私密"說:公共場所做愛會像街頭吻那樣
    1   李銀河和方剛提出了什麼  「驚世駭俗」的性話題?  2012年12月30日,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教授在其博客發表了《顛覆「性愛三原則」》一文,對中國性學家李銀河博士提出的「性愛三原則」提出質疑。
  • 看了女大學生性愛日記,我和孩子聊了聊被遺忘的木子美
    01一個剛進大學校園的女孩,在微博上寫日記,詳細描述了她的嫖客們:有「可可愛愛的理工帥哥」,有「聊得最開心的足球隊隊長」,有「特別暴力的PY」,有「叫我不要有心理壓力的經紀人」,也有「體制內的鐵飯碗」……涉及部長、班長、話劇社長、足球隊長等多位同校男同學,也有社會人士。
  • 首富女盛愛頤:苦等宋子文15年,宋另娶他人,三個女兒與她同名
    不過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是盛家兒女的感情生活,其中以首富女盛七小姐"盛愛頤"的愛情故事最深入人心,而其中的男主角就是日後轟動全國的宋子文。盛愛頤和宋子文可謂是有緣無分,盛愛頤苦等宋子文15年,宋卻因曾受過傷害而另娶他人。但宋子文也從未放下過盛愛頤,生了三個女兒,全與她同名,以此表達自己對盛愛頤的感情。
  • 小學生日記:給媽媽捶背時她一直看手機我很傷心
    孩子日記  媽媽一直在看手機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在今天,我要感謝媽媽每天的辛苦勞動,為她做點事。首先,我給媽媽講故事,不過媽媽好像不喜歡我講的故事,一直在看手機。這讓我的心情大打折扣。我想,也許我的祝福更讓媽媽喜歡。於是,我對媽媽說了祝福,可媽媽依然看著手機,我更加傷心了。我想,這個辦法也不行,我來給她捶背吧。我賣力地給媽媽捶背,可媽媽還是看著手機,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更傷心了……」  昨天,趙女士帶著兒子寫的這篇日記,找到了記者。
  • 猶太少女集中營日記記錄大屠殺時期的特殊愛情
    「今天早上,一個垂死的小孩使我深感不安。下一次轉移(往滅絕營)將會輪到我們」,1943年7月2日,荷蘭籍猶太少女埃爾加·德恩在她的最後一篇日記中寫道。之後,她和父母兄弟一同遇害。荷蘭蒂爾堡檔案館19日公布了德恩在納粹集中營的日記。這本珍貴的日記不僅記錄了德恩在集中營裡的感受,還包括了德恩在那個死亡年代與男友的情書。
  • 我偷看了奶奶的日記:只有在日記本裡,她才是她人生的主角
    但是在這個日記本裡,她是那樣的鮮活。 日記本裡夾著許多封永遠也不會寄出去的信。 一些信是寫給她的獨子,也就是我爸的,有的在勸慰我爸別因為生意上的事憂心; 有的是責怪兒子一直不戒菸,擔心他的身體。
  • 方剛:「防止男生女性化」?我十多年前就罵過你了
    2010年,方剛針對當時社會上「拯救男孩」的呼聲進行批評,全面闡述男性氣質與性別教育的觀點。時隔11年,我們重發此文,作為對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以及教育部回應的一種回應。所以,「拯救男孩」的概念從社會性別視角看,其理論基礎是對支配性男性氣質的推崇,以及對男性氣質生物決定論的認同,並且構成了與性別平等追求的對立。下面,我們便依據社會性別理論,主要是男性氣質理論,對「拯救男孩」這一概念進行分析與駁斥。
  • 女兒給我看了她的日記 | 陪孩子一起成長
    後來和她一起看《十萬個為什麼》,邊看邊講,有時還要藉助搜尋引擎。她寫作業特別認真,小數點的點會用筆仔細地在本子上點一下,不是斜著劃一下,這樣導致作業效率很低下,我勸了她很多次,她都不肯改變,因為老師表揚她寫的很工整。後來我讓她看一下同學是怎麼寫這個點的,她說:「老師就表揚我了。」
  • 她,63歲,考取了性教育講師證書
    看了就要關注我,喵嗚~方剛推薦語:      魏徐紅老師,生活、工作在天津。
  • 一部關於愛情的《教師日記》
    一部關於愛情的《教師日記》你曾見過愛情是什麼樣的嗎?我沒見過,但我能在這部電影中感覺到;你知道嗎?思念長什麼樣?我不知道,但我能在這部電影中感覺到。這部電影有很多讓人感到驚喜的地方,導演對於情感的把控十分到位,電影由兩條主線同時開始,一條敘說ann一條敘說song,但不是發生在同一時間,而是在平行時空,ann先在水上學校教學,遺留的日記本被song發現;ann是個很會教書的老師,在第一堂課讓同學們用動作介紹自己,這樣記憶會比較深刻,比較搞笑的是song老師自我介紹的動作,直接比了個剪刀手,因為在泰語中song是數字「
  • 杭州正畸博士方剛受邀出席隱適美中國論壇
    5月4日
  • 自閉症女兒去世後,我發現了她的日記,打開一看,我提出離婚!
    女兒去世後我和趙磊離婚了。我叫孫婉,我和趙磊是大學同學,我不知道我們倆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畢竟大學的時候我們倆在同學眼裡一直是模範情侶,可是結婚後一切都變了,也許真是的貧賤夫妻百事哀吧。剛結婚的時候我們很幸福,我們會抽出時間一起看電影、逛街、吃飯,我喜歡旅遊,只要有時間,趙磊就會帶著我到處去玩,那些舊照片證明著我們也曾幸福過!
  • 叩問愛情!《維納斯日記》首演來襲!
    「到底應不應該相信愛情呢?」 這個問題很俗,卻跟我們息息相關。 12月4日晚,《維納斯日記》在當代戲劇雙年展的首演,將愛情的純粹、瘋狂、無限用3小時45分鐘的時長呈現在觀眾面前。
  • 【性與親密】德瑞姆心理-方剛博士一年制性與親密關係諮詢師認證班招生簡章
    方剛博士中國性與親密關係教育先行者方剛博士全程主講他是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據調查,美國1/4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平均每7.4秒就有一女人遭丈夫毆打,但求助諮詢的人遠遠要比這個數字低的多,原因在於:家暴受害人往往不願意將家暴做為諮詢的主題,迴避、甚至否認家暴的存在。在中國,家暴同樣是來訪者不願涉及的主題,所以家暴的諮詢難度是很高的,也需要很專業的技巧。我們在第三輪培訓中,就專門把性別暴力、家庭暴力作為一個專題來講。
  • 22年看不膩!休傑克曼:老婆是我見過最美的女人|厭世媽咪日記|...
    休傑克曼與老婆網易娛樂5月17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好萊塢愛妻代表休傑克曼(Huge Jackman)跟大13歲老婆黛博拉李(Deborra-Lee Furness)結婚22年仍十分恩愛,他近期看了查理茲·